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1%打工精英

不管科網企業供應的零食有多少、股票升值多厲害、創業家穿短褲上班多逍遙…主流社會最推祟的工種,不外乎那幾樣:consultancy firm, investment bank, international law firms(你腦海中是否出現了葉朗程和王迪詩?)。

如果一畢業就可以進入McKinsey或Goldman Sachs,就不必再費神研究如何從$15,000月薪中存起$3,000買樓,因為不出幾年,年薪百萬幾乎是十拿九穩的。

問題是:如何成為這百分之一的精英?

本期(按:時為2015年5月)The Economist的專欄Schumpeter,參考美國西北大學商管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Lauren Rivera的學術作品”Pedigree: How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精英學生如何得到精英工作),掀開這些精英機構招聘的神祕面紗。

1. 首先,你必先成為頂尖大學的畢業生。
據稱這些精英企業每年網羅世界頂尖大學最優秀的三分一畢業生,年薪以十萬美元計。而所謂的頂尖大學,乃美國的長春藤名校,或英國的牛津與劍橋。

我第一位認識、甫畢業便到McKinsey工作的朋友,中大畢業前考取Rhodes Scholarship,負笈牛津。他說像McKinsey這些機構,很早就開始到校園向一眾Rhodes Scholar招手,搶佔先機。

2. 你要了解誰和你見工。
有別一般大企業以HR為招聘骨幹,McKinsey或高盛喜以公司內的明日之星為新人見工。如要得到他們歡心,你須表現得和他們相似:自信,聰明,朝氣勃勃。

你要讓他從你身上看到較年輕的自己,他才會不惜一切保你,讓你得到那夢寐以求的工作。

3. 你夠Fit嗎?
這裏的Fit有幾重意義。
首先你的氣質與性格應與該公司大部份的人都合得來。Nerdy或另類的,不是他們那杯茶--放心,你仍可選擇Google或FB。

作為支取世上最昂貴商業服務費用的專業人士,他們的外型多數賞心悅目。我認識所有在McKinsey或投資銀行上班的朋友,即使不是傾國傾城,也必五官端莊秀美,體態健康。真的,沒見過任何人過瘦或過肥。他們平時再忙也必定勤於健身吧。

有一位朋友,是會考的九優狀元,名校畢業後效力高盛至今。她說投行肯付出超高的薪水請你,是要買下你所有時間。而這些時間,你多數要和其他同事在一起:在辦公室不分晝夜地趕計劃書、下班後喝酒吃飯、出差時一起滯留機場等。所以他們一定會選自己喜愛混在一起的人(也多數是和自己相近的)。

4. 另類的出路
如果不是頂尖名校出身的精英,如何突圍而出?有方法的。就是要讓你的另類或小眾特質,成為無堅不摧的武器。

有一位朋友,他唸大學時的「課外活動」是到監獄為囚犯上課,並且不知有意或無意,令僱主在招聘時發現了這一點,引起興趣。他後來成功得到那份投行的工作。

以前訪問過一位香港McKinsey的Partner,他本來是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另一位負責TMT的,本身是藝術品愛好者與收藏家。大前研一好像是做核子工程師出身的,後來誤打誤撞進了日本的McKinsey。

文中提及,有軍人退役後去見工,指自己「過去兩年,每一分鐘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分鐘。你說我能抵受壓力嗎?」真的把人抛窒。如果見工遇上退役的海豹突擊隊隊員,輸給這些萬中無一的戰士也心甘命抵。

我不鼓吹精英主義,但社會上總有人對這種遊戲樂此不疲,了解多一些,笑下都好。

有個朋友,也曾夢想成為這樣的一名專業精英--健美的身體穿上剪栽合度的西裝,坐在望海的冷氣房裏指點江山--但他自小就是一名「死肥仔」,橫看豎看都不是考取投行的人才。把心一橫,他不賣專業,改賣創意。由本地公司走到跨國企業,做出成績後,忽然某天,一通電話把他送到美國西岸見工。

經過多輪面試後,他終於得到那份賣電話的工作。親自與他做最後一輪面試並決定聘請他的那個人,叫Steve Jobs。

***

按:相片取自麥明詩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uisa.Mak.Ming.S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