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汁機奇談

    香港的「咖啡機兄弟」在Kickstarter上籌得六百多萬引起風風雨雨,不算什麼。矽谷最近發生一宗價值近十億的果汁機奇談,才引人入勝。

    Doug Evans是退役美國傘兵,2002年在紐約開了一間冷壓果汁連鎖店Organic Avenue,連女明星Gwyneth Paltrow也捧場。十年後他把果汁店售予投資者,另外成立公司Juicero,並著手全新大計:研發一部果汁機。

    按其描述,這部果汁機簡直是太空科技:「珠爆」(bead blasted)鋁門、機艙級數鋁金屬、備精密組件、掃瞄感應、WiFi上網…並能產生足以吊起兩部Tesla房車的四噸壓力。

    但區區一部果汁機能做多大生意?Evans雖已年屆五十,不諳科技,但他學習能力超高,既已從人們對天然有機食品的追捧中嗅出商機,當然要把回報最大化--他決定到矽谷去。

    2014年,他帶著一台並無功能的3D打印果汁機跑投資者,吹噓他將以這台果汁機打造「平台」,配合「App」使用,每週給「用戶」帶來美味新鮮果汁的「體驗」(即速遞預先包裝好的切碎蔬果,放進果汁機中現榨),他還形容自己將如Steve Jobs改革個人電腦一樣,改革果汁機…投資者竟十分受落,結果Evans三年間成功融資四輪,從包括Google在內的投資者身上籌得1.2億美元(近十億港元),用於果汁機的開發。

    不久前,投資者和訂戶陸續收到這部售價400美元的果汁機(每包蔬果另計),卻發現只需雙手便可輕易從蔬果包中榨出果汁。Bloomberg率先報導此發現,還錄製短片展示兩杯分別用手和果汁機榨出的飲品,份量僅相差0.5安士。此事引起的軒然大波可想而知,Juicero唯有讓顧客退款了事

    有人把這部果汁機化整為零,發現零件多達400多件,設計亦精密,難怪售價不菲。但它所吹噓的功能實在不外如是。舉例,果汁機能自動掃瞄印於蔬果包上的二維碼,以追踪其來源和檢查是否過期;但食用日期也同樣印在包裝上。所謂以四噸壓力榨汁云云,也輕易可以用手代替。這部果汁機功能過剩,最大的作用不是榨汁,而是吸錢。

    說穿了Juicero只是賣果汁上門的生意,果汁機是多餘的,什麼App/上網/平台/追踪等等也是多餘的,但沒有科技作包裝,憑什麼融去十億?結果,矽谷(自以為)最聰明的人都被愚弄了。

    ***

    本文5月5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文為加長版。

  • 共享空間由虛到實?

    銅鑼灣總統商場舊址,去年全面翻新成為跨國共享工作間WeWork。站在入口,首先會感受到超高樓底營造出的不凡氣派,隨臨街的扶手電梯直上大堂,西裝畢挺的服務員馬上報以微笑。每一層WeWork共享工作間,都配有大量落地玻璃間出來的會議室或房間,還有一排任斟任飲的自助酒水吧,全天候提供香濃咖啡或冰凍啤酒。

    這空間充滿陽光,穿連帽衞衣的年青人或在Macbook前埋首工作,或三三兩兩喁喁細語。這是你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環境嗎?至少投資者認為是。

    WeWork創辦人Adam Neumann說,這裏為自由工作者或初創企業家,提供「真實的社交網絡」,只要成為會員,便可使用他們全球數十個大城市的WeWork,並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自WeWork2010年在紐約蘇豪區開設第一所共享工作間後,其市值在短短七年間迅速膨脹--行文時(2月28日)的最新消息,是日本軟銀的孫正義正考慮投放30-40億美元到WeWork,令其市值邁向甚至超越200億美元!即使不計軟銀,WeWork在去年三月接受了內地的風投基金注資4.3億美元後,市值已達170億美元。WeWork有這麼值錢嗎?

    所謂共享工作間,說穿了是「虛擬辦公室」的2.0版。許多創業者一開始負擔不了高昂租金,就「租用」一個核心商業區甲級商廈的地址,及其附帶的接聽電話及收發文件等服務,直到羽翼豐滿。此外,不少大企業也喜歡短租這類辦公室,作為擴充或縮減人手的緩衝。在倫敦上市的Regus本來是行業老大哥,它成立於1989年,在全球擁超過4000個辦公室,但最新市值只有約30億美元,遠不及初生之犢WeWork。

    共享工作間由虛到實,投資者固然帳面收入大增,但使用者呢?曾有美國女租客寫公開信投訴WeWork,說在這充滿玻璃間隔的地方,有健身室、瑜珈房、冥想室之類,偏偏沒有「揼奶房」;很多人也不習慣在超高「透明度」的房間中工作。WeWork已成龐然大物,接下來會怎麼走,令人好奇。

    ***

    本文3月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Snap上市 泡沫爆破?

    每次大市轉勢,總有其代表事件。2017年,科技界最引頸以待的一件事,是下月社交平台Snap的上市,但這會否恰巧標誌另一次泡沫的爆破?

    Snap是近年冒起最快的科技初創公司。它由三名史丹福學生於2011年創立,一年後獲第首筆48.5萬美元種子資金,兩年內晉身為市值逾十億美元的「獨角獸」。數年間, Snap的每日活躍用戶(DAU)急增至1.6億名(比較2012年上市的Facebook,其現在每日活躍用戶為5億名),至今獲注資逾20億美元。它本月初遞交上市文件,計劃下月在美國上市,估計上市後市值逾250億美元。

    究竟Snap有何獨特之處,令其價值連城?其一,它的「閱後即焚」功能,讓用戶安心分享私密訊息;其二,它的主要用戶以廿來歲或以下的「千禧世代」為主,不似Facebook漸呈老態;其三,Snap的殺手鐧是形形式式的濾鏡和改圖工具,讓用戶拍攝意想不到的趣怪相片作分享;它甚至在上市文件中自稱「相機」公司(提及79次之多)。

    然而,這一切也可說是早期投資者為其上市開路而吹噓的自圓其說。Snap雖擁大量用戶、市值驚人,但至今尚未錄得盈利。從事風投的Tim Connors在Snap遞交上市文件後不久向其發文猛轟,內容廣為創投界流傳。

    Tim Connors認為, Snap距離成功尚遠卻急於IPO,既對小股東不利,亦對其他為社會帶來更大改變的初創不公。他拆解Snap的營運數字,指每一名Snap用戶每年帶來三美元廣告收入,然而Snap每吸納一名新用戶,卻首先要花2.5美元買廣告,且需為每名用戶付出每年3.25美元,為他們在平台上分享的相片購買Google數據用量。Snap每年的行政與研發開支,還未計入內。換言之,Snap越多人用,蝕得越勁。比較而言,Facebook每年能從每名用戶身上賺取12美元廣告收入,全年淨賺近十億美元

    明知欠缺盈利,Snap為免法律責任,特在上市文件中以細字寫上警告字眼:Snap或永不錄得或維持盈利(Snap may never achieve or maintain profitablility)。如有小股民為搭順風車買入Snap股票,很有機會接下早期投資者火棒,恐怕招致蝕本離場。希望Snap不是泡沫吧。

    ***

    本文2月24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