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新任院長朱順慈教授(Donna)十分疼愛學生,農曆新年假期一結束就為同學們安排一系列活動,統稱「新傳之計在於春」,或教他們著裝打扮建立形像,或提供各式資助詳情供他們申請等。她邀請我為師弟妹們策劃「行業趨勢講座」,好讓他們知道唸傳播的出路並不少。
我一直在「傳媒」和「初創」兩個界別中遊走,即使自立門戶開設公關公司,不少客戶也是初創。我覺得出身傳媒的好處是重視溝通、具解難能力等,這都非常適合在初創的環境中打滾。以「傳播」和「創新」為核心,我請了三位在各自領域做得非常出色的朋友擔任講座嘉賓,她們都是唸傳播出身的,其中分別在新世界集團和初創9GAG任職的Fiona(溫師雁)和Bonnie(黃慧雅),是中大新傳的校友;而最年輕的講者Alexandra(梁翠欣)則來自浸會大學的傳理系,專攻廣告及公關。
三位講者中,我只知Alexandra是創業的 – 她今年才26歲,但三年前已開設了自己的數碼營銷公司,專服務餐飲業,年收入數百萬元 – 卻沒想到 Bonnie和Fiona原來都很有創業家精神。
(相關舊文:Z世代的終極筍工)
Bonnie未加入9GAG前,做過旅遊記者,又曾經營烘培生意,性格外向好動。她記得去9GAG面試時被CEO問道,你的履歷我已看過了,不如請你講一些我不知道關於你的事。Bonnie未料到有此一問,就把她原以為不大相關的烘培生意經歷說了出來,而且越講越起勁,直談了個多兩個小時!她的精力充沛和熱情當然贏得CEO歡心,從此加入成為9GAG一員,專責拓展廣告客戶。
Fiona是新世界發展的企業傳訊總監,但她處理的項目總是又急又複雜,超乎我們對「corp comm」的想像。比如說她在疫下籌建Share for Good平台,配對捐獻和受助機構,所需的不僅止於溝通和動員力,還需具備創業者的「can do」(說到做到)精神,才能在短時間內把平台構建出來。很多人視加入大公司的傳訊部為閒職、優差,最怕遇上「關公」(公關災難),但Fiona卻道,有危機、要拆彈,才能顯示你的價值。這並不是一般的「打工仔」心態,反而顯示出創業者的承擔精神。
講座結束前有位校友舉手發問,提到在座講者出身傳媒卻沒當上記者,那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覺得這是許多年青人浪漫的誤會,以為只有在前線衝鋒陷陣的,才能發揮工作的意義。其實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可發光發熱,只要保持熱心,以有用之軀,總有回報社會的機會。
(相關舊文:尋找自己的火花)
後記:離開時各講者互相交換聯絡電話,忽然Alexandra忍不住向Bonnie高呼,「我們曾經通過訊!」原來她曾光顧Bonnie訂購蛋糕,一輸入對方電話就顯示了二人的通訊紀錄。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多奇妙,大概也是某種吸引力法則在發揮作用吧。
(相關舊文:小火花)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