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是初創在融資時最濫用的詞語之一,不管他們做的是服務配對抑或社交平台,都愛向投資者吹噓自己的產品能產生「網絡效應」,請君有買趁早。事實上,投資者也的確對有「網絡效應」的產品趨之若鶩,如果那是真的話。究竟「網絡效應」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魔力?

(相關舊文:投資者投的是什麼?

矽谷知名風投a16z的合夥人Andrew Chen,利用COVID-19肆虐下封城的契機,寫下新書The Cold Start Problem,專門探討「網絡效應」這個令人著迷的字。本書好看之處是作者一邊講理論,一邊輔以大量著名初創的例子作說明,讓我們得以一窺Uber、Slack、Tinder、LinkedIn等成功發揮「網絡效應」的表表者,如何在草創階段利用它急速成長,到成一方之霸後,又如何將之轉化為強大的「護城河」(moat),以保屹立不倒。

(相關舊文:做有護城河的生意

所謂有「網絡效應」的產品,是指產品越多人用、用家與用家之間的連繫越多、其價值便越高。例如Facebook,越多人使用這個平台,平台的內容就越有吸引力,越令人流連忘返;又如Uber,越多司機加入,越能提供即時服務,就越能吸引用家。優秀的網絡效應,在社交平台(如Facebook)、配對市場(如Uber)和內容平台(如YouTube)上都很常見。一旦網絡效應得以發揮,產品就能極速成長起來,否則就會舉步維艱。

以網約平台Tinder為例。約會平台是最難做的產品之一,因為兩邊的「供應」都必須十分相似,才能有效配對:首先男女比例要相若,而且雙方的年齡、生活圈子、教育水平等,都得脗合,否則怎麼配對呢?更難的是,一旦配對成功,他們就會離開平台。用家減少,產品如何成長?想想也覺得頭痛吧。

但Tinder的團隊找到一個好方法:在大學裏搞派對,出席者必須下載Tinder才能參加。因為派對針對大學生,所以參加者的年齡、生活圈子、教育水平都很接近,他們一加入,便一舉突破網約平台的種種挑戰,馬上令平台熱鬧起來。據書中透露,在第一批Tinder用家中,高達95%每天使用它三小時!這個方法簡單又有效,於是團隊馬上在各大學裏複製此增長模式,一傳十、十傳百下,令Tinder普及如野火燎原。

但Andrew指出,網絡效應發揮到一定程度,卻會產生反效果,令產品的增長下跌,達致飽和。為什麼?他以Uber為例,一開始時無網絡效應,用家想叫車時卻沒司機在附近、等候時間長,體驗必然差;但當大量司機在線,一開App等都不用等就有司機在門口催促,那一樣令用家不爽。所以為提供最好的服務,Uber要把等候時間調到約五分鐘之內,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並長期維持這水平。只要Uber把這平衡做好,網絡效應就能成為Uber的護城河,把潛在競爭對手拒諸門外,因為任何人想重新建立一個有網絡效應的召車平台都太難了。

Andrew把網絡效應有系統地細分為The Cold Start Problem、Tipping Point、Escape Velocity、Hitting the Ceiling和The Moat五個階段,又利用自己投資人的身份,訪問許多初創創辦人產品成長期的故事,作為每個階段的案例,令此書比一般教科書有趣。如果你也想好好利用網絡效應推廣自己的產品,一讀此書,該有不錯的啟發。

***

本文分上下兩集,於上周五及今天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