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創融資

    踏入三月,本學期的課程快速進入倒數階段。這天我們談「融資」,一個初創最關心的課題,也是我過去寫創業專欄以來,最熱門的題材之一。

    這節課主要有三部份:基礎融資需知、風投的Power Law、Web3融資。

    第一部份我想向同學強調,融資雖然重要,但也不宜本末倒置,必先找到Product-Market Fit,才值得為項目加速前進:

    融資ABC融資不要做的事識人好過識字

    第二部份主要參考Peter Thiel的名著《Zero to One》,尤其當中談到的The Power Law。要成功向風投融資,必須先了解風投的口味和考慮。那風投想的究竟是什麼?就是有哪個項目可以令他們有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回報。不同一般的股票投資,風投投下20個項目,能賺錢的或只有一、兩家公司,只是單單這一、兩家的回報,就足以抵消其餘全部虧本的項目。以Peter Thiel自己的基金為例,回報排首位的Facebook,比剩下那19家加起來的都要多。這就是Power Law。

    明白這個道理,就明白為什麼風投向初創說不的機會這麼高 — 因為只有極少項目,能令他們有信心賺到數以十倍、百倍的回報。

    融資的時機佐治古尼的試鏡祕訣

    最後一部份我想說幾句近年融資的新方向:走向web3,例如發行NFT。其中的表表者非9GAG莫屬,他們的Memeland項目,漂亮地向市場展示,如何不依賴風投,也可從社群和支持者中,獲得所需的資金:

    9GAG的迷因帝國NFT的真正用途

    我雖然寫過無數有關融資的題材,也曾以投資者角度聆聽過不少初創的pitch,但融資方面的經驗畢竟有限,所以這節課必須找一位身經百戰的初創CEO來現身說法,我不假思索就請了好朋友Keith來擔任分享嘉賓。

    Keith在fundraising方面可謂經過千錘百練:剛剛創業時,他第一個融資目標只是區區US$300K,但為取悅VC,不惜陪同參加越野賽,「跑到死死吓」;十年磨一劍,對上一次目標籌US$10M,12天後竟「不幸」oversubscribed咗,達$30M。過程中經歷的成長和蛻變,可以想像。他的分享很有啟發性,同學的提問亦有水準,希望他們獲得充實的一課。

    ***

    本文為2024年香港中文大學(CUHK)新聞系本科課程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第十節課的概要

  • 談融資難

    六月有篇文章談到「市道差」,提及初創的融資環境「很慘淡」。但具體有多差?

    (相關舊文:市道差不差?

    一位投資者告訴我,因為經濟前景不明朗,息口又極高,他們這段日子以來都以極高的標準來篩選項目。譬如有家初創上一輪已獲數千萬美元融資,而且投資人粒粒皆星、項目受到國際媒體關注、手上還有一些有潛力的客戶⋯⋯但饒是如此,這位投資者還是要「忍手」。他說已獲考慮的項目個個如此,必須慎選又慎選。

    (相關舊文:融資的時機

    有一家初創最近宣佈融資成功,融資額有數百萬美元,在這種環境下很不容易。其CEO給我說,其實他們早於年多前已開始融資,當時環境比現在稍好,但也耗費極多時間和心血才能成功,還幸運地不必接受減值(down round)。他說在融資過程中,投資人不斷「拷問」他們的具體營運狀況:預計來年做多少生意?手上在談的客戶有多少?機會有多高?他一邊努力融資,一邊無間斷地開拓海外定單,若非爭取了幾個有名氣的客戶,恐怕現在仍和投資者探戈中。

    (相關舊文:本土方案融資難

    另一位初創負責人也有融資計劃,因為手上的資金不足一年營運所需,但產品卻仍未帶來足夠盈利。他向相熟的投資者試了試水溫,感覺難如石中取血!他思前想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與其花時間融資,不如專注在開拓市場上,說不定還有機會自救。初創負責人就是這樣,左支右拙,常在極大的壓力下做決定,而且可能只有一次機會。

    常言道艱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一個人的真正實力,初創也如是。當市場上資金泛濫時,融資「易過借火」,實力不足的項目也有機會「水鬼升城隍」,令很多初創錯把融資成功當成創業成功,本末倒置。現在水源不足,反倒考驗各初創挖井自救的能力。

    說到底,如果產品好到足以帶來盈利,即使成長稍慢,也比融資太多、過度擴張埋下禍根理想。記住融資只是加速成長的手段,不是創業的目的。

    (相關舊文:融資太多惹的禍融資ABC融資不要做的事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初創新星億元騙案

    《福布斯》定期製作30 Under 30名單,為多個領域挑選30歲以下的精英錦上添花。不少初創對這虛銜趨之若鶩,因為名氣可以打開不少方便之門。但福兮禍所依,嚐過虛榮的滋味後,一旦把持不住,會不會更易急功近利、鋌而走險?

    (相關舊文:上榜饑渴症

    最近一宗發生在美國的初創醜聞頗吸引眼球,有傳媒甚至形容它為「Theranos」第二。論騙案規模,涉案的初創Frank其實無法和Theranos相提並論;但論膽大妄為,創辦人Charlie Javice倒與Elizabeth Holmes不相伯仲。

    (相關舊文:離奇過小說金髮美人成魔之路矽谷超新星的殞落《惡血》最終章

    畢業於著名賓夕凡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The 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Charlie Javice,於2016年創立Frank,目標是助大學生更簡易地申請各式各樣的獎助學金。在2019年獲《福布斯》選為30 Under 30的時候,Javice才26歲,聲稱已助30萬名用家申請資助。兩年後,摩根大通銀行斥資1億7千5百萬美元併購Frank,Javice指當時的用戶規模高達500萬人。一家初創如何在短短兩年內吸納逾四百多萬名新用家?答案是全盤揑造。

    Charlie Javice2021年開始接觸摩根大通談併購,並聲稱Frank平台上擁逾四百萬用家。當交易有望達成、進入「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階段時,摩根大通要求Javice提供擁四百萬用戶的證明。為完成交易,Javice不惜找人揑造出426.5萬個假用戶圓謊,並著對方銷毀一切和揑造有關的證據。當時Frank的真正用家不到30萬個。

    照理說堂堂摩根大通財雄勢大、經驗老到,怎可能被30歲不到的黃毛丫頭輕易騙倒?但偏偏世事就有這麼離奇,一方怕走寶(fear of missing out, FOMO),另一方野心勃勃,結果雙方情投意合,1億7千5百萬的巨額交易一下子便水到渠成。

    急功近利的Javice為完成巨額交易扯了一個大謊,並因此登堂入室成為摩根大通的Managing Director,專責拓展大學生市場。她可沉得住氣,不但從併購中穩袋1000萬美元個人酬金,還為自己爭取了2000萬美元的「留職獎金」(retention bonus)。她享受了大約一年的名成利就,直到去年摩根大通按Frank的用戶名單進行電郵推廣,發現接觸及回應率極低,這才揭穿她的謊言,並將之告上法庭。

    作為投資銀行家之女,Javice看來深諳名利場的遊戲規則,她被摩根大通控告後,反告對方無理調查及解僱她,致她損失數百萬美元報酬。好戲未完,不少初創朋友在LinkedIn上分享這宗新聞「食花生」,一方面嘲笑摩根大通的老貓燒鬚,另一方面也遣責Charlie Javice的狂妄貪婪。年紀輕輕的她在決定扯謊的那一瞬間,大概沒想過這宗醜聞和《福布斯》的30 Under 30名單一樣,都將成為她的終身烙印。

    參考報導:JP Morgan Says Startup Founder Used Millions of Fake Customers to Dupe It Into An Acquisition (by Forbes)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