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a Analytics &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上本課的這天,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冷雨下的中大更是寒意逼人。我事前曾非常擔心同學們的出席率,尤其今天是首次請朋友來擔任guest speaker,如果只小貓兩三隻,實在過意不去。

    結果同學們的出席率卻出乎意料地好,總人數甚至是首三課以來最多,真是溫暖老師(和嘉賓)的心。

    說實在的,今天的課對文科生來說絕不輕鬆。Data Analytics(數據分析),光這幾個字就足以嚇倒他們;再加上一個非常拗口的Conversion Optimization(轉化優化),真要命。所以我盡量深入淺出,先向他們解釋什麼是data mining,再輔以連鎖超市Target之pregnancy predictor此經典案例,讓他們明白為什麼數據威力如此強大。

    (相關舊文:大數據比你更了解自己?

    至於Conversion Optimization,除理論外,我嘗試以自己最欣賞的其中一間科企、Netflix來說明。Netflix表面上是串流平台,但實際上我認為它是一家數據公司,憑追縱和分析觀眾的觀看數據,來優化轉化(即吸引或留住訂戶)。我看過一些營運數據,Netflix花在宣傳或營銷上的錢有限,反而將近一半收入都用來製作內容,而製作的內容,又往往以數據作參考,務求拍出受歡迎的影片。

    (相關舊文:科企如何透視你的祕密

    令人欣喜的是,有兩位同學舉手表示不同意Netflix憑數據掌握了他們的喜好,並輔以理據。這證明他們沒有對我的話囫圇吞棗,並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對其他沒發言的同學來說,他們也可比較不同的說法,並構建自己的想法。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嗎?

    在下課前,我播放了紀錄片The Great Hack的預告,讓同學們了解數據被「武器化」後,可以造成多大的影響:

    Official Trailer: The Great Hack (Netflix)

    這節課的嘉賓是我朋友Cheney鄭其森,他因為有營運網媒的經驗,便以實例作分享,如何以數據做每個營銷決定。看得出令同學們對此十分投入,我真深慶得人。就這樣結束了寒冷的一天、熾熱的一課。

    ***

    本文為2024年中文大學(CUHK)新聞系本科課程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第三節課的概要

  • Search Marketing &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上周開始了我在母校中文大學新聞系的兼職生涯,感覺還可以。今天記一記上第二節課的情況。

    這科叫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給企業家的公關課。說到公關,離不開與傳媒的關係,所以在設計這個13節的課程時,專門撥出一半內容與傳媒有關,另一半則主攻創業。第二到第四節課都和Paid & Owned Media有關,第五到第七節課則以Earned Media為核心內容,餘下課程在reading week後展開,全部都和創業有關。我希望能為學生帶來跨學科的知識,尤其新聞系同學很需要惡補商科知識。

    我學傳播理論時,傳媒來去就只一種:mass media(大眾傳媒),但如今傳媒常被區分為三種:paid media, owned media與earned media。Paid media(付費)指的就是廣告,在實碊上以數碼廣告為主,而這就是第二節課的主要內容。

    「數碼廣告」內容豐富,本身就足夠開一個課程,我只聚焦在主要的兩種:Search Marketing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為什麼要學Search Marketing?兩個原因:

    1. 網絡流量超過九成來自search engine,可見其接觸面有多廣、在我們的生活上有多重要(作為市值逾一萬億美元的巨企,Google有九成收入來自廣告)
    2. 人們輸入關鍵詞的同時,已對某一產品或服務有興趣,在其search result上直接賣廣告,轉化率特別高

    (相關舊文:平行時空

    建立了「search marketing很重要」這個認知後,再利用個別Google設計的video tutorials,逐步教學生相關的概念:keyword vs. search term、bidding、Google Quality Score等,最後說一下Search Marketing的優缺點,特別是click fraud及bidding war,讓他們了解現實是怎樣運作的。

    ***

    小休後回來談另一個和paid media相關的題目:programmatic advertising,尤其現在絕大部份數碼廣告,都是透過程式投放的,有必要讓同學們掌握它的基本概念。

    我談了一點programmatic advertising的歷史(展示了1994年、出現在wired.com上的世上第一個banner ad)和運作機制,讓同學們明白數碼廣告如何做到精準投放和有效追縱,最重要的是向他們展示2020年蘋果為封殺手機廣告做的一條短片,有力地把廣告平台如何搜集用家數據,形像化地呈現:

    蘋果站在保護用家私隱的道德高地,輕易從對手Meta那兒搶下不少廣告,手段高明。短片播畢,今天的課也差不多了,臨別前見到一些同學臉上出現恍然大悟的表情,新手老師暗中心花怒放。下周的課將延續今天的內容,教他們Data Analytics &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相關舊文:睇廣告有錢賺

    ***

    本文為中文大學(CUHK)新聞系本科課程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第二節課的概要

  • 如何進退有據?

    去年年初,我有位朋友與他的舊同學敘舊。對方在外地創立了一間科技公司,剛從知名風投那兒完成數千萬美元B輸融資,準備招兵買馬、大展拳腳。舊同學熱情地向我朋友說,將來說不定有機會在香港開分公司,到時再合作啊。

    我朋友很高興,這是一家他心儀的初創,舊同學又是股東之一,相信將來加入的機會很高吧。自此他不時發訊向舊同學跟進消息,或在對方社交平台的動態點讚、表示關注等,但對方卻不再回覆。開分公司的事似乎也沒什麼進展。

    過了一年半,朋友仍對此念茲在茲,感到很納悶,問道:到底我該放棄這個機會,還是應繼續積極跟進?

    看倌作為旁觀者,相信也看得很清楚:不必再跟進了。對方多番不回覆,就已清晰表達「我沒進一步消息要通知你」的訊號,再窮追猛打也不會有好消息,反而有機會傷害友誼。

    我勸朋友道,如果你真的很想加入一家心儀的科技公司,你要積極跟進的,不是這位舊同學,而是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網絡,主動結交、接觸更多背景如這位舊同學的人。科技公司一般很歡迎在職同事作出舉薦,試想如果給你說「有機會合作吧」的人有十個,你還會如此在乎這一位嗎?

    (相關舊文:搵工跳槽捷徑

    我這位朋友的個案看似簡單,但想深一層,拿揑進退之道,其實是個大學問,而且這樣的考驗在生活和職場上經常發生。當你很想達成一項交易時,過程中如何判斷何時進(不會惹人反感)、何時退(不致放棄機會)?

    (相關舊文:不懂推銷,事倍功半

    撇開各人性格之不同,我的體驗是,必須先因應利之所在,再調整進退之道。如果你想促成的一件事,對對方也有利,那就值得誘之以利,加以說服,不要輕易放棄;反之,如果只對自己有利(當你開口求人時),那就只能動之以情,若試過一、兩次仍無法打動對方的話,不如嗚金收兵以保尊嚴,把那張人情牌留下來,也許以後更有需要(除說之以利、動之以情外,要別人答應你某件事,當然還可以脅之以威。不過一般人很少用到這招啦)。

    (相關舊文:令你無敵的兩種能力

    留意那些在職場上很吃得開的一類人,別人求不到的事,只要他開口,沒有辦不成的道理。那是為什麼?很可能因為這種人甚懂你來我往的人情世故,在別人有需要時,不吝嗇地幫一把,儲備不少「人情」,到他有需要時,即使未必對對方有利,看在人情份上,別人總是難以推卻。

    一般人容易有種成見,覺得西方社會講究「利」,華人社會重視「情」,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凡是只要講利益就好,人情往來好費功夫。但我認為在商場上長袖善舞的那一號人物,不論中外,都能在「利」和「情」之間游刃有餘,該用情時用情,該講利時講利,這才能把所有可以掌控的資源,充分發揮。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