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者的書單

    今天是《晴報》發行的最後一天,也是本欄「創業群俠傳」告別讀者的一天。既然有緣同路走到盡頭,我想為讀者準備一份稍有價值的紀念品,不如弄一張「創業者的書單」?

    (相關舊文:創業五本書

    創業者一上場就是自己公司的CEO,沒通過一般上班族必經的企業晉升階梯,遇到公司發展或人事管理上的難題時,常感困惑,怎麼辦?不少靠看書自學。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Meta創辦人Mark Zuckerberg、Tesla創辦人Elon Musk等,都是科技界出了名的「讀書人」,上網稍為搜尋一下,就能找到他們的書單。

    我不少創業的好友,也有閱讀習慣,有些不時向我作出推薦,令我獲益良多。正在讀此文的你,相信也對閱讀有點興趣吧?以下三本和創業有關的書,我認為屬入門必讀:

    1. The Art of the Start 作者:Guy Kawasaki
      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因為它是我了解初創的啟蒙書,說它改變了自己事業的軌跡,大概也不過份。

      (相關文章:《頭條日報》專欄「創科夢」闖進創科的記者

      Guy Kawasaki早期曾任Steve Jobs麾下宣傳大員(Chief Evangelist),後來著書立說、周旋於不同的創業團隊中,在矽谷是個有影響力的人。這本書出版於2004年,後發行了2.0版,它整理了有關踏足科技創業你必須知道的一切:如何開始、怎樣定位、融資、招聘等基本功。他最著名的心法之一,是其「10/20/30 Rule」:10張投影片、20分鐘、30級字體,按這個原則,足夠準備一個精采的推銷(pitch)。

    2. Zero to One 作者:Peter Thiel
      如果你已踏足創業、開始遭遇考驗,這本由另一矽谷著名「大V」Peter Thiel所著的作品,必會令你茅塞頓開。

      (相關舊文:創業評判手冊

      這本書源自Peter Thiel在2012年為史丹福大學開辦的一個課程,學生Blake Masters的筆記做得特別出色,在同學間廣為流傳,後來獲Peter Thiel邀請一起寫下此書。全書共14章,每章剛好是一節課的長度,你不必爭繃頭入史丹福,也可獲得最頂尖的課堂知識。不管是關於創業或人生,我保證它會有令你驚訝的領悟。

    3. The Hard Things about Hard Things 作者:Ben Horowitz
      Ben Horowitz的創業經歷橫跨千禧年的科網盛世及其後的泡沫爆破,走過高山和低谷的他,作風低調、實幹、貼地。Mark Zuckerberg在面臨事業最大危機時,全靠他的書獲得啟發和勇氣。

      (相關舊文:創業維艱

      Ben Horowitz曾形容自己的創業經歷「只有三天好日子」,後來索性和拍檔轉型開設風投a16z,投資、扶持了不少劃時代的初創,可能是最受創業者尊敬的創業者。

    這三本有關創業的書都好看又易看,有心得又有智慧,放在書櫃,不時取出翻閱,相信都能帶來啟發,希望你也會喜歡它們。盛宴必散,盼各位保重。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明日的代價》

    我一位朋友是科技公司的創辦人,最近拜訪了一位世外高人,對方才四十多歲,出身傳統金融業,從比特幣只值幾十美元時開始投資加密幣,早已富甲一方。高人向朋友推薦了一本書《明日的代價》The Price of Tomorrow),作者Jeff Booth,是加拿大一家科技公司的創辦人,在科技界與幣圈很有影響力,呼籲人人都必須持有比特幣作為「救生艇」(lifeboat)自保,抗衡各國的瘋狂發債與印鈔。

    我找了這本書來看,發現觀點頗新穎(至少我從未想過), 在科技、經濟、政治方面都有些啟發,值得向各位簡介一下。

    首先Jeff Booth提出一個觀點:科技推動通縮(deflation),而這對大部份人來說其實是好事。科技不斷進步令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供應增加,繼而推動物價下跌,在這個不會逆轉的趨勢下,我們將可用更低的價格,甚至免費,享用更好的服務與產品。

    另一加劇通縮的動力是再生能源的普及。能源成本約佔全球GDP的9%,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一環,也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各國正加緊發展潔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而且它們的使用成本也越來越低,全面普及之期指日可待。

    科技與能源都是影響大量經濟活動的基本元素,隨它們的成本持續下降,全球經濟怎會不加快通縮?通縮的步伐勢不可擋,但問題是,社會的整個經濟系統卻建基於「前科技」時代、應對通脹(inflation)的環境而設。經濟模型跟不上時代發展,這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簡單來說,通縮是指物價越來越低,貨幣越來越值錢;通脹則相反,物價越來越高,貨幣卻越來越貶值。在通縮環境下,人們傾向持有鈔票、減低消費,這不利GDP增長;而在通脹環境下,因貨幣會漸漸貶值,人們樂意消費,並傾向把鈔票換成資產來保值,兩者都對GDP有利。

    一直以來,各國為追求數字上的成長,都拼命避免通縮、誘發通脹,並以舉債和大量印鈔來推動消費,製造經濟榮景假像。書中指出,過去20年來,全球舉債高達185萬億美元,以拉動46萬億美元的GDP增長。要知道,通縮加債台高築對經濟來說是劇毒,因為債務負擔將隨通縮而日趨沉重,目前各國政府都舉債累累,所以它們更將不惜一切避免通縮發生,大力印鈔絕不手軟。

    一邊是因為科技進步和再生能源普及帶來的通縮動力,另一邊則是全球政府不約而同地以舉債和大量發鈔來製造通脹壓力,在兩股相反動力的拉扯下,全球經濟的脆弱可想而知。如果通縮出現導致經濟蕭條,就有機會造成全球債務違約;但持續瘋狂發鈔,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脹,最終也是全球債務違約。我們似乎難逃一劫。

    扭曲的經濟環境令更多社會問題惡化,例如加劇貧富不均 — 書中舉例指,美國最有錢的5%人口,掌握了全國三分二財產,令95%人只能攤分剩下的三分一;導致保護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等,令全球局勢更加動盪不安。

    Jeff Booth在本書提出了很大的問題,但他的答案卻相對簡單:持有比特幣。比特幣的有限供應(2100萬枚)和去中心化,可以抗衡各大央行的無節制印鈔,成為持有者的「救生艇」,是我們在大時代下自保的不二法門。

    ***

    本文精簡版分上下兩集,見刊於上周五及今天的《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職場上的黃金十年

    早前寫「收成期的煩惱」,提到大前研一的著作《後50歲的選擇》。回想我初看這本書時才廿多歲,一本講「後50歲」的書怎麼會適合我?這次重溫才令我記起,當中有不少篇幅是探討廿多卅歲的年輕人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的,難怪當時深獲啟發。且讓我和各位分享一下。

    (相關舊文:千禧創業家千禧上班族

    在大前眼中,年輕人由大學踏進社會的頭十年是「黃金期」,在這期間,不論選的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十年內都有學習的機會。在這關鍵期內,新鮮人應盡全力學習,尤其學用老闆的心態上班(例如思考上司的要求、主動做未經指示的事、敢於提出新方案等),而非做聽命行事、少做少錯的「乖乖牌」。

    一旦學習黃金期過去,到達35歲左右,職場上就只剩下肯繼續努力的人才會有進步,其餘的就「任何事情都學不到了」。因為大部份人在企業中打滾十年後,都會染上職場習氣,難再奮發向上。大前甚至建議企業的高層,如果要錄用有經驗的人加入,得挑選30歲加減兩歲、即28-32歲的,因為他們既有一點工作經驗,也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一個人在十年黃金期內,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力爭上游,到35歲左右仍從未得到被企業器重的機會,大前斷言這種人將會步入喪失鬥志、為月薪打工、對企業毫無建樹的「魔之15年」(因為在按年資取勝的制度中,50歲前仍有機會因年資夠而被提拔)。大前因此總結說,「如何度過20世代,對之後的人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

    (相關舊文:想做的事就去做

    而對創業的人而言,廿多歲也是立定決心創業的機會。據大前的觀察,日本所有成功的「大經營者」(如Panasonic、SONY、Honda等創辦人)都在廿多歲時創業。他們要不從未想過要當上班族,要不加入一家企業不久就和上司發生衝突,不肯「按本子辦事」,索性另起爐灶放手一搏。我旁觀身邊成功創業的朋友,也鮮有遲過30歲才自立門戶的。

    此外,成功的「大經營者」也往往在35歲前後(與上班族的「黃金期」相若),在自己的公司裏進行最激烈的改革,把公司推上更接近萬世基業的台階。大前認為一個企業家無論身體、精神和能力,都在35歲前後達到巔峰狀態,這時候即使失敗,也有鬥志東山再起。40歲後就未必這樣的意願或勇氣。

    以上的話未必十分中聽,但不管你受不受用,它都是大前聆聽超過1600名上班族的諮詢後,得到的一些結論。回想我在職場「黃金期」讀到這些篇章時,應曾被嚇到冷汗直冒,深恐錯過上進的機會後便直墮深淵,無法心懷熱情地過日子。如今我雖然沒有登上什麼「權力的寶座」,但總算沒有一邊喋喋不休地抱怨、一邊無可奈何地上班。希望這本書對身處「黃金期」的你也有一點幫助吧。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