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瘟疫蔓延時

    一別17年,「沙士」肆虐的情景竟又重臨。學生們停課,路上人們行色匆匆,大多戴著口罩低頭而過。疫情新聞舖天蓋地而來,誰都躲不過。

    總有比較樂觀的人,提倡「有危便有機」,說每次經濟低迷都是創業的機會。是耶非耶?創業有三個必要條件:資金、人才、成本,即管逐一審視看看。

    創業若只看資金的話,那現已不必談下去,因為在疫情蔓延下,銀根更見緊拙。傳統銀行行事保守,一向「落雨收遮」,即使是風投基金,也對融資活動加倍審慎。香港的專業風投基金甚少,很多初創經過科學園或數碼港的培育後往外融資,不免向大企業的投資部門或家族基金叩門,但在好景時要得到他們青睞已不容易,何況在經濟逆轉時?簡言之,目前缺乏融資的有利條件。

    人才又如何?我認識一些幹得不錯的團隊,的確是在沙士那年創業的。當時他們剛大學畢業或初出茅蘆,因經濟不景,即使過關闖將考進心儀的大企業,入職薪酬並不可觀,反而激勵他們豁出去創業。而且企業家從不需要藉口,只要他們看準目標,任誰也不能阻止他們,經濟差也如是。此外,逆境下大企業節流減少招聘,部份人才或會考慮到小公司一搏,反有利初創團隊冷手執個熱煎堆。

    說到逆境創業,成本低可能是最大的誘因了。除上述提及的人力成本減低外,租金也有可能下調,再加上政府為表有作為而推出的逆週期寬免措施,都為創業提供了較低門檻。對已決定逆境創業的團隊而言,最大的考驗不在眼前,而在疫情過去、經濟回暖後,小公司能否已站穩陣腳,迎接物價驟升的挑戰?

    我認為在經濟不景下,創業的人可能增加,但成功的機會率沒有太大分別。那些聲稱因為沙士而成功的團隊,不過事後孔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靠外來資金也能在逆境下存活的初創團隊,在順境時將最快成為資金爭奪的對象。

    相關舊文:當你低處未算低塵埃裏開出花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廣告人揸UBER

    離開午宴場地,我15分鐘後要到附近開另一個會。這段路距離不遠,走路也不過十來分鐘,但瞄一眼腳上那雙嬌滴滴的鞋子,只得坐車。繁忙時間路擠,這麼短的距離截的士,幾可肯定被拒載,唯有召UBER。

    不多久,一架混能車徐徐駛至。男司機身穿黑色衞衣,配墨鏡和cap帽,轉過頭來和我打招呼:「小姐,咁塞車,行路仲快啊。」他語氣友善,並無譏諷之意。墨鏡遮蓋了容貌,但那聲線配外型,居然與電影導演彭浩翔有九成相似。我無奈回答:「可惜今天沒穿運動鞋呢。」

    「彭浩翔」竟十分理解,還笑出來,「哈哈,我之前替一個老闆開車,個老闆娘唔知點解成日趕時間,於是叫我放了多雙拖鞋在車上,一見塞車,就換拖鞋跳車走。」他還說那老闆娘到步後,有時會把拖鞋藏在某處,讓他開車去取。講起歷次「搵鞋」經歷,「彭浩翔」越發眉飛色舞、繪形繪聲,那刻我真懷疑他是彭浩翔假扮的。於是繼續搭訕,「咦,為什麼要改開UBER呢?」

    「唉…」「彭浩翔」長嘆一聲,「我也不是開車的,我是個廣告人啊,可是已經三個月沒糧出了,不開UBER怎麼維生?」原來「彭浩翔」本來在一家規模約五六人的小型廣告公司工作,可是自去年年中以來公司生意大受打擊,坐困愁城下唯有改揸UBER幫補生計。

    「我老闆連層樓都賣咗!」「彭浩翔」連連嘆息,「我本來也有兩部車,一部讓老婆開車送兒子上學,可是沒法呀,剛賣掉一部。」

    我想不出法子安慰他,便問:「能開UBER幫補一下都好呀,不是嗎?」

    這一問,卻令「彭浩翔」激動起來,「我今早7:30送兒子上學後開始揸,現在下午2:30, 總共才賺了$X00多。我從某區出來,連隧道錢都蝕埋!」他一邊說,一邊想把自己的dashboard按出來給我看。

    這時剛巧我的目的地到了,臨下車之際,我本想引用廣告公司老闆曾錦強的話「經濟低潮是洗牌機會」來安慰「彭浩翔」幾句,又自覺很無力。關上車門,我把話吞回去,在手機上按了5粒星和$15小費給他。

    急景殘年,在這城市裏營營役役的都是同路人。希望「彭浩翔」懷著好心情,下一張單接個大客,早些回家與妻兒團年。過了這關,說不定當UBER司機的經歷,可以令他成為更有創意的廣告人呢。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創業煲劇指南

    兩年前我列了一張書單「創業五本書」,根據不同的創業階段(「創業入門」、「唔上唔落」、「泥足深陷」),推薦幾本很適合創業看的書。朋友問,有沒有淺一點的?書太淺未必好看,不如煲劇吖。這幾年我在串流平台上看了幾套很適合創業者的劇,不但娛樂豐富,還很有啟發性。以下按個人喜好排序:

    第五位:Girlboss IMDb評分:7.0

    原作者Sophia Amoruso有份參與製作的劇目。現實中她22歲時創辦的女裝網店Nasty Gal已被破產和賣盤,本尊則貫徹#girlboss不服輸的本色,跌倒爬起再上路。此劇尤其適合愛打扮、開網店的女生,應該很有共鳴。

    第四位:Black Mirror IMDb評分:8.8

    「黑鏡」粉絲暫勿喝倒采,排名全依個人喜好。我佩服這套劇的題材破格又具前瞻性,不夠喜歡純綷因為調子黑暗,受不了(現實或更糟?)。很多觀眾將之和另一套探討人性和科學的Westworld相提並論,愛哲學的朋友不容錯過。

    第三位:Silicon Valley IMDb評分:8.5

    這套劇提起已經想笑。以矽谷幾個nerds組成的Pied Piper團隊為核心,諷刺創投圈子的光怪陸離,看似誇張難以置信,但現實中這樣的劇目不絕地上演。此劇是解愁良藥,若對startup生態有少許認識,包保笑出眼淚。

    第二位:Billions IMDb評分:8.4

    由透視金融海嘯名著Too Big to Fail的《紐約時報》財經記者Andrew Ross Sorkin參與製作,Billions讓觀眾置身對沖基金的殺戳戰場,和一窺Axe這個白手興家富豪生活的日與夜。第四季有著名風投Mark CubanChris Sacca現身客串做番自己,令內容更具實感。如果你的初創已屬late stage上市有望,有些場景大概不會陌生。

    第一位:Breaking Break IMDb評分:9.5

    這套神劇的編、導、演皆接近完美,每一條支線的收結都準確俐落,又有驚喜。一個患上絕症的中學教師,意外地把一門side business發展成龐大帝國,過程中不斷越級挑戰,充分反映一個成功企業家的不屈不撓和急中智生。未看此劇的留意:曾經滄海難為水。

    煲劇太花時間,創業的人哪有這樣的奢侈?真正的企業家,不論做什麼,想的都和生意有關,眼前一切都可帶來啟發。我一個朋友,連陪太太去聽育嬰講座都找到靈感(他的生意和建築有關,與育兒則風馬牛不相及)。假期臨近,不如煲劇?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