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創業

上周二(8月17日)一位矽谷港人邀請我去他們在中環一家咖啡店舉行的初創活動。因疫症而暫停了整整一年的社交活動逐漸恢復,我也急不及待湊個熱鬧。

那天我逼留了大約半小時,與幾家初創的創辦人短暫交談過,其中有做便當售賣機的、點餐的、還有物流方案與社交通訊平台等。出於好奇,我向每一位都問了同一個問題:疫症對你們的生意影響是好是壞

大家猜猜答案如何?疫情持續逾一年,經濟深度調整、失業率一度攀升至歷史高位、企業掀起倒閉潮、許多行業飽受重創⋯⋯但我這天遇上的幾位初創創辦人,不約而同告之,生意增長比預期中理想。

(相關舊文:疫市贏家疫下初創兩極化

其實這也算意料之中。因為做不下去的初創早已消失無蹤,根本不會出來交際;而經過市場殘酷的洗練而倖存者,自然證明了本身的實力。相對某些受疫症重擊的行業或企業,如航空、旅遊等,而當中不乏財雄勢大者,一些開業才兩三年的初創,因人力和租金成本較低,加上業務模式適應「宅經濟」,更顯在動盪時代中生存的韌力。

另一共通點是,這幾位創辦人看起來十分年輕,屬於在千禧年代成長的一群;推算他們的父母輩,應大約於六、七十年代出生,享受過香港經濟在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增長期。這兩代人在職業選擇上,應該有極大的分歧。

相信其父母那輩踏入社會後的最佳出路,是加入大企業步步高陞。當時的經濟結構以金融、地產、貿易主導,而大公司享有規模優勢,隨經濟增長而業務騰飛的效果最為明顯。一旦進入體制,就能享受收入隨公司成長而穩步上掦的好處,逐漸成為中產階級。

但我遇到的這些年輕創業家則面對截然不同的環境。這廿多年來經濟結構隨全球化、科技發展等大趨勢出現地殼變動,而一場席捲全球的疫症,更加劇了轉型的速度和幅度。像國泰、匯豐等一度雄霸市場、實力雄厚的世界級企業,也被摧殘得不成樣子,那些手握「鐵飯碗」的員工一旦被裁便好景不再。相對加入大企業,跳出體制創業的風險,不再如想像中那麼高

(相關舊文:世上再無鐵飯碗沒有收成期的一代

這點對年輕人來說不難理解,難得的是享受過體制好處的父母,也支持下一代創業,而財政穩健的中產家庭更成為他們的堅實後盾。難怪香港的創業風氣得以持續呢。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