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評判手冊

    我間中收到一些機構的邀請,擔當創業比賽的評判。像動筆的這個下午,便要回中大參與「創業校長盃」, 挑選優勝的學生隊伍(題外話:去年每個評判獲贈印有中大校徽的保溫杯乙個為紀念品;不知是否「校長盃」之由來)。

    每次收到這樣的邀請,我都誠惶誠恐,畢竟是個「談」創業遠多於動手的人,生怕不夠稱職。所以我有一個「絕招」,就是在擔當任何創業比賽的評判前,都拿出Peter Thiel的「創業聖經」《Zero to One》再刨一次,重溫他寫成功初創的幾個重要特徵,以此作標準衡量參賽隊伍。坊間談創業的書這麼多,為什麼偏偏挑這本?Well,這純綷是個人的品味。我認為Peter Thiel創業與投資經驗兼備,觀點尖銳、獨到、簡潔有力,最重要是價值觀相近,不必勉強死記。

    今天既要「溫書」又要交稿,乾脆記下重點,公開我的「創業評判完全手冊」:

    首先記住一個基本原則:Peter Thiel不信競爭,只信霸權。他認為在完美競爭的市場中,任何企業最終都會滅亡,唯有霸權才能基業長青。以下是成為霸權的要素:

    1. Proprietary Technology專利,至少要有比對手好十倍的技術,才能超越競爭,冇得輸。舉例,Amazon成立時的口號是「世上最大書店」,提供比任何書店多十倍的書本;iPhone橫空出世時,市面上幾乎沒有任何接近好用的產品,結果它獨領風騷數十年。
    2. Network Effects網絡效應,即越多人用的產品越好用,而且它必先在精細市場中站穩陣腳。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一開始時僅流行於哈佛校園,隨越來越多人使用,令它成為網絡上最大的帝國。但若一旦用戶增長減慢,網絡效應失靈,帝國將面臨極大危機。所以它必不斷兼併。
    3. Economies of Scale規模經濟,固定成本隨銷量增加而攤分,生意越做越大。最佳例子是軟件服務,一旦軟件開發成功,在網上銷售的成本極低,利潤豐厚。服務業一般很難達到規模經濟,因為成本很難隨銷售下降。
    4. Branding品牌,能成為霸權的必屬頂尖品牌。科企中以蘋果的品牌最突出,功能相若的產品,憑「蘋果」招牌就能賣得遠比對手的貴。很多企業想複製蘋果的成功,可惜往往只顧包裝而忽略內涵,無法造就偉大品牌。

    科網發展瞬息萬變。Zero to One書成於五年前,當時共享經濟如UBER仍微不足道、人工智能的市場應用少、加密貨幣亦未成氣候,書中所舉的例子,今天看來有點「過氣」。不過我覺得這四大要素仍然適用,不信試以比特幣為例,逐一驗證。

    話說回來,這是「創業評判手冊」,助我當個稱職的評判而已;真正創業的考驗,不在書本上或比賽中,而在活生生的現實裏。偉大的創業家,不以比賽成敗論英雄。

    ***

    本文同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出類拔萃者不著相

    不久前我到港大參加一個創業的活動,事後一位在外資銀行工作的朋友趨前打招呼:嗨,我看過你的文章,你曾說過「出類拔萃者,不著相」…

    我略顯驚訝,那是三年前寫的一段文字,想不到有人印像深刻。文字引用自當時看的一本書,提到各行各業最頂尖的人,都「看起來不像」那種人,因其行事作風與眾不同,反而另闢天地,成就出人意表。

    巧合的是,我最近在看《黑天鵝》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新書Skin of the Game時,他恰恰也用了一整個章節(第九章)來講這個道理,非常精采。

    Taleb看不起主流社會所推祟的精英階級或「成功人士」:企業高層、政府官僚、知名學者等,認為他們脫離現實,毫無真本事,卻盡享社會賦予他們的好處,不付出代價;相反,Taleb尊敬那些靠自己技能努力打拼的人,像創業者、理髮師、甚至街頭賣藝人,認為他們憑一技之長自給自足,是有skin of the game(切身利害)的人,比前述的特權階級更高尚。

    那出類拔萃者為什麼會看起來不像同類?Taleb認為,因為有真材實料的人,不會隨波逐流,也不靠外表去爭取同儕認同。他舉例說,若自己需要進行手術,有兩位同等資歷的醫生可以選擇,一位外型如「程志美醫生」,另一位看來像個屠夫,他會毫不猶疑取「屠夫」而棄「程志美」。原因是「屠夫」以如此格格不入的「造型」而獲得和「程志美」同等的地位,等於當事人刻意「輸在起跑線」,並曾突破重重障礙,那他非具備超凡的才能不可*。

    Taleb進一步解釋,對某些職位來說,例如大企業高管,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形像和履歷,比其具備真材實料重要,所以他們看起來幾乎千人一面,連用詞也幾乎一致(回想一下你在電視新聞中見過的政府高官,或大機構發言人)。但最出類拔萃的那1%、甚至0.1%者卻不同,他們毋須靠履歷或形像行走江湖,所以不著相。

    回想我近來遇上一位最有潛質的創業者,是個中學讀了七間學校、兩次唸大學都無法完成學業的所謂「廢青」。類似例子還有不少:Steve Jobs未成功之前,是個吸食迷幻藥、行事乖張的異類;馬雲是個英文教師;而一些看來很「啱數」的,如Theranos的Elizabeth Holmes,卻證實是個騙局。我一位當交易員的朋友曾誇張地形容,他們那行實力比造型重要,只要能賺錢,「著條底褲返工都得」。還想起一個不甚恰當的比喻,在神劇《Breaking Bad》中當「大毒梟」的Heisenberg,真實身份是個懼內又患上絕症的化學老師。真人不露相。

    當然,若為顯得「出類拔萃」而刻意追求「不著相」,就是本末倒置了。

    *Taleb原文解釋得很好,我直接引用好了:

    “Simply the one who doesn’t look the part, conditional on having made a (sort of) successful career in his profession, had to have much to overcome in terms of perception. And if we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people who do not look the part, it is thanks to the presence of some skin in the game, the contact with reality that filters out incompetence, as reality is blind to looks.

    When results come from dealing directly with reality rather than through agency of commentators, image matters less, even if it correlates to skills. But image matters quite a bit when there is hierarchy and standardized “job evaluation”.”

    ***

    本文同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切膚之痛

    《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的書不算淺白易明,但他每本書都有精闢、強而有力的見解,常令我醍醐灌頂,如戴上一副透視眼鏡看世情:啊,原來這件事應該這樣理解!

    Skin in the Game(姑譯為「切膚之痛」)是Taleb一年前出版的作品,中譯本於去年秋天面世,書名叫《不對稱陷阱》。「不對稱」和「切膚之痛」之間是什麼關係?Taleb認為,一個人應承擔和自己利害相關的風險,這才是君子所為。可惜社會上有一小撮人,從交易中獲得巨大利益,卻把風險轉嫁他人,即無切膚之痛,這對其他人非常不公平。

    讓我舉個例子:港鐵的服務。過去一年,香港人聽得最多的新聞,港鐵沙中線的連串工程事故大概首當其衝吧;而作為每天接載上百萬人次的交通系統而言,港鐵每次出現延誤或事故,都對大量香港人產生損失和不便。

    換言之,港鐵的服務質素,對它的用家(即廣大市民)來說有切膚之痛;那港鐵的服務質素,對向港鐵支取薪酬的高層們有嗎?很可惜,幾乎沒有。按傳媒引述的港鐵資料,去年12位港鐵高層,悉數獲發「與表現掛鈎的薪酬」,如行政總裁就獲發340萬與表現掛鈎的薪酬,其總薪酬為1140萬元。大企業高層對其服務質素欠切膚之痛,怎會用心改進?

    你明白為什麼我說Taleb的分析精闢了吧?看似非常簡單的道理,當應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微觀或宏觀,會對事情的本質有更清晰的看法。戴上這副「切膚之痛」的眼鏡後,我可以重新審視政客的言行(他推行的政策,對其本身有切膚之痛嗎?)、「成功人仕」的忠告(他需要為其建議,承擔風險或後果嗎?);同時,對那些敢承擔風險的人,我加倍尊重。

    我一位創業的朋友,正是這樣的例子(Taleb稱這種人為「artisan」- 姑且譯作「匠人」吧 – 並對他們稱譽有加)。他年紀輕輕就在行內做得很不錯,卻在兒子出生後毅然決定走出安舒區,在原本的職位上自願大幅減薪,另開公司創業,多闖一條路。朋友有所決定時大概沒想過什麼「切膚之痛」,但用Taleb的標準,這種行為卻十分高尚,因為當事人願意承擔後果 – 不成功,便成仁。不似一些大企業的高層,無論表現如何,豐厚酬勞依然袋袋平安。

    有了「切膚之痛」這副眼鏡,我更明白世上沒有「他成功了你沒有」這回事,因為作為局外人,我們永不知道別人為成功付出了多高的代價,所以不必對別人的成果指指點點,當然亦不應容忍沒切膚之痛的人對自己指指點點。

    ***

    本文精簡版5月3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