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灰變白

    日本資深新聞工作者溝口敦不久前出版了一本書叫《操縱闇黑經濟的怪物們》,深度訪問九位從事「灰色產業」的創業者。我覺得這本書非常精采,尤其他筆下的灰色創業者,撇開道德價值不談,在思考與進攻一門生意時,和許多新興領域或科網創業者的考量很相似。

    灰色產業是遊走法律邊緣、非黑非白的經濟領域。它們的創業者通常有幾大特徵:一,他們對人性有深入透徹的掌握,知道如何透過操縱人性的慾望或弱點,令自己獲利;二,由於涉足的領域高度敏感,所以他們的經營手法十分謹小慎微,甚至可以說是迂迴曲折。這是因為若一旦誤觸法網,或被稅局盯上,他們小心奕奕築起的王國可以被一舉瓦解;三,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生意羞於啟齒,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由灰變白,過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單就首兩個特徵而言,其實灰色產業的創業者,和新興產業的創業者實在很相似。比如說,手遊設計者就要對玩家心理有一定的掌握,才能設計出令人上癮、和自願不斷課金的遊戲;在攻克一個新興產業時,或法律未必追得上,或現有渠道被既得利益者牢牢掌握,所以創業者往往要以非常曲折的方法,繞過種種障礙建立新的網絡,供產品流通。

    至於特徵三,在科網創業中也很普遍,倒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麼不能見光的事,而是他們涉足的創新尚未普及,實在很難令普通人理解。比如說一個從事和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相關行業的人,三姑六婆一聽,往往就定性他們是投機比特幣的騙子。

    溝口敦筆下九位灰色產業創辦人,除以上三個特徵外,還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幾乎都從身無分文起家。正因不能靠「父幹」,他們才要涉足藝高人膽大的領域,因其性質使然,競爭比較小、成功率相對高。

    灰色創業者欲變白,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其灰色產業儲起第一桶金,然後轉攻正行。溝口敦因此說,「灰色產業的確是貧窮人士躋身企業家的捷徑」。

    ***

    相關舊文:闇黑創業

    ***

    本文2月2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闇黑創業

    溝口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報導日本的黑幫新聞長達50餘年。不久前他出版了一本書叫《操縱闇黑經濟的怪物們》,深度訪問九位在日本從事「灰色產業」的創業者,是一本相當過癮的另類創業書。

    我曾寫過兩本有關香港科網創業家的書,筆下人物總算少年得志、有勇有謀;但和溝口敦筆下的九位「怪物」相比,他們的創業實在是「正路」得過份,缺少教人拍案叫絕的刁鑽。

    什麼是「灰色產業」?就是介乎黑與白之間的產業。它們之所以非黑,是因為那些活動並非和黑幫有關,或未必非法;但它們也非白,因為說出來總有不夠光明正大之處。

    舉個例子,書中第二章主人翁P,經營多個交友網站。它們大規模發送引人入勝的垃圾郵件(如:我想送你一千萬元),誘使上釣者回覆。回覆者在不知不覺間和發訊者建立關係後,就要藉不斷購買點數來繼續他們之間的通訊。曾有一位有錢女因此累積付出了二億日元的代價!

    這些郵件本身未必構成詐騙,但經營者因為掌握了人性的慾望、針對人性的弱點作出攻擊,並因此得到金錢上的報酬,說這種生意堂堂正正,也說不過去。所以P經營這門生意極度小心奕奕,不惜付出大量成本築起一道道防火牆,以免驚動稅局或警察。

    因此溝口敦形容灰色產業是「遊走法律邊緣的產業,同時也是至今無人投入創業的領域」,正因為灰色產業並不是一個「眾人爭相投入的領域」,所以,「同業競爭率非常低,也可以說是成功機率相當高的產業」。單就這些特點而言,灰色產業和許多新興創業幾乎沒兩樣!例如召車服務UBER可以說是「遊走法律邊緣」,而且面世時也是「至今無人投入創業的領域」。

    那灰色產業有機會變白嗎?下週再續。

    ***

    本文1月26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內向者的networking

    「搞Startup」(創業)大行其道,連帶相當「鬼佬」的Networking(應酬、社交)文化也成為本地創業者的日常。但撫心自問,有多少創業家真心享受networking?

    創業活動天天都有,其中大部份都在「正規」活動外,預留時間供來賓「network」。在完美的設想中,活動既然吸引了那麼多創業者聚首一堂,當然要讓與會者好好和同業交流寒喧一番,促進了解與合作嘛,說不定偉大的意念就在這些偶然的碰撞下產生呢。像一年一度的RISE conference,在香港創業圈中應該算是最矚目的了。它每年夏季連續多天在會展舉行,場內有展覽和從早到晚的研討會,散場後還有夜夜笙歌,來自各地的參加者在蘇豪區大大小小酒吧暢飲盡興,熱鬧得很。

    記得去年RISE舉行期間,我一些外向的創業朋友好像天天充了電一樣,由早到晚,不絕地進出會場,滿場「Yo, man!」。至於我呢?去年在香港上市的一間科技公司,創辦人是RISE的主題演講者,他送了我一張VIP券,可以全天候進出會場。理論上我可以不花錢而且自由地天天從早high到晚,但結果我只挑了一兩個講座來聽,還謝絕一切場外的networking,一散場便走。對我來說,networking相當耗電,比上班還累。

    這就是內向者Introverts和外向者Extroverts面對social stimulation(「社交刺激」)的最大分別。2013年美國人Susan Cain出版了一本書叫Quiet,顛覆大眾對內向/外向者的固有觀念,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Susan Cain說,美國推祟外向文化,鼓勵人們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侃侃而談、歌頌團隊精神,結果從學校到職場,無不以外向者的設定為中心。小學生就要進行小組作業,成人更不消說,企業內外都有數不盡的networking機會,如果誰不熱切地參與,就會被標籤為害羞、不合群、自我中心。這種文化往往令內向者違背自己愛靜和喜獨處的本性,勉強四出社交,結果弄得自己很累。

    Quiet一書指出,內向者並非抗拒社交或不擅辭令,只是傾向獨處與愛靜。如果氣氛適合、交談的對象投契,內向者其實是相當優秀的溝通人才,比外向的人更懂聆聽。同時,愛靜與獨處恰好也是孕育創意的主要元素:偉大的意念往往不是在社交場合中碰撞而來的,而是個人在細水長流的獨處和思考中,靈機一觸出現的。故Susan Cain進一步指出,許多偉大的領袖和發明家,其實都是不大享受networking的內向者,他們大部份時間寧可獨處,只在有需要時才毅然出來面對群眾、推銷意念,而且往往為此要作許多準備功夫。

    Bill Gates、Steve Jobs、Mark Zuckerberg⋯⋯許多極出色的科技創業家都是內向者,並不喜歡應酬。這加倍使我疑惑,到底是誰帶起了科技界network的潮流呢?寫程式需要安靜和獨處的空間,為什麼要勉強他們出來network呢?有需要時,創業者才和三三兩兩比較熟悉的人交流,不是更好嗎?

    許多人不信我是喜歡獨處的內向者,因為常見我出席形形式式的應酬。其實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經能推便推了。若必須出席,往往一找到投緣的對象便拉住對方躲在角落靜靜交談,這樣可以省省電。

    Susan Cain曾在TED Talk中介紹她書中的理念,更呼籲大家減少團體活動,還內向者更多獨處空間。這值得科技界效法。

    ***

    相關舊文:Quiet

    ***

    本文精簡版同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