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窮小子成獨角獸

    不久前我在專欄中寫「投資者投的是什麼」,提到英語好、外型佔優的創辦人,以站在風口上的初創融資,較容易獲投資者垂青。有人閱罷略帶譏諷道,如此說來,投資者專找創辦人又醜又不會講英語的初創來投就行啦。

    此言對錯參半。錯的是,我並沒有說反其道而行便正確,只是指出外在條件較佳的創辦人,不代表其執行力也同樣地好;但對的卻是,表面不夠討好的初創,其價值的確較易被低估。若有投資者不被表象所惑,相中璞玉,真的有機會快人一步,押注在難得一見的「獨角獸」上(市值逾十億美元的初創)。

    最新鮮出爐的例子,就是「印尼淘寶」Tokopedia上週阿里巴巴宣佈,向Tokopedia注資11億美元,使其年僅35歲的創辦人William Tanuwijaya,再次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在印尼,表現較出色的初創,其創辦人多數來自中產家庭、畢業自長春籐名校,與矽谷同儕不遑多讓。但William卻是個異數。他是出身印尼鄉下地方的窮小子,卻在八年間將公司打造成印尼三大獨角獸之一,實在是個傳奇。

    求學階段的William在網吧兼職時,首次感受到互聯網的威力。畢業後他理所當然地成為軟件工程師,卻念念不忘要打造心目中的電商平台。2007年他26歲,決定創業,但苦無資金。他到處籌錢都不得要領(他英語說得爛、沒名牌大學光環、更欠祖蔭),一位投資者索性勸他:你不要發夢了,趁年輕做實事吧。那些矽谷傳奇怎會發生在你身上?人家生來便與眾不同,但你什麼都不是。

    出奇地這並沒有打擊William的意志,反讓他更堅定地做實事。2009年,他獲第一筆印尼風投的資金;一年後,新加坡的East Ventuers進軍印尼初創,相中了Tokopedia;2014年,他更獲日本軟銀和美國紅杉資本1億美元注資,一舉成為印尼最矚目的初創新星。到今天,更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不必受人白眼。

    有人問,不論如何努力推銷,投資者總有諸多藉口拒絕我的項目,如何是好?要記得你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創業,不是為得到投資者的認同而做。William的故事就是最佳例子。

    ***

    此文同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以上版本較完整。

  • 投資者投的是什麼?

    香港首間共享單車初創GoBee.Bike剛宣佈成功完成首輪融資,獲Grishin Robotics和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注資達900萬美元。我們收到消息後的第一個反應是:咁都得?

    早在今年第一季,我們就收到來自內地的共享單車項目,當時全組上下一致反對,覺得萬萬不可參與這場燒錢的競爭。理由很簡單:共享單車並非Uber或Airbnb,根本不是真正的「共享」,當使用者越多,公司要購買的單車便越多,被偷、搶、損毀的單車亦越多,在在加重成本。

    真正共享經濟有所謂的「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使用者越多,服務更完善,單位成本越低。

    全國各地有許多共享單車初創,幾乎毫無特色可言。其中最大的Ofo和Mobike,兩者都獲響噹噹的投資者背書,包括騰訊和滴滴出行等,市值達「獨角獸」級(逾十億美元)。但它們為了搶佔市場,收費極低,恐怕一年半載都不能收回成本。投資者的算盤似乎是先不惜一切霸地盤,獨佔鰲頭後,再想辦法上市套現。這是個浴血的戰場。

    說到這裏不無感慨。香港的初創常感慨融資很難,但不知為什麼,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的,融資又似乎不是那麼難:英文說得好、外型討好兼能言善道、初創項目站在風口上

    像這個GoBee.Bike,便三者全中。又例如不久前融資達一億人民幣的DayDayCook,其創辦人也屬樣貌標緻、出身私人銀行證券分析部一類的「中環精英」,加上她拍片教煮餸,正中內地火熱的「網紅/KOL經濟」。說來巧合,DayDayCook次輪投資者中,也包括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

    0718_P02

    外界一般覺得投資者都英明神武、目光如炬,但他們又往往似受表象所惑,無法抗拒英文好、外型佳、創投「潮語」瑯瑯上口的初創企業家。投資者投的究竟是什麼?

    ***

    本文2017年8月11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共享空間由虛到實?

    銅鑼灣總統商場舊址,去年全面翻新成為跨國共享工作間WeWork。站在入口,首先會感受到超高樓底營造出的不凡氣派,隨臨街的扶手電梯直上大堂,西裝畢挺的服務員馬上報以微笑。每一層WeWork共享工作間,都配有大量落地玻璃間出來的會議室或房間,還有一排任斟任飲的自助酒水吧,全天候提供香濃咖啡或冰凍啤酒。

    這空間充滿陽光,穿連帽衞衣的年青人或在Macbook前埋首工作,或三三兩兩喁喁細語。這是你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環境嗎?至少投資者認為是。

    WeWork創辦人Adam Neumann說,這裏為自由工作者或初創企業家,提供「真實的社交網絡」,只要成為會員,便可使用他們全球數十個大城市的WeWork,並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自WeWork2010年在紐約蘇豪區開設第一所共享工作間後,其市值在短短七年間迅速膨脹--行文時(2月28日)的最新消息,是日本軟銀的孫正義正考慮投放30-40億美元到WeWork,令其市值邁向甚至超越200億美元!即使不計軟銀,WeWork在去年三月接受了內地的風投基金注資4.3億美元後,市值已達170億美元。WeWork有這麼值錢嗎?

    所謂共享工作間,說穿了是「虛擬辦公室」的2.0版。許多創業者一開始負擔不了高昂租金,就「租用」一個核心商業區甲級商廈的地址,及其附帶的接聽電話及收發文件等服務,直到羽翼豐滿。此外,不少大企業也喜歡短租這類辦公室,作為擴充或縮減人手的緩衝。在倫敦上市的Regus本來是行業老大哥,它成立於1989年,在全球擁超過4000個辦公室,但最新市值只有約30億美元,遠不及初生之犢WeWork。

    共享工作間由虛到實,投資者固然帳面收入大增,但使用者呢?曾有美國女租客寫公開信投訴WeWork,說在這充滿玻璃間隔的地方,有健身室、瑜珈房、冥想室之類,偏偏沒有「揼奶房」;很多人也不習慣在超高「透明度」的房間中工作。WeWork已成龐然大物,接下來會怎麼走,令人好奇。

    ***

    本文3月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