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女強人

    曾寫過有關女性創業的題材,知道下筆務必謹慎,因為有些創業的女性,並不喜歡被標籤為「女創業家」;即使她們本身不介意,一些讀者也會有微言,創業家就是創業家,憑什麼要強調那是「女性」?有什麼暗示不成?

    的確是。她們的履歷與成就,實實在在乃精英中的精英,表面看,與她們作為女性的身分實在沒太大關係(話說回來,創業並非奧運項目,憑什麼要分男/女組別?)

    像梁頴宇(Nisa)便是一例。她是一位科技創業投資家,專攻醫療健康行業。其所屬的啟明創投,行內名頭響噹噹,成立十年來,總投資規模逾27億美元,國內三分一「獨角獸」(Unicorns,未上市而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初創企業),都已收歸旗下

    我看了梁的自傳式新書《奇遇(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邊看邊在心裏佩服,她在這行下過的苦功、走過的彎路,莫說親力親為,在紙上讀來已深覺不是易事。

    Nisa在美國唸畢管理後回港工作了幾年,先後創辦了四家公司,廿多歲時事業已略有小成。99年她回校充電,報讀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由此開展另一高峰。她實習期間闖入創投界,見證第一代科網泡沫爆破,於2003年學成歸來後,沒有繼續在金錢世界打滚,而是回內地創業,先後成立了三間和醫療有關的公司,魄力驚人。三次創業成功後,Nisa再換跑道,加入啟明創投任合夥人。她既有創業家的實戰經驗,又具投資者的知識與眼光,實力當真不可多得。

    在Nisa的新書發佈會上,其母前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提到,自己的母親雖是文盲,但無阻她對知識的追求、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看這三代女性,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

    相關文章:

    小女人創業

    ***

    本文八月五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救火少年

    平日人跡罕至的廣東增城太寺山森林公園一山頭,今天氣氛異常。秋天清晨時分,本應沉睡的山林迎來一批又一批客人,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令平靜的大地聒躁不安。

    這些不是普通遊客。他們有來自各市的消防員,共六百人;各級領導,二百餘人;浩浩蕩蕩的電視台攝製隊;還有一小隊來自香港的年青人--他們是最早到達的一批,在這裏已佈置了三四天。為首那位叫岑棓琛(Rex),才廿六歲,高高瘦瘦,倒三角形的臉上掛著一副眼鏡,像個文弱書生。書生此刻正全神貫注,在帳蓬裏作最後部署。

    一陣風刮來,林子裏的枝葉沙沙作響,幾聲嘹亮的鳥嗚劃破長空,似為一切打開序幕。偌大的觀眾席已佈置妥當,嘉賓們紛紛坐下,準備就緒。岑棓琛身處帳蓬內,眼睛緊盯著屏幕,氣氛緊張。

    2011年,廣東省林業局選擇在這處作滅火演練與測試。在接下來的五個小時,專業人員會祕密地在此山不同位置點火、製造不同火勢、並採用不同的滅火設備測試功能。但與以往最大的分別是,今天他們還有一項全新的測試要做--岑棓琛團隊研發的「山火監察機械人」,看它能否在指定監察範圍內,迅速而準確地找到火源。珠江電視台將直播這一切。

    帳蓬內,毫無預兆地,顯示此帶地圖的屏幕突然彈出一個火的訊號!旁邊顯示了座標,同時電腦如蜂嗚器般「嗶嗶」作響,並傳來兩張相片:一張紅外線熱成像、一張可見光彩照,清楚顯示火源。在另一個帳蓬內收到訊息的消防總指揮不敢怠慢,旋即在地圖上劃出救火部署路線,並通知前線立往滅火。

    五年後,香港人岑棓琛的山火監察機械人將進駐全國17個省、41個市,取代煙霧探測器和攝像鏡頭等,守護百萬公頃的森林。這一切皆源於今天百分百準確無誤的測試結果。

    ***

    視野機械人(Insight Robotics)剛完成7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的是深圳的風投「南橋資本」。創辦人之一、主責團隊研發的岑棓琛以無人機和機械人覆蓋萬邦的夢想,因為資本壯大而能進一步實現。

    岑棓琛自小愛砌機械人,成立公司那年他才25歲,事隔六年,模樣還一如少年。上月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訪港,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到科學園參觀初創企業,岑是代表之一,與國家領導人交流的時間也最長。

    「他未及握手便問我多少歲。」岑笑著回憶,他回答31歲,對方先是愕然,道「我還以為你剛畢業呢」,然後才冒出一句:多好的年華,我也想回到31歲。氣氛很好,岑得以有條不紊介紹他的發明。

    森林大火不但是造成碳排放的元凶,也帶來極大經濟損失。單在中國,每年便有相當於28幅整個香港大小的土地被山火破壞。幾年前的俄羅斯、今年的加拿大,都深受其害。

    監測、通報、及早撲滅,是應付山火最有效的方法。傳統的煙霧感應攝像鏡頭和紅外線熱成像系統,以探測煙霧或熱源溫度為主,算法過於簡單,誤報率高。但岑棓琛研發的山火監察機械人,搜集的並非單一數據,而是不斷量度熱源和其周邊環境產生的變化,分析多種氣象數據,綜合判斷該熱源是不是「火」,準確度大大提升。

    山火監察機械人自從2013年面世以來,從未漏報過一次火災。它可以在八公里半徑範圍內,探測到最小六平方米的熱源。應用在平原的話,最快200秒內可完成一次掃描,即使有火種出現,也能及時通知滅火,貢獻良多。

    香港太小,岑棓琛的機械人與無人機反而無用武之地。他的發明除中國外,還應用在印尼、馬來西亞、墨西哥等農業國家,南非也是他們開拓之地。

    31歲,許多同輩在為一個400呎的單位苦苦鑽營,岑棓琛卻在世界各地推銷研發成果,連回家的時間也不多。這確是實現夢想的最好年華。

    ***

    此文六月三日及六月十七日刊登於《晴報》

  • 本土創業家

    剛認識Leo時我心想:「壞人」大概就是這樣子的。

    當時他染一頭發亮金髮,以電單車代步,顴骨有點凸出,眼神略帶凌厲,身型偏瘦,是個想像中有複雜背景的小混混模樣。後來他說他上街的確經常遭警察截查。

    他的FB有非常高的「花生」價值:月旦時事、含沙射影,不知得罪多少人,但我行我素依然。有時夾雜私事,像與母親的相處、和(前)女友(們)的互動之類,充分表現Leo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認識久了才發覺Leo在「兇狠」的外型下手無縛雞之力,倒是思維非常清晰,很適合做電腦編程。他從唸大學起便接外包工作做,畢業後邊上班邊賺外快,直到外包的工作多得做不完,便索性辭工和拍檔自組公司創業,專接大企業項目。

    但Leo最為人知的不是為他人做的嫁衣裳,而是那些他視為「小玩意」的應用程式,既本土又有創意。2009年他寫了一個程式叫《衝廁》,用當時還未十分流行的定位技術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由用戶提供的資訊),打造全港首個「搵廁所」App。看似十分無聊,但自從幾年前有「自由行」隨處便溺、險釀「中港矛盾」後,有人發掘了這程式出來供旅客參考,及後連旅發局也加以推廣。

    又如幾年前他和別人合作,利用統計處數據,以一兩項看來不涉私隱的個人資料(例如住哪區、通常乘搭什麼交通工具等),推算某人月入多少。這個App叫「求偶大作戰」,因為話題十足,還上過報章的頭條。

    很多投身科網創業的人都有極大宏願:改變世界、征服宇宙之類,定要把版圖擴張得要多大有多大。這很好,因為互聯網本身沒有界限,理想何妨宏大。如果這些人想做星巴克、麥當勞,Leo寧可做好一間街坊茶餐廳,讓伙計和顧客打成一片、奶茶個個讚、多士飛邊走油烘底任君選擇。

    當誰都想往外跑征服世界時,有人卻樂心樂意做最適合本地人口味的生意,也是功德。

    ***

    2016年4月22日刊於《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