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女人創業

    上週提到創投家梁頴宇(Nisa),在史丹福大學唸畢工商管理碩士後,先後在創業與創投兩邊打滚,成就過人,女性身份並沒有成為她事業上的絆腳石(至少外界看不出)。這令我想起另一位創業的揚眉女子何靜瑩(Ada)

    和梁頴宇一樣,Ada也師出名校,乃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政策碩士畢業生。她創業前曾擔當管理顧問等精英職位,從哈佛進修回來後,先成立社會企業L Plus H Fashion做高級毛衣,為低學歷中年人創造就業;又監制音樂劇和紀錄片,鼓勵基層青少年自強。最近踩入互聯網創業,搞Paxxioneer,連繫全世界追求熱情的導師與學生。她也剛出版新書《自我演逆》,讀其文章,你更能體會Ada辦事的幹勁和魄力。

    是否強調Nisa與Ada的「女創業家」身份,似乎沒所謂;但有另一種創業家,女性的身份,卻助她們拿下一些男人幾乎拿不到的市場。

    Hahahaflorist的Becky便是。她本來是雜誌的飲食版記者,婚後插花佈置家居,拍照貼在FB上,朋友們讚口不絕,開始托她買花、紮花。開始時只是接朋友圈裏零星的單子,慢慢名氣漸大,找她的人越來越多,家裏客廳也不敷應用,於是先在花墟租下工作室、繼而進駐金鐘的商場,還添加人手、擴充營業。

    13043706_988186764591368_6678455605478615661_n.jpg

    Becky的主要顧客,與她本身塑造的形像十分脗合:廿多卅歲年輕女性、準備步入教堂或憧憬美好二人世界、喜歡獨特產品等。她的花束,帶著這種「幸福小女人」的氣息和「美好開心生活」的暗示,難令女生們抗拒。她一個人經營FB專頁,不花一分錢賣廣告,兩三年間已儲下36,000粉絲,助她接下不少生意。

    也許Becky不自覺,但她順著自己的喜好和性格創業,其Founder/Market Fit就是最強勁的競爭優勢,換個人不管讀幾多MBA,都難與之匹敵。這也許是某些女性創業的優勢吧。

    ***

    相關舊文:
    創業女強人

    ***

    本文八月十二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創業女強人

    曾寫過有關女性創業的題材,知道下筆務必謹慎,因為有些創業的女性,並不喜歡被標籤為「女創業家」;即使她們本身不介意,一些讀者也會有微言,創業家就是創業家,憑什麼要強調那是「女性」?有什麼暗示不成?

    的確是。她們的履歷與成就,實實在在乃精英中的精英,表面看,與她們作為女性的身分實在沒太大關係(話說回來,創業並非奧運項目,憑什麼要分男/女組別?)

    像梁頴宇(Nisa)便是一例。她是一位科技創業投資家,專攻醫療健康行業。其所屬的啟明創投,行內名頭響噹噹,成立十年來,總投資規模逾27億美元,國內三分一「獨角獸」(Unicorns,未上市而市值逾10億美元的科技初創企業),都已收歸旗下

    我看了梁的自傳式新書《奇遇(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邊看邊在心裏佩服,她在這行下過的苦功、走過的彎路,莫說親力親為,在紙上讀來已深覺不是易事。

    Nisa在美國唸畢管理後回港工作了幾年,先後創辦了四家公司,廿多歲時事業已略有小成。99年她回校充電,報讀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由此開展另一高峰。她實習期間闖入創投界,見證第一代科網泡沫爆破,於2003年學成歸來後,沒有繼續在金錢世界打滚,而是回內地創業,先後成立了三間和醫療有關的公司,魄力驚人。三次創業成功後,Nisa再換跑道,加入啟明創投任合夥人。她既有創業家的實戰經驗,又具投資者的知識與眼光,實力當真不可多得。

    在Nisa的新書發佈會上,其母前立法會議員梁劉柔芬提到,自己的母親雖是文盲,但無阻她對知識的追求、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看這三代女性,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

    相關文章:

    小女人創業

    ***

    本文八月五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獨角獸又如何?

    2013年,當Aileen Lee離開矽谷最具地位的風投基金Kleiner Perkins自立門戶時,她為當時的創投行業寫了一篇分析文章。其中提到有些鶴立雞群的Start-up,成立才短短幾年,尚未上市就擁有逾10億美金市值,是風投基金的寵兒。她以「獨角獸」(Unicorn)去形容這些Start-up:矜貴、罕有、可遇不可求

    兩三年間,「獨角獸」一詞被高唱入雲。科企以躋身「獨角獸」為榮,投資者為打造「獨角獸」不遺餘力。這股浪潮由矽谷席捲香港,可在東方之珠還未誕生首隻獨角獸之際,矽谷的風向卻已改變。獨角獸被抨為估值不合常理地高,跡近泡沫爆破,而常人對獨角獸以至科企霸權的反感,漸漸形成。

    這一切也從2013年年底的矽谷鄰近地區拉開序幕:三藩市居民不滿科企員工進駐該區扯高樓價,又無回饋社區,深覺科企霸權拉闊貧富差距、造成社會不公,於是向Google接載員工往返居所與辦公室的穿梭巴士示威。這一鬧喚醒了許多人:曾被視為推動社會進步、打破既得利益者壟斷的科技精英(Tech Elites),在不知不覺間,是否取代了華爾街精英,站在大街(Main Street)的對立面?

    說到壟斷,矽谷「教父」Peter Thiel有精闢見地。他曾撰文力證「壟斷是個好東西」、科企一定要有壟斷市場的能力,才毋懼競爭者挑戰、不斤斤計較於短期收益、專注提供最好的技術或服務;只有輸家(Losers)才高喊競爭、公義。他以「Do No Evil」(勿行邪惡)的Google(又是Google!)為例,指Google因為壟斷了搜尋市場,所以才有餘裕把利潤投進研發,不斷創新,為用家製造價值。

    Peter Thiel站在科技精英、成功資本家的立場,當然擁抱壟斷和「贏家通殺」;但那些代表大多數的「巴士抗爭」者,卻無法分享科技帶來的好處,未見其利先見其弊,自然抗拒新一代精英階級的形成。本地GoGoVan遇到的反彈情緒,和這類似。

    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比矽谷慢了幾拍;但在「覺醒」方面,卻毫不遜色於脫歐的英、或巴士抗爭的美。這是香港的進步,抑或宿命?

    ***

    本文2016年7月29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