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行者

    Keith的FB每天「最低消費」有三五條更新,幾乎全和科技或創業有關;大大小小活動,只要和「創業」拉上丁點關係,Keith逢請必到,逢到必「打卡」--他追隨者眾多,「打卡」猶如幫主人家宣傳,也顯示他交遊廣闊,一舉兩得。

    他寫稿、接受採訪、上電台電視台發表意見;最近積極參與一本地創業家培育計劃TIPS,更是豁出去扶助香港的創業社群。Keith是本地創業圈子中曝光率最高的人之一(幾乎想刪去「之一」二字)。

    他還每年跑「全馬」,從那少得可憐的睡眠中抽時間操練,把體力透支到極限。我某天清早十時許,在科學園一茶座上與Keith不期而遇,當時他坐在椅上遠望,彷彿剛做完什麼消耗性極大的事,正在回氣。他還是金庸、李天命的書迷,據說曾決志每年看一遍《天龍八部》、一回《李天命的思考藝術》,還積極在網上發表。

    有些創業家的毅力是內向的,個人努力像石油形成,一層又一層往下壓,旁人看不見,直到煉成出土。但Keith的拼搏卻是外向的,像座活火山,轟隆轟隆地翻滾著,他的產品、想法、宣傳等,常在眾人視線下進行,還三不五時來一次大爆發。

    幾年前,阿里巴巴的團隊參觀過其公司Innopage後,在「來往」平台上推出一個和他們研發的交友App Worthy很相似的功能,自此Keith一見到馬雲的消息便舊事重提。他心裏清楚: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小國寡民」,不懂製造曝光之道,怎樣接觸廣大客戶?

    有些創業家只做不說,更多的只說不做,Keith是少有又說又做的,而且在公在私都把時間放在創業上。他是個身體力行的「創業行者」。

    ***

    原文2016年3月4日刊於《晴報》

  • 香江第一街霸

    寫科網創業的人,有趣之處是他們(或他們的產品)總是變得很快。

    人們通常只留意他們「出場」的那一瞬,我卻很好奇「後來怎麼了」,像「街霸」阿強便是一例。他創業前的故事影響了他選擇的創業路、而過去的經歷也在對他以往的人生發生作用。如果沒有當「街霸」的磨練,阿強恐怕很難有意志力撐到今天。

    ***

    兩年前我到科學園宣傳一比賽,散場後還有一位戴眼鏡的男生拿著手機在猶豫。我問對方有問題嗎,阿強腼腆地說,你們介紹的去年優勝者,都和大公司合作過,但我的App是獨力完成的,不知符不符合資格?

    我問,你下載量多少?當時我想,那怕只有兩三百,也會鼓勵他參賽。豈知他答:全球700多萬!這個App叫iSafe,是個雙重密碼工具(現在下載量逾1,200萬)。

    我嚇一跳,成績驚人啊。豈知他的經歷更教人目定口呆。

    原來阿強自中大畢業後,在「香港寬頻」連續當了三年半俗稱的「街霸」。他一直蟬聯「最佳推銷員」,還因此被老闆王維基面見。阿強咬緊牙關節衣縮食,儲起iSafe的廣告收入和當「街霸」的酬金,儲蓄達標後立即辭職,一擲150萬元開公司創業!

    這故事見報時引起很大迴響,FB的原文有超過1,200個share、逾6,000個LIKE。阿強「香江第一街霸」之名不逕而走。

    兩年來,阿強怎樣了?他說挨得頗辛苦,因耗費兩年設計的遊戲推出無期,團隊又歷經多次重整。他已燒掉近300萬元「老本」,只剩最後一桶金了。但阿強決定孤注一擲,再寫個App叫「Cetah」,做港版Uber。阿強說他在「菜街」(西洋菜南街)打滚過,知道避重就輕,自信其叫車App不會違法

    兩年來他為創業日夜操勞,若不是曾當「街霸」磨練心志,早就舉手投降。我問:怎樣才會令你放棄?阿強輕描淡寫道,除非我被關進大窂,否則絕不放棄。

    為創業能去到幾盡?阿強是我見過最盡的。

    ***

    此文2016年2月26日刊於《晴報》

    ***

    相關舊文:
    「街霸」成名之後

  • 《Girlboss》

    越來越多女孩子經營網店買時裝,但做到本書作者Sophia Amoruso這樣的成就則實屬罕見︰她22歲在eBay開設網店Nasty Gal賣古着,其獨樹一格的時裝觸覺和配搭品味吸引大量少女買家。八年後,其生意額每年逾億美元。

    Amoruso讀書不成,沒做過一份體面的工作,當上CEO後連甚麼是「org chart」(企業架構圖)都一頭霧水。但憑街頭智慧和把顧客當姊妹淘的女性直覺,她示範如何不做乖乖女,一樣可以成為商界最有權力的女人。

    ***

    原載於蘋果日報七月十三日「財經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