范俊彥(Vincent)大學畢業後從事企業顧問十多年,他還擁有電商(eBusiness Management)碩士學位和MBA,怎會想到有一天要換上Polo制服,為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送外賣,還毫無怨言?這種心情,大概只有創業的過來人才明白。
他和兩位合夥人趙家祺(KK)、謝杰明(Cliff)成立Zeek智能物流平台前,在一家物流龍頭企業任職,接手一個項目,要為香港的麥當勞提供24小時即時配送服務,這在當時屬於該物流企業未開拓的領域。
物流是非常貼地的行業,任你再能言善道,也得把貨送到才是王道。為完成任務,Vincent需要為客戶物色一支可堪信賴的在地團隊,他看上了由國內回港創業的KK和Cliff。
話說KK和Cliff是中學兼大學同窗,2015年KK回廣州創業,以手機App「幫幫兔」提供跑腿服務。這類服務當時正處風口,競爭非常激烈,他們籌得數百萬美元苦戰兩年不果,只得回港重整旗鼓。恰巧遇上尋找合作夥伴的Vincent,可謂一拍即合,Vincent更辭去原來的高薪厚職,加入成為新公司的三位合夥人之一。順利成章地,麥當勞是他們的首批客戶,而該龍頭物流公司也成為這家公司的早期投資者之一。Vincent形容,這是企業內部創新、分拆的典型案例。
24小時配送服務正式面世初期,三人不容有失,緊盯客人的下單情況,隨機應變,「試過半夜真的有人下單,我都要自己送。」Vincent回憶道。說來話巧,最近我和一位客戶閒聊,他們剛巧是Zeek的合作夥伴,提到某天與Zeek進行網上會議期間,其中一位合夥人不得不臨時中斷,「我在送貨,要入𨋢先!」堂堂老闆親力親為,想必是非常任務。
Zeek標榜「快電商」,自然非常重視貨物配送的速度。其中,他們的「即時配送」提供最快30分鐘內完成的服務,獲不少餐廳採用。我問Vincent,現在的外賣配送已有Deliveroo,Foodpanda和Uber Eats三大平台,為什麼還有餐廳要用你們?
答案是數據。餐廳使用上述外賣速遞服務當然方便,但顧客下單的數據亦被拱手相讓,若將來想擴展業務,如推出具針對性的營銷資訊增加生意額,就會一籌莫展。Zeek可為餐廳提供SaaS方案,讓他們「自己流量自己管」,故能以此突圍。經他解釋後,我才恍然大悟。真是隔行如隔山。
成立兩年多,最近Zeek轉趨高調,大賣廣告。其實他們的顧客以企業為主(B2B),一般來說毋須向消費者宣傳,不過他們已累積融資2,500萬美元,又決心進軍東南亞市場(目前收入以香港為主),提高知名度有利開拓。疫情爆發後配送服務生意倍增,他們亦籌躇滿志,KK更不諱言以兩年後上市為目標。
同為本地物流方案,GoGoX披荊斬棘地用了八年時間,才從初創走到上市,Zeek會否走得更快更遠?不久便知分曉。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