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tflix裁員 士氣反升?

    以優渥薪酬和宏大工作前景作招徠,Google一直都是深受科技界歡迎的僱主;而因為疫情而宣佈「永久在家工作」的Twitter,也因此首次在一個調查中,被科技從業員評為十大最受歡迎僱主。但它們都不是最令美國上班一族嚮往的企業;盟主是Netflix。

    Netflix的企業文化在美國灣區享負盛名,多年前其創辦人兼CEO Reed Hastings一個以「自由與責任」為題的PPT在網上廣為流傳,還被同行、Facebook的Sheryl Sandberg譽為「矽谷最重要的文件」。Reed Hastings對此甚為得意,認為這是Netflix得以取代曾經比它巨大多倍的Blockbuster,和能在科技界佔一席位的祕訣。這由一場危機開始。

    時為2001年春天,科網泡沫爆破、企業融資冰封,成立才三年的Netflix面臨首個存亡危機。當時提供郵寄租借DVD服務的Netflix共有四十萬用戶、120位員工,因為市道太差,必須裁掉三分一人手止蝕。好不容易派出大信封後,管理層終日忐忑不安,擔心剩下來的員工士氣不振,表現更不如前。出乎意料,幾個星期後,當一切塵埃落定,公司的工作氣氛似乎比前更好,洋溢著前所未見的動力。聖誕旺季轉眼便到,在少了三分一人手下,留下來的同事居然工作得更有效率。

    Reed Hastings並非第一次創業當老闆,但也無法解釋同事們表現轉佳這個奇怪的現像,後來他不斷思考,認為這和「人才密度」(Talent Density)有關:人才互相感染,會令彼此的表現精益求精。當一家企業沒有冗員,人才高度集中時,他們會激發各自發揮最佳水準,並展現更強的自發性和學習動力,使整體表現更佳。

    他進一步解釋,假設一個團隊裏有五個超水準同事、兩個表現平平的員工,那兩個不夠班的員工會令小組頭目付出更多精力、減低小組討論的水準、使「高階」員工為了遷就他們而減低工作效率等;更糟糕的是,工作表現不夠好的員工會驅使「高階」員工另謀高就,因為他們不想留在接受「平庸」的工作環境。Reed Hastings認為對優秀的員工來說,最佳工作環境並非無限量零食供應或美侖美渙的甲級寫字樓,而是被眾多優秀的人圍繞,彼此之間互相欣賞、啟發、成長。這才是優秀人才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而一家成功的企業,就要以打造高「人才密度」為目標,吸引優秀人才落戶。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其他名人,例如Steve Jobs曾經講過,A級人才只喜歡和同級人才打交道,B級的才會「往下發展」。寫到這裏,可能有些上班一族會感到不是味兒,覺得這根本是資本家為裁員找開脫。下篇文章我將寫一寫Netflix如何以高薪和無上限年假作為吸引人才的手段,到時大家不妨再討論到底Reed Hastings是剝削員工的邪惡資本家,抑或重視人才的好老闆。

    相關文章:年假任放 公數任出

    ***

    本文精簡版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新玩具

    最近添置了一件「新玩具」,蘋果公司的最新智能手錶Apple Watch SE,一用就愛上。

    蘋果真是銷售高手,光是選購此環節已是樂事一樁:先挑型號、再選錶殼顏色、最後配上錶帶。錶帶又分不同顏色與質料,好配襯不同場合與衣著,結果我挑了一款金屬錶帶配合上班衣著(如圖)後,又額外買一條做運動時用。挑好才幾天,新貨就直接送到家裏來。這麼流暢的購物體驗,難怪蘋果的營運在疫下仍穩如磐石,即使全球多處封城、店舖關門,其今年首九個月的收入與純利,仍較去年同期佳。

    我是蘋果的資深用家,又註冊了Apple ID,所以啟動手錶的過程很快捷,而它的功能和設計也一如其他蘋果產品,十分便利用家(user friendly),容易上手。當初想出做手錶這一智能裝置的人真是天才,原來一戴上真的不想脫下。我認為Apple Watch主要滿足兩大需求:保健、戴在身上的iPhone。

    Apple Watch很令人「上癮」,因為它無時無刻在為用家提供反饋(feedback),比如說心跳:靜態的心跳、運動的心跳、睡眠的心跳,教你任何時候都有查看的理由,連睡覺都不想脫掉它。對越來越注重健康的城市人來說,這比秒秒鐘盯住股票價格上落更使人上癮。而且它還有許多設計上的小詭計,像估算每天消耗的能量、走路的距離、自動紀錄跑步、極方便的計時功能等,對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Apple Watch具有鞏固與鼓勵之效。難怪蘋果正大舉推銷其保健計劃

    說它是戴在身上的iPhone,因為Apple Watch連接了許多智能手機的功能,如收發訊息和來電、播放音樂、甚至支付等,方便得幾乎只戴一塊錶就可以出門去。但我不算日理萬機的成功人士,又受Netflix紀錄片《願者上網》的影響,所以關閉了大部份提醒(notification)功能,減少干擾。

    以上是從消費者角度看蘋果銷售和產品的成功,而我更想畫蛇添足用「觀察者」的角度,寫一個隱憂和一個啟示。

    我認為蘋果帝國真正成功之處,不止品牌和直接銷售,更是以多種設計簡潔、而功能互通互補的產品,填滿用家生活。於是它不光在產品銷售上賺錢,更透過這些產品收集大量用家訊息,充實蘋果的數據庫(毫無疑問,蘋果將比我更了解我的健康和習慣)。終有一天,蘋果擁有的數據價值將極高。如何妥善保護及保障用戶的個人私隱,是它持續經營的重點。假如有一天,蘋果被發現出賣收集所得訊息,它用心經營的帝國可能迅速崩塌。上次文章提到新加坡政府鼓勵國民配戴Apple Watch促進健康,就有不少人質疑政府可能暗地裏藉此收集國民私隱,用於監控。在各大科企中,蘋果捍衛用戶私隱的形像較佳,希望它表裏如一。

    至於啟示,對創業者來說,建立長青基業的方法之一,是緊隨帝國而生。本地初創Casetify做個人化手機殼起家,它的創辦人很早就認定這點,隨蘋果橫向發展,推出多種配件:錶帶、各種產品的保護殼、甚至充電墊等;還有如伯恩光學創辦人、香港的「玻璃大王」楊建文,據說亦因為教主喬布斯一個決定而風生水起。如果統計整理一下,相信不少中外上市公司,都和蘋果的價值鏈直接相關。

    蘋果既成龐大帝國,並仍在擴張中,你作為創業者,可以提供什麼產品或服務令自己的業務隨帝國伸延?

    相關舊文:政府送你Apple Watch玻璃大王與喬布斯

    ***

    本文精簡版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