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天,耶魯大學心理學系的Dr. Laurie Santos針對新生們開了一門全新課程叫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心理學與美好人生」,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教學生們正向思維的理論,加上一些小習慣的培養,助他們掌握快樂之道。這個世代的年青人物質上或許充裕,卻在社交和生活上面對極大的焦慮和壓力,精英大學尖子們的情況恐怕尤有過之。
始料不及的是,這門對飛黃騰達沒什麼「實際」作用的課程竟大受學子們歡迎,最高峰時四位耶魯大學學生中,就有一位選修過,是大學成立317年來,最受歡迎的課程。經《紐約時報》報導後,Laurie Santos收到大量校外查詢,觸發她與網上教學平台Coursera合作,推出網上版,讓更多人受惠。
我在疫情下大部份時間自我禁足在家,恰巧好朋友對這課程大力推薦,我便登記一試,感覺極好。
第一節課很簡單,就是讓你做幾份問卷,看看自己的「快樂指數」如何,好在完成課程後再作比較;另外就是透過心理測驗發掘自己性格上的優勝之處(character strength),鼓勵你在日常生活上多多發揮,從中得到滿足感。
Laurie Santos授課的口脗和姿態十分親切,而解說則扼要清晰,難怪深受學生們愛戴。她首先引經據典,指出高薪厚職、美好外型、圓滿愛情…等人人渴求的條件,都不能帶來持久的快樂。以收入為例,當月薪超越某臨界點後(大約是港幣五萬元),就再不能令人更快樂。愛情又如何?研究發現新婚一兩年後,有伴侶的人和單身者的快樂沒顯著分別。
人類喜歡比較,即使未必察覺,但我們原來不斷透過比較來量度自己的快樂。如果見到別人的際遇比自己差,我們會自我感覺優越一點;相反,則會加倍不滿現狀。社交媒體普及令我們更容易窺看別人的生活,而人人都喜歡炫耀,難怪Laurie Santos引述研究指,看Facebook越多的人自我形像越差。她笑說,研究證實少上Facebook比加人工更令人快樂。
由第四節課開始,Laurie Santos逐一講解提升快樂之道,而伴隨每一節課的「功課」,則是紀錄一些細微的習慣(如做運動、表達感恩等)。我還未完成課程,不知道自己的快樂指數能提升多少,但僅僅上課已帶來知性上的滿足和快樂,你也不妨一試。
參考資料:Yale’s Most Popular Class Ever is Available Free Online (Business Insider)
***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