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創新星億元騙案

    《福布斯》定期製作30 Under 30名單,為多個領域挑選30歲以下的精英錦上添花。不少初創對這虛銜趨之若鶩,因為名氣可以打開不少方便之門。但福兮禍所依,嚐過虛榮的滋味後,一旦把持不住,會不會更易急功近利、鋌而走險?

    (相關舊文:上榜饑渴症

    最近一宗發生在美國的初創醜聞頗吸引眼球,有傳媒甚至形容它為「Theranos」第二。論騙案規模,涉案的初創Frank其實無法和Theranos相提並論;但論膽大妄為,創辦人Charlie Javice倒與Elizabeth Holmes不相伯仲。

    (相關舊文:離奇過小說金髮美人成魔之路矽谷超新星的殞落《惡血》最終章

    畢業於著名賓夕凡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Charlie Javice,於2016年創立Frank,目標是助大學生更簡易地申請各式各樣的獎助學金。在2019年獲《福布斯》選為30 Under 30的時候,Javice才26歲,聲稱已助30萬名用家申請資助。兩年後,摩根大通銀行斥資1億7千5百萬美元併購Frank,Javice指當時的用戶規模高達500萬人。一家初創如何在短短兩年內吸納逾四百多萬名新用家?答案是全盤揑造。

    Charlie Javice2021年開始接觸摩根大通談併購,並聲稱Frank平台上擁逾四百萬用家。當交易有望達成、進入「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階段時,摩根大通要求Javice提供擁四百萬用戶的證明。為完成交易,Javice不惜找人揑造出426.5萬個假用戶圓謊,並著對方銷毀一切和揑造有關的證據。當時Frank的真正用家不到30萬個。

    照理說堂堂摩根大通財雄勢大、經驗老到,怎可能被30歲不到的黃毛丫頭輕易騙倒?但偏偏世事就有這麼離奇,一方怕走寶(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另一方野心勃勃,結果雙方情投意合,1億7千5百萬的巨額交易一下子便水到渠成。

    急功近利的Javice為完成巨額交易扯了一個大謊,並因此登堂入室成為摩根大通的Managing Director,專責拓展大學生市場。她可沉得住氣,不但從併購中穩袋1000萬美元個人酬金,還為自己爭取了2000萬美元的「留職獎金」(retention bonus)。她享受了大約一年的名成利就,直到去年摩根大通按Frank的用戶名單進行電郵推廣,發現接觸及回應率極低,這才揭穿她的謊言,並將之告上法庭。

    作為投資銀行家之女,Javice看來深諳名利場的遊戲規則,她被摩根大通控告後,反告對方無理調查及解僱她,致她損失數百萬美元報酬。好戲未完,不少初創朋友在LinkedIn上分享這宗新聞「食花生」,一方面嘲笑摩根大通的老貓燒鬚,另一方面也遣責Charlie Javice的狂妄貪婪。年紀輕輕的她在決定扯謊的那一瞬間,大概沒想過這宗醜聞和《福布斯》的30 Under 30名單一樣,都將成為她的終身烙印。

    參考報導:JP Morgan Says Startup Founder Used Millions of Fake Customers to Dupe It Into An Acquisition (by Forbes)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創業致富

    上月文章「疫境創業」提到,現今初創創辦人和其父母輩最大的不同,是身處的經濟環境出現了劇變。30年前,因為市場邁向全球化和環球局勢穩定發展,或許令加入大企業成為體制的一份子,最能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但如今科技高速發展令市場轉型速度加劇,不要說一家企業,就連整個行業都有機會被顛覆甚至摧毀,初創的韌性和發展空間可能更勝巨企。

    (相關舊文:疫境創業

    有朋友回應指,若從致富的角度觀之,可見經濟結構的改變更為明顯。他引述矽谷著名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一篇文章指,比較四十年來美國百大富豪致富的原因,可見創業致富者越來越多。

    《福布斯》雜誌自1982年起,每年統計及列出美國的首100名富豪。當年,百大富豪中有60人為遺產繼承人(單是「杜邦化工」家族就佔了十人),但到2020年,「靠父幹」致富的只剩下27人。這不是因為「富二代」的人數減少了,而是因為白手興家並致富的人大大增加

    2020年有73名上榜富翁靠的不是父幹,他們當中有56人是企業的創辦人或早期員工,另外17人因投資致富。而相比1982年那40名白手興家的富翁、其中絕大多數靠石油或房地產生意致富,今天創業致富者逾半靠科技企業發跡。

    Paul Graham指出,比較今天的創業致富者和四十年前那批,除其投身的行業不同外,他們成功的因素也大大不同。四十年前,一名商人可能因為個人的魄力和高超的經營手法而成功,但今時今日成功的企業家,必須要在技術上勝人一籌,即提供的方案比市場上所有產品都優越。

    (相關舊文:來自愛爾蘭的天才兄弟創業評判手冊

    通過創科致富,不但起始成本低,而且增長速度更快。Paul Graham引述數據指,當年IBM用上45年時間才達到營業額10億美元的里程碑,微軟僅花了13年,而後來者的增長速度更驚人。這條明擺在眼前的康莊大道,吸引越來越多有野心的年輕人前仆後繼。

    不過,科企由毫不起眼到雄霸市場的速度實在太快,法規、監管根本無法追上,難怪近年中外科企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本身技術的更新換代,而是政府的反壟斷。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上榜饑渴症

    不久前傳媒揭發,香港有一家「亞洲知識管理學院」向兩間位於美加的「大學」提供認證,以頒授「榮譽學位」予受邀的申請人。記者代申請人向職員查詢,對方回答:「如果嗰位企業家係冇乜任何榮譽資格呢,大部份人是『院士』加『博士』,卡片多啲人就『博士』加『教授』咁。」每個銜頭明碼實價收取行政費,「院士」值$98,000,「『教授』或『博士』就一定會貴啲。」

    我一位朋友原來曾獲對方頒授什麼亞洲傑出領袖獎之類,她抹一把汗地給我們說,幸好當時有足夠智慧謝絕了。我朋友沒有因為一個虛銜而飄飄然,但許多人哪有這樣的定力。再加上頒授的機構如果是知名的Forbes《福布斯》雜誌,你會說不嗎?

    向來擅長製作名單的《福布斯》雜誌,2011年起開始針對新世代頒授”Forbes 30 Under 30“榮譽,在美加地區,每年從20個專業範疇、每個範疇挑選30名30歲以下的傑出人士上榜,例如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當年也曾榜上有名。後來不止美加,連歐、亞、非洲都開始有這個30 Under 30的名單,令這社群越來越大。我一些朋友,也把這榮譽在LinkedIn上重點列出,若加上長春藤畢業生的身份,那真是錦上添花,多令人欣羨的精英啊。

    以採訪科技新聞為主的網媒The Information,也留意到這現象,一名記者在題為Thirsty Under Thirty的訪問中提道,不少初創企業家對Forbes 30 Under 30此身份趨之若騖,甚至四出游說,冀獲提名。這也難怪,「高中」者不但能獲《福布斯》雜誌專頁簡介、拍一輯靚相,自我感覺良好外,還有很多曝光和拉關係(networking)的機會,甚至因此獲得定單、得到投資者青睞,真是名利雙收呢。The Information的記者感喟:要登上這個長達600人的名單根本說難不難,很多時不過憑Forbes編採人員個人喜好而定,但名牌就是名牌,不少人還專門聘請「顧問」來增加自己上榜的機會呢。

    很少人在30歲前就能獲得事業上巨大的成就,但30歲左右,卻是大部份人對名利權最饑渴的階段。以此打造名單,吸引渴望曝光的精英關注,《福布斯》確實對名利圈的人性深有認識。《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憑幾部破格的作品聞名於世,他是名人、富人,卻對精英階層的爭名奪利深表厭惡,常出言冷嘲熱諷。關於爭崩頭上位,Taleb有句話說得很好:”Success isn’t being on top of a hierarchy, it is standing outside all hierarchies.”

    Taleb是世外高人,出言諷刺當然理直氣壯。我們凡夫俗子一日身處江湖,講這話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