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NFT的人為了什麼?

調查機構指世上95%的NFT價格已歸零,剩下那5%仍有價值的NFT,其團隊和持有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能無視外界的看法,「眾人皆醉我獨醒」?

上月在專欄中提到,發行NFT對創業團隊有三大好處:融資、營銷宣傳、吸引人才。撇除有心割韮菜的騙子不算,這些發行NFT的創業團隊本質上和前web3年代的相似,目的不外乎令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能在市場上佔一席位;不同之處,是他們利用了區塊鏈技術,並以發行NFT和經營社群來改革融資與營銷的手段。

(相關舊文:NFT的真正用途)

即使其NFT的價格歸零,對發行NFT的團隊而言,他們發行所得的利潤仍舊「袋袋平安」;相反,那些持有者付出真金白銀購入NFT,莫非換來的只有一幅JPG?

NFT市場在2021和22年進入瘋狂時代,銷售額與交易量驚人,故此運氣好的,買入NFT後轉手賣出(flip),真的有機會無端致富。但這種瘋狂轉瞬即逝,現在入市求flipping致富幾乎不可能,因交投淡靜,每天的全球交易額才數百萬美元,和高峰時比較相差百倍,哪有可能炒得起?

失去炒賣用途,NFT對持有人而言還有好處嗎?這就視乎發行該NFT的團隊,到底是不是貫徹始終地從事有實務的生意了。每支發行NFT的團隊,都要向目標社群販賣藍圖,這份藍圖就是「白皮書」(white paper)或「路線圖」(roadmap)。白皮書/路線圖描繪發行NFT所得將用於怎樣的產品開發、持有人預期可獲的好處等,吸引信念相同者貨金支持。如果業務一如預期地展開,並帶來可持續的收入,其NFT的價格自然得到支持,持有人得到的就不止JPG了。

此外,部份熱衷於NFT的是年輕人,他們之所以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熱烈地參與社群活動與討論,因為他們希望有所貢獻,令自己手持的NFT仍有價有市。對一些在現實世界中未必是什麼大人物的年輕人而言,手持一枚NFT,令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團隊的一份子、有話語權、與產品榮辱與共。身份認同與賦權,就是這些NFT值錢的地方。

BAYC(無聊猿)為例,這NFT系列的累積銷售額逾30億美元,其價格縱使比高峰時下滑很多,在二手市場上仍十分堅挺,可以說是NFT世界的籃籌。BAYC今天起在香港舉行一連三天ApeFest活動,其NFT持有人可以參與任何「member only(僅限會員)」活動,與國際級的web3名流同場。這對不少人來說,不正是有錢也未必得到的優越感嗎?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創科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