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初創?

    何謂初創?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問黎都多餘」,原來許多人真的答錯,以為大學生在市集賣手作肥皂是搞「初創」,或者自立門戶「接job」也是「初創」。Sorry,那些可以說是「創業」,但和「初創」是兩碼子事。

    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曾為初創下過最有權威、最具認受性的定義:只有快速成長的企業,才合乎「初創」的定義。「成長」(Growth)是初創的唯一定義。Startup = Growth

    那怎樣才可成為具快速成長能力的企業?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必須提供極多人想要的產品及二,必須能同時觸及這些人。

    理髮店是極多人需要的服務,因為大部份人都需要定期剪髮,但一家理髮店無法同時服務這麼多人,所以不能算「初創」。軟件毫無疑問可以觸及很多人,但如果其應用範圍極小,如「教匈牙利人講西藏文」(Paul Graham自己舉的例子),那抱歉,你的軟件公司也似乎也難以快速成長起來,不算「初創」。但寫一個「教中國人英語」的軟件卻不一樣,因為潛力市場龐大,所以恭喜你,你的軟件公司終於進入「初創」的門檻了。

    要談初創的定義,其實是要逼創辦人想清楚自己究竟想做什麼 – 因為營運一家極速成長的企業,其創辦人的心理準備和目標,和經營一家兩餸飯餐廳截然不同。如果希望建立的公司根本不是初創,那把營運初創的遊戲規則套在自己身上,不是很儍嗎?所以各位創業的朋友,先搞清楚自己究竟想點,比什麼都重要。

    當你確定自己要做的,就是一家需要極速成長的初創後,那我們再來談另外兩個對初創而言,極重要的概念:Product-Market Fit和Network Effect。因為沒有Product-Market Fit的初創,不可能成為一家成功的初創;而一家成功的初創,亦多數同時具備Network Effect,才擁有在激烈競爭中屹立不倒的本錢。

    關於Proudct-Market Fit,我喜用另一矽谷大神Marc Andreessen的定義,並寫過幾篇文章,如:關於創業,只須做對一件事不要浪費彈藥珍奶販賣機。其實2013年成立、2022年上市的GoGoX,可以說是Product-Market Fit的「教科書級別」案例,很可惜它自上市後市值一落千丈、表現一蹶不振,用來教同學,十分難為情。希望以後有更令人自豪的港產初創可堪舉例。

    至於Network Effect,這也是一則我常寫的題材。a16z合夥人Andrew Chen寫了一本書叫The Cold Start Problem,專門談Network Effect,我也曾介紹過:網絡效應。此外Peter Thiel的名著Zero to One也曾重點介紹這個概念,值得一讀(創業評判手冊)。其他相關舊文有:社交平台移民潮投資者投的是什麼

    今天是我們這個學期開始談Entrepreneurship「企業家精神」的第一節課,也是我自己很重視的一節課。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去準備,但還不是十分確定同學們倒底理不理解?畢竟這節課談的概念並不常見,他們可能從未聽過,要理解想來也不容易吧。但以我個人來說,老是覺得凡做一件事,搞清楚定義很重要(是不是因為以前參加辯論比賽受影響太深?)。以創業來說,如果你的公司根本不是初創、沒有快速成長的需要,那你也根本不需要參與什麼融資活動,老老實實低買高賣、或餐搵餐食累積盈利,就很好了(相關舊文:客從哪裏來?

    同學們知道什麼是「初創」後,下一節課我們才好談融資。到時我會講了解風投必讀的The Power Law,和邀請我一位很會討投資者歡心的好朋友分享融資經驗。

    ***

    本文為2024年香港中文大學(CUHK)新聞系本科課程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第九節課的概要

  • 創業致富

    上月文章「疫境創業」提到,現今初創創辦人和其父母輩最大的不同,是身處的經濟環境出現了劇變。30年前,因為市場邁向全球化和環球局勢穩定發展,或許令加入大企業成為體制的一份子,最能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但如今科技高速發展令市場轉型速度加劇,不要說一家企業,就連整個行業都有機會被顛覆甚至摧毀,初創的韌性和發展空間可能更勝巨企。

    (相關舊文:疫境創業

    有朋友回應指,若從致富的角度觀之,可見經濟結構的改變更為明顯。他引述矽谷著名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一篇文章指,比較四十年來美國百大富豪致富的原因,可見創業致富者越來越多。

    《福布斯》雜誌自1982年起,每年統計及列出美國的首100名富豪。當年,百大富豪中有60人為遺產繼承人(單是「杜邦化工」家族就佔了十人),但到2020年,「靠父幹」致富的只剩下27人。這不是因為「富二代」的人數減少了,而是因為白手興家並致富的人大大增加

    2020年有73名上榜富翁靠的不是父幹,他們當中有56人是企業的創辦人或早期員工,另外17人因投資致富。而相比1982年那40名白手興家的富翁、其中絕大多數靠石油或房地產生意致富,今天創業致富者逾半靠科技企業發跡。

    Paul Graham指出,比較今天的創業致富者和四十年前那批,除其投身的行業不同外,他們成功的因素也大大不同。四十年前,一名商人可能因為個人的魄力和高超的經營手法而成功,但今時今日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在技術上勝人一籌,即提供的方案比市場上所有產品都優越。

    (相關舊文:來自愛爾蘭的天才兄弟創業評判手冊

    通過創科致富,不但起始成本低,而且增長速度更快。Paul Graham引述數據指,當年IBM用上45年時間才達到營業額10億美元的里程碑,微軟僅花了13年,而後來者的增長速度更驚人。這條明擺在眼前的康莊大道,吸引越來越多有野心的年輕人前仆後繼。

    不過,科企由毫不起眼到雄霸市場的速度實在太快,法規、監管根本無法追上,難怪近年中外科企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本身技術的更新換代,而是政府的反壟斷。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