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與科技

    旅居紐約的日本國寶級音樂人坂本龍一,很愛光顧一家位於曼哈頓區的日本餐廳Kajitsu。餐廳大廚Hiroki Odo擅長「精進料理」(即素食),令坂本深為欣賞。可是這家餐廳有一點瑕疵令他無法忍受,以至不得不去信Odo表達不滿:

    「我喜歡你的食物,非常尊重閣下並且深愛你的餐廳,可是它的背景音樂太糟糕了。是誰選的?誰把這堆令人難受的東西混在一起?你的食物美如京都的桂離宮,可是餐廳的背景音樂卻令人想起特朗普大樓。」坂本龍一並非首次受不了某餐廳的背景音樂,通常他不再光臨便是。可Kajitsu卻是他深愛的餐廳,這麼美好的地方豈可配上如此惡俗的音樂?大師終於按捺不住了。

    作為國寶級音樂大師,坂本當然不會無理取鬧,所以他除在信中表達不滿外,還自動請纓為餐廳選曲,以配合它的環境和氣氛。結果,一張絕無僅有的「坂本曲單」應運而生。四十八首樂曲裏並無坂本本人的作品,卻在在流露大師的品味(只要在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搜尋Sakamoto / Kajitsu等關鍵字, 就可找到這張曲單)。

    《紐約時報》一位記者無意中發掘出這個故事,並得到坂本本人的證實。這個星期天上午,當我如常瀏覽網站尋找寫作靈感時,看到此文使我莫名其妙感到心弦強烈震動。初創與科技無異令社會更進步,但單單追求前進向上似乎並不足夠;若在衣食住行更方便外,更有像坂本龍一這種對品味的堅持和對美的追求,才能獲得更豐富的心靈滿足。

    不久前我參與了一家調研機構就某科技巨企的市場調查,當中不少問題,圍繞受訪者對FAAMG(Facebook, Amazon, Apple, Microsoft, Google)的觀感。在理性上,Google得到我最多的認同–它帶來的方便獨一無二、它的科技最尖端、它人才最鼎盛;但當一觸及品牌、文化、形像等感性的印象,蘋果卻獨佔鰲頭,遙遙領先。又如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始疏遠Facebook,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平台將雅與俗用同一把秤篩選,越受歡迎的題材得到越多曝光,但它們未必有品味。結果一些朋友像坂本龍一無法忍受餐廳的背景音樂般,但又對選曲無可奈何,只好離開。

    這讓我想到一個常常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有些非常優秀的應用科技,方便快捷功能齊全,深受13億人喜愛,卻無法征服世界?從品味的角度出發,可會得到一點啟示?

    ***

    相關舊文:

    李樂詩

    品味

    朋友推薦的一本書: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

    ***

    上文精簡版8月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品味

    亦舒筆下一個女主角說,「除出對藝術要求高一點,我們還能做什麼?」

    我其中一個遺憾,是小時候沒有好好學過一門樂器,以致對音樂空有喜愛,卻不懂欣賞。一個從小學樂理的朋友說,他若覺得一首歌好聽,可以很具體地指出那是因為某個旋律的配置,或某段節拍的結構所致,真令我羨慕。

    另外有個喜愛攝影的朋友,照片如油畫般美。原來他鍾情西洋畫,最愛流連歐洲各大美術館,和閱讀有關美術的書藉,久而久之,形成銳利的觀察力和構圖的直覺,按下快門的瞬間,一件藝術作品已渾然天成。

    除了音樂和美術,電影欣賞也是一門學問。有個朋友最近看了荷里活編劇的天書Save the Cat,如鬼眼開竅,好片爛片一目了然。《桃姐》裏的黃秋生為什麼要戴眼罩、《禮儀師之奏嗚曲》一開始為什麼有學徒扮死屍的插科打諢等,編劇的心思他驟然讀通,看電影的樂趣從此大大提高。他曾把《禮》劇逐個場景拆解,輸入電腦分析,驚訝地發現此劇結構準確無誤,猶如經過精密計算,難怪成為五十年來唯一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日本電影。

    每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時,生活也離不開衣食住行,唯有透過提升品味﹣﹣「對藝術要求高一點」﹣﹣才能豐富生活的層次。我嚮往這種境界。

    ***

    原文刊於《晴報》專欄「朝花夕拾」

    ***

    相片採自朋友Joe Chan(陳德廉)的臉書專頁

  • 李樂詩

    今早為《晴報》寫了一篇稿,講對藝術/品味的一點想法,周二見報。下午和朋友去聽李樂詩的講座,她竟開宗明義便說藝術修養和品味的重要,真是巧合得出奇,一定要記上幾句。

    許多人知道李樂詩是第一個接觸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女性,卻不知道她本身是個非常出色的廣告人和電影美術指導。

    她十二歲學西洋畫,後來入讀理工學院唸設計。哥哥說搞藝術的大多數很窮,她眼見自己的畫畫老師造藝這麼高,也賺不了多少錢,心想我的水平不如老師,將來豈非更窮?把心一橫,決定轉攻商業設計。

    因為有美術的基礎,所以轉型一點也不難。她考入當時最大的廣告公司,那年只有十九歲,自信才華超越整個美術設計部門。她問當時的Art Director,你做了多少年才做到今天的位置?對方答八年。她年少氣盛,心中為自己立下目標,三年內就要坐上這個位置。

    結果她真的做到,而且五年內就開設了自己的廣告公司。要當老闆,因有環遊世界的心願,打工沒有這個自由。她非常努力,當了老闆要一腳踏,不懂的就要學,所以她不斷進修:Marketing, Psychology, Management…只要和工作有關的,都去讀。為了做好國泰的航空雜誌,她還跑了去唸新聞,這樣拍攝、美術設計和寫作,可以一人包攬。

    李樂詩的確有才華。四十年前她設計一個商標,可以叫價十萬港元,乃天文數字。她打趣說自己愛「劫富濟貧」,有些機構她不收錢,而付得起錢的她就賺多些。最好笑是她說若遇上看不順眼、氣燄高昂卻什麼都不懂的顧客,她要收貴三倍:「因為第一要受氣,第二對方肯定腌尖,第三樣衰看著不舒服,要補償。」我沒想到李樂詩是這麼率直有性格的人。

    她儲錢後真的展開環遊世界之旅,先從香港出發﹣﹣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她跑均了香港大小勝景,又刨歷史書,了解香港的過去。然後以「東、南、西、北」作規劃,逐個洲去,只是當時還沒有去極地的想法。她似乎是在偶然的機會下,因為負責一個南極的展覽而有了到南極的機會和想法的(這一點是我所理解的;因為在講座中她沒有交代得很清楚)。

    說了這麼多,探險怎麼和藝術扯上了關係呢?李樂詩說,品味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環,懂得分辦美醜、追求美麗的東西,生活才更豐富。她自詡「知道自己相貎到哪一個水平」,但她對美麗事物有強烈觸覺,只喜歡接觸順眼的人。又譬如說顏色,李樂詩說她若看到一個人衣著配搭的顏色不協調,心裏會有被衝撞了一下的不舒服。

    她近年多番到極地去,對生態環境被破壞心焦不已。要宣傳環保、普及科學知識、表達數據,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藝術做包裝。譬如一個人在北極,天地蒼茫,四野無聲,忽然一道極光,此情此景,藝術的境界自然出現。 又如拍攝紀錄片段,有聲有畫有音樂,也是以藝術來包裝科學,最能表達訊息。

    我想十二歲的李樂詩在學畫畫時,未必想到當時的美術訓練,不但令她憑這一技之長打下將來環遊世界的基礎,更培養出她的品味。藝術的修養和對極地的探索,在李樂詩身上完美地契合起來,真是妙極。

    關於李樂詩的極地見聞,我不多寫了,推薦兩位朋友的文章:

    鄒頌華:熱愛地球、燃燒生命﹣﹣李樂詩
    區家麟:李樂詩:最豪華的享受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