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老何東》

    「賭王」何鴻燊上月離世,享年98歲。後人稱他將按家族傳統,長眠位於港島摩星嶺的「昭遠墳場」。這佔地六英畝的墓園為歐亞混血兒家族的永久墳地,1897年由港督羅便臣授權何東及何福兩兄弟為受託人。何福是何鴻燊的祖父,其兄何東,則是香港開埠後第一位白手興家的首富,他的崛起和香港的發展不可劃分。不論講創業故事,抑或談我們珍而重之的香港價值,何東發跡的傳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章。

    距今剛好三個甲子的1840年庚子年,清政府與英國爆發鴉片戰爭。一年後,英軍宣佈佔領香港島;次年,中英簽下《南京條約》,正式確立香港為英國的殖民地,是為「香港開埠」。

    開埠後,香港這個混沌初開、制度未全的小島,吸引了大批具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由歐洲東來掘金,其中一位是二十出頭的猶太裔荷蘭人「何仕文」(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何仕文1859年抵港,在香港共約居住了15年。他初期從事食品的買賣和轉口貿易,後來涉足中美兩地的「豬仔」(苦力)買賣,生意一度做得頗成功,可惜好景不長,最終破產收場並離港。但這位失意的商人,卻和一位中國女子施氏誕下香港將來第一位「本土」首富,開啟家族傳奇之序。

    施氏一生曾和四名男子生下兒女,其中與何仕文所生的長子,便是何東,為香港第一代「歐亞混血兒」(Eurasian)。何東和多名弟妹由母親施氏獨力撫養成人,可想而知生活條件並不大好;再加上「混血」和「私生子」的身份,使他從小頗受排斥。但何東天資聰穎、學有所成,長大後利用香港這華洋共處之地,把「混血」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何東17歲中學畢業後,以優秀的表現獲廣東海關錄取。兩年後,他覺得抱殘守缺的官僚制度和自己進取的個性不合,便辭職加入英資龍頭企業渣甸洋行,並很快得到洋大班的賞識,由「初級助理」晉身為「買辦」。所謂「買辦」,是當時外資企業在中國的「代理人」,被形容為「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這種角色是外資在華的「一把抓」,既要靈活多變,又得長袖善舞,表現出色者,就是溝通中外、週旋東西的橋樑;但若拿揑不佳,卻會落得「裏外不是人」的下場。從小在夾縫中長大的何東,當是箇中能手,在買辦這個職位上如魚得水,不但迅速累積起財富,還引薦了不少家族中人和歐亞混血兒入行。

    但何東的志向不止於此。以買辦的身份獲得商業網絡、經驗和資金後,何東決定自立門戶,拓展更大的生意。他和兩個弟弟何福和何甘棠合組公司,先做食糖的轉運生意,再涉足運輸業務,繼而進軍金融和地產,最終建立龐大的商業王國,富甲一方。

    關於何東的崛起,有兩點值得一提。其一,施氏很重視子女們的教育,亦尊重中國文化,所以何東小時候上過私塾、唸過四書五經,並終生以華人自居。與此同時,他中學入讀「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前身),接受正規西式教育,又很認同西方的文明和制度,因此經商時特別重視股權分配和合同等,為當時華資商人中少見。

    其二,何東作為香港第一代歐亞混血兒,不像一般華人在內地有宗親或地緣紐帶,他在填報自己的籍貫時,理所當然地寫上「香港」,一個傳統上不會有華人如此稱呼的「祖藉」。此外,當其他在港致富的華人把財產匯到鄉下買地置產之際,何東則在香港興建大宅,視香港為家。何東可謂一個有「本土」情懷的香港首富。

    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城市,自開埠以來便擔當連繫東西、貫通中外的關鍵角色,何東更是當中的表表者,活靈活現了香港人的精神、香港的核心價值。悠悠歷史長河,180年倏忽而過,今年又逢劇變中的庚子年,借何鴻燊的離世回顧這段香港開埠的歷史,可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本文參考自《香港大老何東》,鄭宏泰、黃紹倫著

    ***

    本文精簡版分上下兩集,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