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噪音,還是忠言逆耳?

    當CEO的朋友找我訴苦,說感到很沮喪。

    他的公司籌備多時,準備推出新產品。近年因為市道不佳,公司的營運狀態一直沒有改善,這個新產品可以說是最後一發子彈了,許勝不許敗。

    面對壓力如山,朋友約了幾位同樣創業的好友出來傾訴,豈知那幾位朋友卻一面倒地向他潑冷水,紛紛表態不看好。有的認為時機不對,有的認為產品欠佳,就差沒叫他懸崖勒馬算了。臨走前其中一位朋友還上前輕拍他肩膀,加多句:「我們是旁觀者清,慎重考慮吧。」

    朋友感覺如四面楚歌,頓失方寸。我聽他講完後,問了兩個問題:第一,這幾位朋友是否了解你的全盤計劃?第二,他們有沒有skin in the game(切膚之痛)?

    (相關舊文:切膚之痛

    朋友擺擺手,說那幾位創業的朋友對新產品只一知半解,而且與公司無利益關係,不是持份者,「所以他們應該比較客觀吧」,朋友補充道。他又嘆口氣,說這幾位創業者都很成功,他們都不看好的,大概沒什麼指望了。

    我聽罷搖首笑道,「這幾個人的話你當噪音好了,不必理會。」他很愕然,我怎麼會把別人的忠言逆耳當作噪音?

    我解釋道,首先他們並不了解你的全盤計劃,只憑片面的資訊作判斷,所以可能有誤差;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無「切膚之痛」,你的成敗和他們完全無關,所以他們的建議,和「財演」隨機評論一家上司公司差不多,可以說是「不負責任」。聽了這種建議後改變初衷,不是太魯莽了嗎?即使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很成功,但對你的行業或市場卻未必同樣精明啊。

    (相關舊文:Best Closer

    我聽過朋友詳細描述開發新產品的計劃,覺得他深思熟慮、準備充分,與其保守地等待經濟回暖,不如孤注一擲。獲取的信息量不對等,這是我和上述幾位創業者不同之處。當然我和他們一樣,亦無切膚之痛,所以我的看法也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我建議朋友找他的投資人談一談,對方身經百戰,而且新產品的成敗與之利益悠關,其意見相信比較有參考價值。

    幾天後朋友來訊,說投資人果然是個厲害角色,對他推出新產品提出很高質素的洞見和指導,令朋友豁然開朗。創業是很孤獨的事,一個CEO內心即使飽受煎熬,也不能輕易向同事展示,所以特別需要同路人的互相扶持。但聽取別人意見之餘,也必須有能力分辨哪些是有價值的建議、哪些可以忽略,才不會錯下決定。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