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入科技人才

    創科局計劃6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開放予科技園和數碼港公司申請輸入海外人才。照理說本地科技公司若苦於人才短缺,一聽此計劃出台,應大表技持,但創科圈子的反應似乎未見積極。代表業界的莫乃光議員表態,「計劃對外來人才的工作經驗要求偏低,恐造成錯配,要求政府應優先幫助為本地科技人才加強培訓協助升級轉型,並創造更多優質職位」。一語道破從業員的心聲和憂慮。

    我是香港科技界的「大好友」,從不覺得香港人才不足–論人才,香港肯定是所有中國城市裏,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港人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問題是:人才若不在創科,到哪裏去了?

    部份人才投身金融、地產、大機構MT,這不用多說。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金融中心,精英從大學畢業後,找最吃香的工作,很正常。此外,一些工科、理科精英,中學畢業後負笈海外留學,之後留在當地發展,為數不少。還有,近年全港上下大力鼓勵創業,有些尖子索性一出來就當老闆,何必向科技公司求職?盤點下來,好像真的「人才不足」。

    既然人才不足,科技公司如何是好?沒有輸入科技人才計劃前,積極的科技公司不會乾坐著等,也不用靠政府。他們一早在深圳開分司,在當地請人,因為深圳是全中國科技人才最多的地方,工資水平也力追香港。另有一些,努力改革公司的項目管理系統,實行遙距工作,全世界請人。不管是俄羅斯的保安天才、印度的數學神童、還是灣區的編程少年,只要能上網,都可應徵這些工作。

    (相關舊文:聚天才兵器不通勤不是夢

    所以關於輸入科技人才,我的看法歸納來說有兩點:一,人才是全世界流動的,哪裏有發展機會、有市場、有資金,就去哪裏;二,對優秀的科技公司來說,人才也不限於香港,他們要不北上招聘、要不全球挖角,不必等輸入人才計劃。

    如此說來,政府只要「佛系」就好,什麼都不用做了?那又未必。要谷香港創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輸入人才只是當中較易做的而已。我覺得政府若要認真搞好香港創科的生態,以下三點比單單輸入專才更重要:

    一,吸引巨企進駐。香港有不少創科人才,老早已落戶灣區(注意:不是「大灣區」)。為什麼?因為當地有Google, Apple, Facebook…呀。人才東家不打打西家,機會處處,不必回流香港。同理,深圳為什麼有全中國的科技人才?因為有騰訊、大疆、華為等。香港沒有足夠的大科技公司,才是聚集不到和培育不到科技人才的主因。

    90年代香港曾擁不少芯片業人才,因為Motorola在香港設廠;可惜這些人才隨巨企凋零,也各散東西。如果吸引到好的大公司在香港請工科人才,說不定灣區的精英也會回流呢。或者說,不管是否灣區回流精英,只要有好的發展機會,人才自然會被吸引過來。新加坡在這方面一直做得十分積極,從許多科技巨企的亞太總部設在星洲而非香港,可見一斑。

    固然,人才和科技公司,是雞先定蛋先的問題。但這兩件事可以一齊做,並不排斥。楊局長見過Steve Jobs,相信也不介意見見Tim Cook、Elon Musk或Sundar Pichai吧。創科局可大力向外推廣香港背靠內地市場的優勢,以難以抗拒的條件,吸引這些世界級巨企來港。

    二,做好Fintech金融科技。有說香港的尖子大部份去了唸環球商管、然後考入大摩高盛,沒什麼精英肯做創科。不打緊,金融科技將來肯定顛覆傳統銀行業。香港既然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市場、遊戲規則、資金運用,都很熟悉,應施展渾身解數,盡量把最大最有前景的Fintech公司請到香港來落戶,兼讓這些唸環球商管的精英有用武之地。做金融科技,香港有天時地利人和,再不積極發展,印尼都要做得比香港好。

    三,擁抱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市場。日本對此表現最為積極,發牌規管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吸引大量資金進駐;新加坡對此也不抗拒。但香港卻「猶抱琵琶半遮臉」,令人無所適從。內地嚴管加密貨幣交易,香港正好起「沙盒」作用,天津、上海不做的,香港應拍心口爭取來做。許多投資者早已涉足加密貨幣市場,投資ICO不亦樂乎,但香港好項目有限,結果資金都流往別處去。如果多幾個好的ICO在香港成功融資,良幣驅逐劣幣,還怕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技術人才不來港嗎?

    講比做容易,我只是個紙上談兵的,寫些不負責任的粗淺意見,實事還得靠眾勞苦功高的創科官員們。望諸君勿取易捨難,除輸入人才外,還能從不同方面多下功夫,吸引科技大企業進駐香港、做好金融科技、規管加密貨幣交易等,提升香港整個創科生態。

    上週(11和12號)我回母校的「中大創業日2018」幫忙,眼見超過50個參展單位、十多隊初創隊伍躍躍欲試,可見香港的創科人才不少。近年港府扭盡六壬鼓勵年青人創業,成效漸見,然適合自己做生意的年青人畢竟是少數。下次不妨試試搞招聘,配對請人難的本地科技公司和有志投身創科的畢業生們,看效果如何?或者創科人才又不是那麼少。

    ***

    上文精簡版5月18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另大部份內容同日見報於《香港經濟日報》評論版

  • 雅虎香港幫

    不少創業的人都聽過「PayPal黑手黨」(PayPal Mafia)。這是指當年一同創辦PayPal的一群好漢,在2002年PayPal售予eBay後陸續離開,但他們並無從此「笑傲江湖」,反而各領風騷,打造出一個又一個驚世的初創企業:Tesla、Linkedin、Palantir Technologies、Yelp等等,其中還有幾個是「獨角獸」(未上市而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初創企業)。「PayPal黑手黨」的代表人物有Peter Thiel和Elon Musk,它儼已成為一個初創行業的「品牌」。

    「PayPal黑手黨」的出現,反映科網泡沫雖然爆破,但人才總有用武之地。我想到香港也有一個類似的「雅虎香港幫」。

    2000年,雅虎如日中天,決定在香港開設辦公室,並聘請不少程式員(而不止推銷員)。首年新張期內,楊致遠還老遠從美國來港「巡視業務」,提振軍心。

    但當雅虎王朝開始走下坡後,這一批雅虎香港人才也逐漸各散東西,並如「PayPal黑手黨」那樣另開枝葉,創出不少了不起的初創企業。

    其中最成功的當數iClick。這間公司外界或少有所聞,但他們是極少數能在內地打出一方天下的香港初創企業。iClick是個針對內地受眾的數碼營銷平台,為廣告客戶在覆蓋中港的網上平台下廣告,效益很好。該公司先後獲四輪私募基金融資,最新一輪獲注資6000萬美元(約4.68億港元),據稱正籌備美國上市。

    另外,早已打入國際的手遊發佈平台6Waves也由「雅虎香港幫」中人所創。FB建立初期,他們曾以「古惑仔online」為大家「洗版」,不知用家有印象否。那時6Waves已是FB全球最大的發行商之一。

    還有一間和6Waves類似但更低調的初創企業叫Memoriki,以亞洲市場為主,由三名初中同學所創,創辦人之一便是雅虎香港所招的第二位程式員。其後他們兼併了一家韓國遊戲開發商Me2On,集團十月計劃在韓國上市。2014年,這位程式員繼Memoriki後再成立了一家初創企業叫QooApp,是針對全球用家的日韓遊戲平台,其應用程式在兩年間不費一文宣傳,全球錄得逾1,100萬下載。

    值得一提的是,「雅虎香港幫」還有一位非技術出身的營銷高手,後來也創出KOL平台VS Media

    數著數著,發現雅虎香港當年的確人才濟濟。若有朝一日他們圍爐敘首,說到雅虎的今昔,會是怎樣一番光景?我覺得不必感喟,積極地看,時代在變,可以使巨企倒下、令行業覆滅,但人才永不凋零。

    ***

    本文刊於2016年8月26日《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此為加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