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書成習慣

    1月1號那天弟弟做完健身回家,大呼:嘩,從未見過咁多人!

    我暗笑,新年伊始嘛,瞧這三分鐘熱度能維持多久?上週文章「1000個微小的好習慣」提到,我下載了一個付費App叫Streaks,助我從小處著手,培養好習慣;今天想介紹另一個用了大半年的好助手Blinkist,和它背後的創業故事。

    新年決志不外乎三大類:健康(如減肥、做運動)、理財(定期儲錢、學投資)和自我增值(進修、閱讀)。Blinkist對我來說,正是個有用的閱讀工具。

    話說來自德國的Sebastian Klein唸大學時有個習慣,喜歡做閱讀筆記加深印象,還讓朋友們傳閱,「為人民服務」。他開始工作後漸漸覺得看書的時間不夠,和另外兩個大學同學提起,大家都有同感。有人靈機一觸:既然人人都想多看書,但又覺得閱讀時間不夠,不如我們把Sebastian的筆記做成App供下載,或許其他人也會覺得有用?時為2012年,當時大部份App只助長浪費時間,鮮見幫人節省時間的。

    首兩年是Blinkist最辛苦最黑暗的日子,用戶增長緩慢,公司兩度瀕臨破產,還沒法準時出糧給同事。但隨著幾個年輕創辦人的堅持,Blinkist的理念開始得到一些投資者認同,資金注入,為他們帶來轉機。當他們加入英文內容和聆聽功能後,下載量開始出現強勁增長。如今Blinkist共融資3,500萬美元、全球用戶逾800萬,每週增加約10本新書的筆記。特別之處是,Blinkist堅持以「人工」做筆記,不依賴AI。

    「聽書」漸漸流行,因為它的阻力最小。我認識一位年輕的香港創業者,沒空好好看書,就利用Amazon的Audible,調至三倍速在坐飛機時聽,以此來逼自己多看書。Blinkist的筆記比Audible精簡得多,不管閱讀或聆聽,大約15分鐘就可完成,一天之中,很容易抽這點時間出來。我始終覺得光讀筆記不夠,很多書還是要花時間自己看,但Blinkist助我很快掌握一本書的內容,再決定是否值得投資時間,十分有用。

    一旦養成閱讀習慣,可嘗試自己寫筆記,這才是終極把書本內容融入自己知識網絡的做法。作家錢鍾書自小被稱天才,以博聞強記出名,但他太太楊絳曾寫到,錢鍾書學習並不是靠背書,而是做筆記,這是他在牛津大學唸書時養成的習慣。當時因為圖書館的書不能外借,錢只好做筆記,結果成為終身的學習習慣。後來楊絳整理其遺物,光外語筆記就有178本!

    相對而言,看閱讀筆記的門檻低得多。你新年決志了嗎?

    ***

    本文1月18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1000個微小的好習慣

    我經常被問及優秀的創業者有什麼特徵,敷衍(但不代表錯)的答案不外乎熱情、鍥而不捨之類。但認真一點就會發現,出色的創業家和社會普遍認可的精英一樣,生活上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通常都持之以恒地遵從一系列好習慣。

    Paxxioneer創辦人何靜瑩Ada回憶,去年夏天她帶隊,和十來位主要做startup的朋友往緬甸「心度遊」。朝夕共處下,她驀然發現背景大為不同的人,竟有差不多的習慣:一是很注重健康,飲食也克制。她偶然喝一口可樂,就被大家囉嗦半天;而且人人每天都要來一點運動,最少也得做幾分鐘plank(平板支撐)。二是皆有閱讀習慣。一旦聊完天沒別的事幹,各人似有默契般,拿書的拿書、拿Kindle的拿Kindle,各自閱讀,自得其樂,幾無例外。

    經Ada這樣一提,我才發現這正是優秀的創業者與眾不同之處。平時愛與創業的朋友打交道,大家互相影響,竟不察覺這特點。那什麼才算好習慣?怎樣形成好習慣?

    幾年前看過一本書叫The Power of Habit,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患腦退化症的老人可能會忘記一切,但他總會維持每天的習慣,譬如早上起來先到樓下的報攤買份有副刊的報紙,然後過馬路去對面的茶餐廳吃早餐,喝一杯少甜的茶走。習慣一旦形成,就會不費力地自我重覆,而且根深蒂固。好習慣如是,壞習慣也一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要改掉一項陋習這麼難。

    我一位有閱讀習慣的創業朋友Keith Rumjahn,不久前整理了十本他去年看過最好的書,其中一本叫Atomic Habits,與The Power of Habit異曲同工,而提供更具體的技巧,教人如何由極小的事做起,形成好習慣。Keith還教我下載一個付費的App叫Streaks,這立刻成為我送給自己的2019年新年禮物。好習慣之所以難以維持,因為每天微小的改變,沒法在短時間內展示進度,使我們難以得到滿足並啟動良性循環。但這個小工具卻能提示我定期做一件小事(例如每天閱讀十分鐘、逢一三五跑步之類),助我積少成多,養成閱讀和運動的習慣。

    關於擁有良好的習慣,史上最出名的一位叫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由20歲開始,就為自己準備了一本小冊子,記下13項必須每天都做的好事,比如不浪費、保持衞生等。滴水穿石,13件小事造就了一位偉大的人物。新年伊始,不如為自己立下一系列微小的好習慣,一年之後看改變了多少?

    ***

    本文1月11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中國的AI工廠

    上月我接受商台節目主持人黃永訪問談創科,當時提到,在全球人工智能(AI)的競賽中,中國很有機會勝出,原因是內地與歐美相比,不那麼注重個人私隱,加上人口龐大、消費者的互聯網應用廣泛,故有大量數據可「餵」給機器學習。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原材料,數據越龐大,人工智能就越準確,因此有上述的推斷。但我當時忽略了一點,內地有可能領先全球人工智能發展,除數據多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如雨後春筍般冒起的數據「標記」(tagging)工廠。

    《紐約時報》去年年底一篇文章“How Cheap Labor Drives China’s AI Ambitions” (「廉價勞動力如何推動中國的人工智慧雄心」),大開我眼界。

    記者到訪河南一座原先是水泥廠的地方,看見廿多個年輕人整齊坐著,目不轉睛地凝視面前的電腦屏幕,不斷把見到的圖像作標記:汽車、交通燈、麵包、牛奶、朱古力…沒有標記,人工智能根本無法識別任何事物;標記越多,人工智能的識別能力就會提高,變得越來越準確。

    我有朋友正開發一個教人「耍太極」的AI應用程式,目的是讓用家跟著做的時候,程式會自動作出反饋,告訴你哪些動作做對了,哪些需改進。而為了讓程式「認」得出所有動作,朋友的開發團隊特地請了一位太極師傅和他的弟子們,像上班那樣每天對著攝錄機打太極拳,反覆地做、大量地做。然後這些影片將會交給團隊加工,即做「標記」,把人體的每一個動作、動作的每一部份等,一一標記下來,「餵」給電腦。數據不足,電腦的人工智能就會顯得笨拙,在辨識方面出現誤差。所以數據和標記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基建」。基礎不穩,萬丈高樓就無從拔地而起。

    朋友告訴我,這些「基建工程」極其枯橾乏味,對智力要求頗低,香港沒哪個工程師願意幹這事。現在好了,這些工作可以外判出去,讓內地的AI工廠效勞。

    對工人們來說,AI工廠的工作要求與原先的沒兩樣,而且「訂單」源源不絕,市場正在冒起,難怪水泥廠之類產能過剩或欠缺競爭力的舊車間,紛紛「升級」轉型。

    我曾看過一條由AI獨角獸「商湯」播放的影片,職員從自動電梯大批進入大樓,屏幕不斷冒出每個人的姓名,自動辨認並「打卡」,過程像流水般暢順。如此速度和準確度使我驚訝,現在更加明白,「智能」背後,仍是大量「人工」的汗水。

    ***

    本文1月4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