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不靠運氣致富

    假如你一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衝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慳啲啦,發左先咁講」,很抱歉,它不是寫給酸民(haters)看的。

    記得在去年香港被疫症肆虐最厲害那段時間,市道蕭條,百業待興,許多「餐搵餐食」的freelancer和slasher幾乎全無收入。當中有些薄有積蓄的,「改行」炒股票,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望交上好運一朝發達,從此財務自由。美國也有類似情況,這就是造就「GME散戶決戰華爾街大鱷」的背景,因為許多沒打工、領取了政府失業援助金的年輕人加入散戶大軍

    顯然在一般人心中,「運氣」和「致富」的關係不可或分。究竟有沒有不靠運氣致富的方法?

    原來這個題目,曾在Twitter上掀起一場風暴(TweetStorm),大家熱烈地討論有沒有不靠運氣致富的可能、如何做到等等。而提出此問題的,就是本文的主角,創業/投資者Naval Ravikant,一名印度裔的美國人。他當然是一名富人,但曾揚言,即使此刻被剝奪所有財產,只要讓他繼續在一個英語國家生活,也有信心憑自己的本事,東山再起。

    Naval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簡單說一說他的背景:1983年,他9歲從印度新德里移民到美國,大學本科為電腦及經濟。從25歲創立第一家公司Epinions開始,Naval多次創業,不過他曾說過,自己第一、二桶金都一度盡失,直到2010年、他34歲那年創立了著名的AngelList,此後就順風順水得多。目前他個人投資了200家企業(當中包括著名的Uber、Twitter等),而且是加密貨幣的信徒。身邊的朋友形容Naval是個「快樂及富有」的人。

    關於整個「推特風暴」的討論,大家不妨到訪Naval的網站好好端詳。今天僅引述他在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一書中提出的一個小題目:什麼叫幸運?Naval認為,世上有四種幸運:

    第一種,是全然盲目的幸運(blind luck),比如中了彩票。這是一種完全無法預測、計劃、總之就是忽然出現的天降好運。這樣的運氣,出現的機率極低,而且無法被有效地複製。

    第二種幸運,全憑努力。中國的命理學中有句話,叫「運者,動也」,即好運是靠「郁身郁勢」、不斷撓動生活而來的。如果你是保險代理,或地產經紀,大概對這道理毫不陌生。比如說100個人中有一位會簽下百萬元的大單,這機率對同一資歷的代理或經紀大致相若,那只要你比別人多打100個、200個電話,幸運降臨在你身上的可能就比別人高一些。靠接項目的顧問公司、小生意人等,只要多走動、自我宣傳,也有這個效果。

    第三種幸運是一種觸覺,那就是你比其他人更敏感、更容易發現帶來富裕的好運。比如那些十年前就發現、相信、持有比特幣的人,便屬此類;只要比特幣的價值不歸零。

    而最強大、最難達到的是第四種幸運,自製運氣,類似我們常言道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Naval在書中舉的例子是,假如你努力成為世上最頂尖、最厲害的潛水員,當某天有人發現沉船寶藏(blind luck,第一種幸運),他們唯有向你求助把船上的寶貝打撈上來,讓你分成。這就是幸運找上門的例子。你得到這種好運的機會,比全世界所有人都高;得享寶藏的好運緊追你不放。如果用我剛才舉的經紀例子,那就是你先努力令一大群富人信任你、成為你的客戶,當這些富人一旦有需要時,他們首先想到你。換言之,你得到大單的機會率,比其他人高。Naval形容,股神巴菲特正是這種例子,全世界只有他才能用最低價錢買到最值錢的股票,因為這些公司需要資金時,除巴菲特外無他求。

    看到此處,你有領悟嗎?除第一種幸運無法捉摸外,Naval形容的其餘三種好運,或多或少可靠努力達到。即使很難練就第三種幸運的觸覺,或第四種幸運的聲譽,至少嘗試做到第二種幸運的「君子終日乾乾」吧。

    世上的確有靠幸運致富的例子,但那可遇不可求。凡人渴望致富,除上天眷顧外,還能求諸己,散戶想靠股票致富,除了問冧巴,還有許多功夫可下呢。當然若你只想靠那百萬分之零點零幾的blind luck一朝致富,祝你好運了。

    ***

    本文分上下兩期,於5月28日及6月4日在《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刊

  • 尋找自己的火花

    不久前浸會大學邀請我為學生們做一分享,題目大約是「如何為自己的社交平台建立品牌」。我在準備的過程中想:憑什麼這題目要由我來講?是,我有一個臉書專頁,建立了大約也快十年吧,可在我「佛系」的經營下,粉絲不過數千,從「KOL經濟」的角度來看,號召力完全微不足道。而現在正在唸書的大學生們,可是千禧年左右出生的,他們從小就接觸社交媒體和KOL,他們經營社交媒體的觸覺,肯定比我好百倍千倍。我若以「專家」身份為學生們作分享,莫說班門弄斧,簡直貽笑大方。

    於是我務實地重新思索,有什麼題材是大學生們有興趣聽、而自己又能勝任的呢?想起當年我還是大學生時,一個最困擾自己的問題,是「唔知自己想點」。因為從小就按「讀書、考試、上大學」的指示按部就班,沒空間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到終於考上大學後,對究竟自己想做什麼,原來甚是茫然。我決定從這題目入手,希望能為「被逼」聽我分享的同學們帶來至少一點點啟發吧。但校方設的題目又不能置之不理,如何是好?

    想起幾年前我在自立門戶前做的最後一份月薪工作,是為初創作融資,當時我要為公司建立臉書專頁作宣傳渠道(做「自媒體」),其中一個「呃Like」手段,是分享著名創業者的「金句」,如下:

    我遂決定以建立這個專頁的過程入手,挑選出十多廿句「金句」,把它們分類組合成「設立目標」、「制定方法」、「執行」、「應付困難時刻」等幾組,表面上講解如何以金句「呃Like」,實際上是分享這些「金句」的內容。我希望透過這些名人的話,向同學們分享一些我認為廿來歲時應該懂的事。

    分享的內容我就不重覆了,但想講一個重點:如何得知「自己想點」、從而找到生命的「火花」?廿來歲是確立自己身份的重要階段,不論你想讀書、工作、創業,最重要是要解答這個「自己想點」的問題。你無法逃避,因為它會如影隨形,在你遇上挫折時、中年危機時、退休時⋯⋯緊咬不放。人一天沒有弄清楚自己的人生意義,總會感覺生命欠了什麼。

    坊間有大量「自我成長」或「成功學」的書藉講這題目,我剛巧在看的一本,由矽谷著名的創業/投資者Naval Ravikant所著,簡單易明,且讓我借它講幾句。Naval認為,無論做什麼,如果你還未搞清楚自己的目標,那首務是要把它找出來,才能全力以赴。

    如何尋找自己的目標?從你的天分(specific knowledge)中找答案。無疑有些人的天分太突出,以致很小就能確立自己的目標,例如音樂天才莫札特、高球天才活士、游泳天才菲比斯等,他們都是萬中無一、百年一遇的天才。但即使凡夫俗子如我們,也有不同的天分可恃。Naval認為,天分就是一些「別人覺得很難,而你感到很輕鬆」的能力或興趣,是你自小就有的特質。像Naval少年時曾想過唸天體物理學,媽媽聞之從廚房裏衝口而出:「不,你肯定是讀商科的料」,因為Naval自小就展露了對財富的觸覺和對做生意的興趣,那是天生的,「不勞而獲」,而他的媽媽早就留意到這些特質。我自小覺得上作文課挺輕鬆、上美術課很難,可有些同學一提起作文就像患上牙痛、上美術課卻很來勁。你也肯定擁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特質,使你與眾不同。

    這些天分,不管看來多麼微不足道,只要好好發展、鞏固,就是引導我們走向人生目標的鎖匙。其他行業的人我不夠熟,而我所接觸那些創業的人,都是自小對財富、做生意、「砌嘢」等有強烈感覺的人。不管他們讀書成績如何、唸什麼科、有沒有贏過大學的創業比賽⋯⋯他總有一天會自己動手幹一番事業。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但有這種使命感的人很難滿足於一份月薪工作。

    我為同學們分享的最後一張「金句」,來自當時仍有總部的9GAG。我在參觀時發現有同事把這句話印在A4紙上,貼在當眼處:「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還認真」。這是當日唯一一句沒署名的金句,但效果最震撼。因為當你找到自己的目標後選擇創業,尤其是「無國界」的科網業,你將面對來自全世界的競爭,不管你自以為再聰明再努力,總有比你更聰明更努力的人或團隊想超越你。對以創業為使命的人來說,這就是創業最刺激的事。

    ***

    本文精簡版同日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