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不經意看到電影《爸爸》的海報,印了這句話,如在心裏被鑿了一下,感觸瞬間湧出。上網一查,原來這是大詞人李清照的作品,難怪。她那細膩的情感,穿越千年,仍餘韻悠悠。

    這學期在中大新傳教的最後一節課叫Entrepreneurship in a Transforming World,想教同學們從身處的時代,思考自己未來的路。

    為什麼要認識自己身處的時代?因為一個人的際遇,不能超越他的時代。我在堂上問,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詞人,你們想起誰?大概是蘇軾、杜甫、李白吧,他們都是唐宋年代的人。可清代的龔自診,也寫過如「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等詩句,才情不下前述幾位。

    又如提到歷來最優秀的音樂家,小朋友都會講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其實他們都生於十八世紀末,年份不過相差數十年。近代難道沒有偉大的音樂家嗎?當然不是,日本的坂本龍一就是一代宗師。

    我較熟悉的科技界也如是。上一代最著名的「IT人」Bill Gates和Steve Jobs,同樣生於1955年、創業於80年代、在90年代晉身世界首富。他們之後的Jeff Bezos和Elon Musk,年齡相差也不遠,且都是在90年代末科網泡沫時開始嶄露頭角的。二人和內地的馬雲、馬化騰是同一輩人。

    一代人做一代事。這觀點不是我發明的,它是Malcolm Gladwell另一本名作《Outliners》的主要論點之一,可人們只記住了「一萬小時定律」。那天與一位創業的朋友在午飯時聊天,他恰巧提到這個觀點,提醒了我要在最後一節課和同學們談這話題。我這位創業的朋友說,他相信AI是這代人要成就的方向,雖比潮流早了幾年投入其中,幸好還是等到這股巨浪捲至,現在準備就緒了。

    昨天回母校中大新傳拍照 – 學院慶祝60周年,召集了60位校友回來新亞書院「人文館」合照。當年在這裏上課的我對未來完全沒有概念,懵盛盛便踏出社會,萬料不到今天的世界是這樣、今天的自己是這樣。我也感覺「物是人非」,但還好沒有「欲語淚先流」,只有回家的溫暖。生於這個年代,還是感恩的。

    相關舊文:本學期的最後一課,我們談人生

  • 深科技實驗室

    我十餘年前認識中大商學院教授區玉輝(Kevin),當時香港的創業風氣不盛,生態圈剛剛才起步,政府的支持亦有限,但Kevin以他有份創立的中大創業研究中心為平台,對推廣創業不遺餘力。

    這天他找我,說正在籌辦一個全新的創業項目叫Deep-Tech Lab(「深科技實驗室」,DTL),引起我的興趣。我問道,林林總總的創業計劃這麼多,DTL有何不同?Kevin說那當然不同,首先它以「深科技」為核心,聚焦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深科技,項目必須在研發上具突破性、有自主知識產權;此外計劃不以融資為起點或焦點,而是為每一支入選團隊配對一個多元背景的導師團和一位MBA學生,協助團隊為研發產品落實商業應用,並能迅速擴大規模(scale-up)。

    「有些大學科研團隊,只要一天仍獲發研發經費,他們就會繼續『開發』下去,根本不去考慮商業應用。」Kevin笑說,如果個個團隊的領軍人物都像發明「無痛產檢」的盧煜明教授般,既懂技術又懂商業,就沒創立DTL的必要啦。

    本文見刊時,DTL已完成甄選和啟動禮,15支團隊百花齊放,涉及的領域從生物科技、食物科技到人工智能等,各具潛力。Kevin指DTL的使命是效法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商學院轄下的Creative Destruction Lab(CDL),該計劃以「建造龐然巨企」(Build Something Massive)為口號,成立11年來,在逾20個領域上培育了近千支深度科技團隊,對世界貢獻良多。希望在不久將來,小小的香港也能在深度科技創業上得到豐碩成果。

    相關舊文:不是象牙塔學者

  • 不是象牙塔學者

    這天我忽然收到中大商學院教授區玉輝(Kevin)來訊,說他正在籌辦一個全新的創業項目叫Deep-Tech Lab(「深度科技實驗室」,DTL),覺得我會感興趣,相約一談。這才令我猛然想到,Kevin是非常有趣的人物,寫香港的創業故事,不能不提到他。

    我剛接觸香港的科技創業生態圈時,就認識了Kevin。那時我在傳媒工作,採訪了一支回流自加拿大的創業團隊叫Bullpoo,其創辦人Simon說有一位中大的教授剛好以他們為研究對象,建議我找教授一談,想必獲益良多。 一談之下,果然有料到!Kevin博學、健談而且對有關創業的研究非常熱衷,先後創辦了中大的創業研究中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不但對香港老一輩的創業家有所研究,也對新一代的科網創業家深感興趣。那次訪談,為我對創業的理解提供了極佳理論框架。

    後來我把和Kevin談話的部份內容載入我第一本有關創業的書《科網六子蕩寇誌》中,另有一部份則寫在當時的網誌《這雙小雖然小》上。這次因為想以DTL為題寫專欄,勾起與Kevin當天見面的回憶,於是找回當天的網誌重看。結果我像「二刷」一套喜歡的電影般,重溫自己初出茅蘆時寫的文章,一半快樂一半感慨。以下是當日網誌全文,兩周後,再上載全新有關DTL的內容:

    ***

    Bullpoo.com的Simon介紹了一位大學教授給我認識,說他在大學搞一些和創業有關的研究,對於我的project(按:就是指後來出版的書《科網六子蕩寇誌》),也許能幫上忙。
    於是我依約到中大去見這位叫Kevin Au的教授,一打照面,幾乎衝口而出──眼前人哪裏像professor?
    像廣告人或設計師多些。

    Kevin戴了副很有型格的眼鏡,留了一點鬍子,額頭很寬,一副聰明相。
    他說他本來在中大唸物理,唸了一年,「覺得自己沒有talent」,便跑去唸商管,副修心理學。
    豈知一唸心理學卻唸上了癮,於是大學畢業了便去繼續唸心理學碩士。
    他的指導老師,是梁覺教授
    梁覺目前任教於城大,他當年是中大辯論隊的,大學畢業時(八一年)明明考上了AO,卻選擇到美國繼續進修。
    梁其中一項有趣的經歷,是曾替「肥佬黎」當企業顧問。

    「黎智英好像粗人一名,他對有學識的人卻很是尊重,十分禮賢下士。」Kevin說。
    這個我聽說過。
    這三個人做事都不拘一格,故此本來「大纜扯唔埋」,卻偏偏碰頭了。
    梁覺為黎智英當顧問期間,派了自己的門生Kevin去為公明織造位於布吉的廠房,做一些改善生產流程的工作。
    Kevin大開眼界。

    「當時公明織明頗具規模,員工二千,但內裡的操作和山寨廠一點分別都沒有!」他每週飛布吉三天左右,重整流程、揪出成品出現瑕疵的原因…覺得很過癮。
    幹了九個月,覺得足夠了,便回來繼續做研究。
    「你知不知道,其實我有能力當廠長?」Kevin說。
    我問那你幹嗎不繼續當廠長。
    「好悶。太瑣碎了那些工序。」這個我明白,我以前的工作,要常和廠長打交道,心裡也替他們辛苦。

    Kevin目前的研究,集中檢討香港的創業問題。一些老牌的實業家如蒙民偉他研究過,一些嶄露頭角的創業小子,如李景輝,他也訪問過。
    他本身創辦了中大的創業研究中心(為三位創辦人之一),廣義來說,也是個創業家。

    香港的創業率低到不可想像──一個已發展或發展中經濟的「正常」創業率是百分之八,即一百個成年人中(十八至六十四歲者),有八個人創業;深圳是百分之十點一。
    香港呢?
    每百人中,只有三個。

    更大的問題是,這三個人中,還不一定有真正的「企業家」──「香港人的創業思維仍停留在trading的模式,即從某地入貨,再轉手出去。他們發掘niche、create市場需要的能力,很差勁。」換言之,許多被標榜的所謂年青創業家,充其量只有擺賣年宵攤位的水準。

    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人根本不重視創業,沒有創業的氛圍,「有多少人身邊有叔伯兄弟是創業的?誰能作role model?」想一想也對。
    我認識的那幾個搞web2.0的小子,好幾個碰巧家裡都是自僱的。難怪。
    在內地,Kevin說,最叻的人都會考慮創業,而沒創過業的,會被視為「不夠叻」。
    內地創業家並非純綷出於「生存」需要(如「水餃皇后」那種),他們很大部份是「機會型」創業人士。
    香港是兩者皆缺。

    我和Kevin談得很不錯,週末大概可以把訪問登在報上。
    他詳細問了我那project的內容後,冷不防冒出一句:「喂其實這是一份論文的規模啊,不如你進來唸書,我收你做學生!」

    ***

    本文原刊於2007年10月31號的博客《這雙手雖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