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

    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年輕的科網創辦人時,就聽他們說過,創業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不少不是輸在市場或對手,而是輸在自己手上。

    創業團隊每天面對的抉擇很多,各人身受的壓力也極大,要長期令團隊中各人目標一致、齊心協力,不是容易的事。很多時產品還未做出來,已有創辦人退出;又或剛做出一些成績,就因為大家對發展出現分歧而各行各路。

    我向十位創辦人問同一個問題:你有共同創辦人(Co-founder)嗎?共同創辦人是必需的嗎?

    不出所料,大部份Startup都有共同創辦人:Central Exchange、Green TomatoGoGoVan9GAG、洗車俠、TeamNote和QooApp,他們是兩人或多至五人的團隊;但Lifehack、街坊、iSafe/Cetah、Coachbase卻沒有。

    QooApp創辦人之一、「十優狀元」Stephen一語中的地解釋,startup在財政上的資源通常不多,要靠人才來補其不足,故共同創辦人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團隊投入「金錢買不到的能力」。

    有多次創業和投資經驗的Central Exchange創辦人Billy提到,不止共同創辦人,startup的團隊之間,最好各司其職,每人都有一些別人取代不了的能力,越少重疊越好。簡單來說,startup負擔不了冗員。

    至於沒有共同創辦人的創業者們,都不諱言承受的壓力很大,iSafe/Cetah的阿強說,他不止一次自己走出辦公室,暗自垂淚。但儘管這樣,正如「街坊」的Elliot所言,找不到好的共同創辦人,都比找到一個糟糕的共同創辦人好。

    否則有朝一日如要分道揚鑣,就像那些要為財產和子女頭痛的離婚怨偶,多不幸呢。

    ***

    本文2016年11月4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相關文章:
    融資不要做的事

    創業的兩難

    中國市場這夢魘

  • 創業的兩難

    兩週前在文章「創業的抉擇」中提到,如果以下是創業家必須處理的五件事,但只能選三樣,你如何取捨?

    一,把公司做大
    二,與家人相處
    三,和朋友一起
    四,保身體健康
    五,好好睡一覺

    藉走訪十位科網創業家的機會,我向他們每位逐一提問,以下是小小的結果分析。

    首先,幾乎所有人都將「把公司做大」放到首位,其中GoGoVan的Steven,和iSafe/Cetah的阿強甚至坦言,創業以來,「把公司做大」其實是唯一的要務,其他選項如家庭、健康等,都慘被犧牲掉。

    這樣的結果在一般人身上未必「百發百中」,但在創業家身上則毫不使人意外,因為他們如果沒有闖一番成就的野心,根本不會選擇創業這艱辛的路。

    家庭是多位創業家僅次於工作的選擇。如Lifehack的Leon便說,他以「責任」來衡量自己的取捨,工作和家庭都是自己的份內事,當仁不讓,所以一定會緊抓不放。

    比較特別的是,幾乎沒有人把「朋友」放在自己的優先名單上。我想起剛出爐的女傑青黃仰芳,因自言不喜和同事社交而被網民冷嘲熱諷,但事實上,多數「成功人士」的確不熱衷社交、不喜浪費時間在風花雪月上。但儘管如此,我覺得創業家們並非沒有朋友,相反,他們交友十分精挑細選,喜歡和令自己進步的人多交流。像Green Tomato的Sunny便坦言,我不需要額外的朋友啦,因為朋友都被拉進公司來和我一起拼。

    很少創業家在取捨時,選擇做運動或好好睡覺,即使有,也像「街坊」的Elliot那樣,說保持身體健康只是為了更好地創業。但據我的觀察,受訪的十個人中,沒有一個有充足睡眠,其中Coachbase的Keith,更因病睡過了時間,令訪談告吹!

    我想這應驗了我在9GAG辦公室裏找到他們張貼出來的一句話:「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還認真。」問你怕未?

    14650626_10154684504010774_5367612767788000647_n

    相關文章:

    融資不要做的事

    中國市場這夢魘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

    ***

    本文2016年10月28日刊於《晴報》「創業群俠傳」

  • 融資不要做的事

    最近走訪了十位科網創業家,和他們談有關創業的幾個話題,包括融資、市場拓展和管理等。他們背景不一,創業的年資有深有淺,專注的市場也不同,但都是比較實幹和有自己想法的人。與君一席話,得到不少有意思的反饋。

    其中一個問題是:在融資時,有什麼事千萬不能做?

    融資(Fundraising),幾乎是科網創業的必經階段,除非你像iSafe和Cetah的創辦人「街霸阿強」一樣,創業的400萬資本全靠自己掏出來,否則總有機會張口問別人籌錢,分別僅在於對象是親友或專業投資者而已。所以我問這個沒有預設答案的問題,想探聽這些有過融資經驗的創辦人,有何經驗或心得。

    第一種最多人給的答案竟然是,不要為融資而融資。包括GoGoVan的Steven,TeamNote的Roy,9GAG的Ray等,都認為融資並非所有startup的必經階段,創辦人不應本末倒置,視乎本身產品的性質和做生意的策略,應只在有需要「燃料」加速成長時,才四出融資。

    第二個預期之中的答案是,不要過份吹噓,例如洗車俠Leo、Lifehack的Leon Ho均如是說。因為投資者都很精明,如果為了融資而過分吹噓成績或遠景過大,都經不起反覆拷問。

    剛創業年半、已經歷過一段融資洗練的「街坊」創辦人Elliot加添了趣味。他說,融資和追求愛情一樣,千萬不要表現得太過主動和急進(desperate),否則反而會嚇跑心儀的投資人。

    而Central Exchange的Billy作為一名有多次創業經驗的天使投資者(他共經手過四間公司的上市)則給了最坦率的忠告:融資時不要出賣太多股份給投資者,這對雙方都不利,更使創辦人失去力爭上游的動力。

    至於曾在矽谷融資的9GAG創辦人Ray,則只說了一句no nonsense的話:融資最多餘的是叫投資者簽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不披露協議)。

    ***

    本文2016年10月21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