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上的黃金十年

    早前寫「收成期的煩惱」,提到大前研一的著作《後50歲的選擇》。回想我初看這本書時才廿多歲,一本講「後50歲」的書怎麼會適合我?這次重溫才令我記起,當中有不少篇幅是探討廿多卅歲的年輕人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的,難怪當時深獲啟發。且讓我和各位分享一下。

    (相關舊文:千禧創業家千禧上班族

    在大前眼中,年輕人由大學踏進社會的頭十年是「黃金期」,在這期間,不論選的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十年內都有學習的機會。在這關鍵期內,新鮮人應盡全力學習,尤其學用老闆的心態上班(例如思考上司的要求、主動做未經指示的事、敢於提出新方案等),而非做聽命行事、少做少錯的「乖乖牌」。

    一旦學習黃金期過去,到達35歲左右,職場上就只剩下肯繼續努力的人才會有進步,其餘的就「任何事情都學不到了」。因為大部份人在企業中打滾十年後,都會染上職場習氣,難再奮發向上。大前甚至建議企業的高層,如果要錄用有經驗的人加入,得挑選30歲加減兩歲、即28-32歲的,因為他們既有一點工作經驗,也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一個人在十年黃金期內,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力爭上游,到35歲左右仍從未得到被企業器重的機會,大前斷言這種人將會步入喪失鬥志、為月薪打工、對企業毫無建樹的「魔之15年」(因為在按年資取勝的制度中,50歲前仍有機會因年資夠而被提拔)。大前因此總結說,「如何度過20世代,對之後的人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

    (相關舊文:想做的事就去做

    而對創業的人而言,廿多歲也是立定決心創業的機會。據大前的觀察,日本所有成功的「大經營者」(如Panasonic、SONY、Honda等創辦人)都在廿多歲時創業。他們要不從未想過要當上班族,要不加入一家企業不久就和上司發生衝突,不肯「按本子辦事」,索性另起爐灶放手一搏。我旁觀身邊成功創業的朋友,也鮮有遲過30歲才自立門戶的。

    此外,成功的「大經營者」也往往在35歲前後(與上班族的「黃金期」相若),在自己的公司裏進行最激烈的改革,把公司推上更接近萬世基業的台階。大前認為一個企業家無論身體、精神和能力,都在35歲前後達到巔峰狀態,這時候即使失敗,也有鬥志東山再起。40歲後就未必這樣的意願或勇氣。

    以上的話未必十分中聽,但不管你受不受用,它都是大前聆聽超過1600名上班族的諮詢後,得到的一些結論。回想我在職場「黃金期」讀到這些篇章時,應曾被嚇到冷汗直冒,深恐錯過上進的機會後便直墮深淵,無法心懷熱情地過日子。如今我雖然沒有登上什麼「權力的寶座」,但總算沒有一邊喋喋不休地抱怨、一邊無可奈何地上班。希望這本書對身處「黃金期」的你也有一點幫助吧。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人生下半場

    大概身邊創業的朋友比較多,一旦生意上了軌道,只要他們保持謹慎理財的好習慣,年紀尚輕就步入「收成期」的居然不少。其中一些看了我上月初的文章「收成期的煩惱」後,頗有共鳴。

    (相關舊文:收成期的煩惱

    「收成期」的指標是財務自由,一個人不必再為口奔馳,可以每天從心所欲,做想做的事,這願景多美好。近年在歐美新一代中,所謂「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 即「財務自由,提早退休」)之說大行其道,信奉此道者一踏出社會便拼命賺錢儲錢,以30歲左右退休為目標,其中不少「達標」者還以此著書立說,令人豔羨。只不過越來越多人發現,提早退休、無事可做,原來並不如想像中快樂。

    美國有一位理財專家Sam Dogen便是個典型例子。他出身投資銀行,每年把一半薪酬存起、九成花紅用作投資,結果30歲已獲淨資產100萬美元、34歲達300萬美元,每年單靠投資帶來的被動收入就有8萬美元,足夠提早退休,與毫無意義的會議和討厭的同事講再見。可是在這之後好一段時間,他的生活並不如想像中快樂。他出現了身份危機(不知怎麼回答一個簡單問題:你做盛行?),而且與仍在營營役役的同輩格格不入,生活非常無聊。他因此領悟到,提早退休、財務自由不是快樂之源。如果「收成期」也不是奮鬥的目標,那什麼才是?

    (參考文章:45-year-old who retired with $3 million says ‘getting rich’ didn’t make him happier—here’s what did

    我連「收成期」都談不上,哪有資格指指點點。但偶而接觸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前副教授林本利「退而不憂」,頗有啟發。

    林本利49歲從理大退休,展開「人生下半場」,他把部份退休金用於股票投資,每年賺取一定的回報,在累積足夠經驗後,他開班授徒,分享理財之道。我聽過他講課,覺得他樂在其中,感受到其生活上的富足不止來自理財上的收穫,更來自「授人以漁」的快樂。教書、發表文章令他生活有寄托;學生有進步、職員有糧出使他感到生活有意義。那才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喜樂。

    說穿了,「唔使做」未必使人快樂,「做有意義的事」才是快樂之道。收成期有煩惱, 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生活沒有意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下半場正好擺脫名利枷鎖,投身有意義的事,那才叫幸福。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完美履歷

    一位朋友的初創近年發展很好,名利雙收下,吸引不少人毛遂自薦。最近他又收到一份近乎完美的履歷:名校畢業、成績優異、工作經驗全來自頂尖跨國集團,「我的直覺是不要浪費時間見她」,朋友回憶道,但最終他還是給了對方一個機會,也許這位尖子和其他的不一樣,他想,「結論是我到底浪費了半小時。」

    (相關舊文:精英不創業?

    這位見工者的履歷,足以令任何大機構的人事部眉開眼笑,為什麼卻令我朋友一如所料地失望?我估計履歷完美的精英,通常都有幾個常見的問題,致他們不適合講究效率的初創:

    第一,他們重視個人表現,不大接受別人的意見,也不大適應團隊工作。精英之所以成為精英,乃多年來都表現得比別人優秀,自己成功或對的次數,一直都比別人多,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唯我獨尊和剛愎自用的性格。這種人很難合作,尤其是祟尚團隊精神的初創。

    (相關舊文:老細太有料

    第二,除性格外,也有能力的問題。高分未必高能,因為就業和在學對解決問題的要求,完全不同。讀書考試,不管最終有沒有模範答案,問題也必然有個範圍,提供答題所需的一切資訊。但在現實中,我們往往要自行發掘問題、收集資訊,和在沒百分百肯定的情況下,作出決定。這往往令一向答題滿分的精英手足無措,因為他們不習慣在訊息有限、資源有限、沒有框框的現實裏一擊即中。

    (相關舊文:阿姐駕到

    第三,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擁有完美履歷的人,未必一定清楚自己想追求什麼。正因為自小聰明,學什麼都能上手,這種人往往容易感到迷失。如果從沒發掘自己的熱情、沒試過從打擊中反省,他們可能不知道除了贏比賽、考第一外,人生還有沒有別的目標。他們選擇一家企業,往往只重視職級、報酬、社會地位,但未必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熱情。無法從工作中發掘出意義的,很難成功,也很難為公司創造價值。

    (相關舊文:天才與創業尋找自己的火花

    我好像把擁有完美履歷的人寫得不值一文,當然不是。擁有完美履歷肯定是一種能力,而很多資源充沛的大機構都需要有這種能力的人。履歷完美的人機會一定比別人多,關鍵是要找到和自己履歷匹配的工作就好。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