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譯女俠

    我花在Netflix的時間越多,它越了解我的喜好,每每在我不注意的時候,為我挑選下一套令我著迷的劇。這次是英國2012年的劇集The Bletchley Circle。

    四個女生Susan, Jean, Millie和Lucy,二戰時從事解密任務,曾經破解德軍密碼,早著先機,立下功勞。戰爭結束後,四人各奔東西。一晃眼九年後,倫敦發生連續殺人案,四名女孩的屍體先後被發現,蘇格蘭場相信四案有關連,卻對殺手身份茫無頭緒。此際Susan已成家,生下一兒一女。她從電台和報章報導中,發現兇手的行兇模式,急不及待把這發現透過丈夫的關係告訴警方,很可惜,她的估計錯誤,一無所獲。

    Susan好不沮喪。她想起曾合作無間的三位好姐妹,心想如得到她們幫忙,說不定能補救她錯過的訊息,揪出兇手。於是她出動去找另外三人。這幾個女生已展開各自的生活,很少聯絡,共通點是她們的生活並不如意—當時社會供女性一展所長的機會很少,戰後她們幾乎毫無用武之地,不過混著日子。這四人各有所長:Susan擅長發掘模式、Millie對地理和空間有獨到靈感、Lucy最神奇,過目不忘,能處理龐大數據,Jean是以前的組長,最有機會取得警方的機密文件,供她們分析和調查。

    Susan找到其餘三人後,逐一游說,可是大家覺得她異想天開,警方出動那麼多人力物力都一無所獲,她們憑什麼偵破案件?Susan認為四人與其渾渾噩噩,何不發揮自己才華,做有意義的事?兇手在逃,她們或可阻止下一位女性受害。一開始Susan得不到其餘三人的支持,可是當第五名女性失蹤後,她們如同聽到良心呼喚,聚首一堂,攜手緝兇。四位「破譯女俠」終在齊心協力下找到線索,可惜…

    英劇通常很短,一季才三四集。這套The Bletchley Circle共兩季,加起來只有七集,吊人胃口。我喜歡看解謎的戲,這劇不但情節吸引,而且主張女性自強,鼓勵人應善用自己所長,不要埋沒天分,很有意思。我覺得這四個女生查案的故事充滿企業家精神:五十年代人們還未對女性的能力建立信心,例如在調查過程中Susan雖多番向警方提供線索,但得不到重視,既然現有制度無法提供答案,四人只好用自己的方法查下去。平時四人以讀書會作掩飾,卻被丈夫懷疑,Lucy甚至被家暴,可是她們遇上的挫折越大,越激發她們不服輸的精神,既要為受害人討為公道,更要為自己庸碌的生活發掘意義,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五十年過去,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只要你願意,沒有人可以因為性別阻止你在職場大放異采。即使相夫教子不用為生活打拼,一樣可以從興趣中發揮所長,過有意義的生活。

    世情紛擾,令人沮喪。看一套好戲,從中得到啟發,又可抖擻精神,重新出發。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誰是有錢人?

    瑞信研究院上月發表《全球財富報告》,指香港人的「平均財富」達382萬元,香港是僅次於瑞士的全球最富有經濟體。

    這則新聞並沒有引起很大的關注,我猜即使有留意它的人,也會在心裏翻白眼:關我咩事?的確,這382萬元並不是每個香港人擁有的財富,而是把整個香港的GDP除以人口的平均數,不代表什麼。難道地產商口袋裏的財富有我一份嗎?

    碰巧那天我回母校中文大學,看見師弟妹們貼滿牆壁的文宣(如圖),包括香港樓價全球最貴、港人工時全球最高等,反差的感覺更大。身處全球最富裕的城市,到底有幾多港人過著名符其實的富裕日子?如果有錢不代表富裕,哪怎樣才算?

    朋友傳給我一篇博客文章,叫「成為富人的不同方法」(Different Ways to be Rich in 2019),作者Ben Carlson是美國一位理財顧問,提倡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助人致富。他的文章頗具啟發性,特別有兩點。

    首先你對如何運用時間,有多大的自主權?一位開咖啡店的朋友說,他的年輕同事寧願每月少賺2,000元,也要爭取多兩天休假。Ben Carlson用自己的經驗說,當他每天通勤的時間由20分鐘減至只有5分鐘後,他覺得快樂「至少增加了9%」;他更引述研究指,一般人每多花20分鐘在通勤上,感覺猶如人工被扣19%。想像一下每天有多少港人由新界西或九龍來往港島上班,就可以感受有多少上班族賺到錢也不快樂。難怪越來越多人辭工當斜槓族(slash),因為擁有對時間的自主權比有錢更快樂。

    (相關舊文:千禧上班族不通勤不是夢

    其次是收入與支出的差距。月薪七萬算高薪族了吧?不過,如果你因為剛剛宣佈的寬按揭措施而置業,決定每月撥出三萬供樓,再加上給父母的家用、小孩的學費、養車和保險供款等,七除八扣下,大概所餘無幾。Ben Carlson認為,「富有」是指被動收入扣除支出(burn)後,仍感覺綽綽有餘,所以月入七萬的高薪族,未必及月入二萬而食住都靠父母的年青人感覺富有,或供滿樓僅靠退休金過日子的長者寫意。

    香港米貴,居大不易。未必人人都能從增加收入中成為富人,但爭取更大的時間自主權,或管理好支出又如何?

    ***

    本文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上榜饑渴症

    不久前傳媒揭發,香港有一家「亞洲知識管理學院」向兩間位於美加的「大學」提供認證,以頒授「榮譽學位」予受邀的申請人。記者代申請人向職員查詢,對方回答:「如果嗰位企業家係冇乜任何榮譽資格呢,大部份人是『院士』加『博士』,卡片多啲人就『博士』加『教授』咁。」每個銜頭明碼實價收取行政費,「院士」值$98,000,「『教授』或『博士』就一定會貴啲。」

    我一位朋友原來曾獲對方頒授什麼亞洲傑出領袖獎之類,她抹一把汗地給我們說,幸好當時有足夠智慧謝絕了。我朋友沒有因為一個虛銜而飄飄然,但許多人哪有這樣的定力。再加上頒授的機構如果是知名的Forbes《福布斯》雜誌,你會說不嗎?

    向來擅長製作名單的《福布斯》雜誌,2011年起開始針對新世代頒授”Forbes 30 Under 30“榮譽,在美加地區,每年從20個專業範疇、每個範疇挑選30名30歲以下的傑出人士上榜,例如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當年也曾榜上有名。後來不止美加,連歐、亞、非洲都開始有這個30 Under 30的名單,令這社群越來越大。我一些朋友,也把這榮譽在LinkedIn上重點列出,若加上長春藤畢業生的身份,那真是錦上添花,多令人欣羨的精英啊。

    以採訪科技新聞為主的網媒The Information,也留意到這現象,一名記者在題為Thirsty Under Thirty的訪問中提道,不少初創企業家對Forbes 30 Under 30此身份趨之若騖,甚至四出游說,冀獲提名。這也難怪,「高中」者不但能獲《福布斯》雜誌專頁簡介、拍一輯靚相,自我感覺良好外,還有很多曝光和拉關係(networking)的機會,甚至因此獲得定單、得到投資者青睞,真是名利雙收呢。The Information的記者感喟:要登上這個長達600人的名單根本說難不難,很多時不過憑Forbes編採人員個人喜好而定,但名牌就是名牌,不少人還專門聘請「顧問」來增加自己上榜的機會呢。

    很少人在30歲前就能獲得事業上巨大的成就,但30歲左右,卻是大部份人對名利權最饑渴的階段。以此打造名單,吸引渴望曝光的精英關注,《福布斯》確實對名利圈的人性深有認識。《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憑幾部破格的作品聞名於世,他是名人、富人,卻對精英階層的爭名奪利深表厭惡,常出言冷嘲熱諷。關於爭崩頭上位,Taleb有句話說得很好:”Success isn’t being on top of a hierarchy, it is standing outside all hierarchies.”

    Taleb是世外高人,出言諷刺當然理直氣壯。我們凡夫俗子一日身處江湖,講這話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