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FH攻防戰

    「在家辦公」(Work-from-Home, WFH)是上班族和企業之間,最新的抗爭戰場。

    三年抗疫與社交距離措施,令WFH成了新常態,也是打工仔心中「試過冇得返轉頭」的美好政策。我所認識的科技公司中,有不少仍保留WFH措施,並以每周兩天WFH為共識。但我問過每一個實行這政策的CEO,幾乎全都萬般不情願,勒令同事回復每周五天辦公室工作,只是遲早的事。到實行的那天,恐怕將引起一場又一場「捍衛WFH」 之爭。

    (相關舊文:回到數碼港搵食與返工

    今年以來,更多美國的科技企業宣佈放棄WFH政策,僱員必須和以前一樣,按時每天到辦公室上班。最新加入這個行列的,是WFH其中一個最大的既得利益者Zoom,他們初步採取「中間落墨」的混合政策,上周宣佈,要求住得較接近辦公地點的僱員,必須每周回辦公室至少兩天。

    對上班一族來說,WFH的真正的好處是「自由」。說白些,許多工作根本毋須連續辦公八小時,在WFH的日子,上班族做完當天的工作後,不必再「扮工」,可以任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既有「耕田」的穩定,又有「打獵」的彈性,誰不喜歡?我幾年前告別打工生涯選擇自立門戶,為的就是這份自由。

    (相關舊文:打獵與耕田點解要返工?告別「扮工」

    但對企業或管理層來說,WFH卻令人極之頭痛。除非是一早已實行全面遙距辦公的公司,例如美國的先行者37signals和Automattic,或香港的9GAG,否則,任何一家採取混合式WFH政策的公司,都要面對很多不必要的行政、人事和生產力問題。舉個簡單例子,假如每名僱員每周有兩天WFH,這兩天是否固定的?如果是固定的話,可否臨時更改,或定期更改?如果不是固定的,誰去監察考勤?好了,當每名員工每周都有兩天WFH時,要「約齊人開會」就成了不可能任務,總有個別員工表示開會日是自己的WFH,需透過Zoom參與,結果令會議的效率打了折扣,也使其他同事有怨言。這種情況,一家只有八、九人的小企業也許尚能應付,但對一家上百、上千人的中大型企業而言,實在難以有效管理。

    因為WFH而引起的「勞資角力」,不可能兩全其美,最終總有一方會「屈服」。老闆屈服的話,乾脆默認WFH是員工福利的一種,看開些不要考勤算了;員工屈服的話,只好乖乖地接受現實:你每月領的不是糧,是賠償。穩定的月薪,是犧牲部份自由的代價。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談融資難

    六月有篇文章談到「市道差」,提及初創的融資環境「很慘淡」。但具體有多差?

    (相關舊文:市道差不差?

    一位投資者告訴我,因為經濟前景不明朗,息口又極高,他們這段日子以來都以極高的標準來篩選項目。譬如有家初創上一輪已獲數千萬美元融資,而且投資人粒粒皆星、項目受到國際媒體關注、手上還有一些有潛力的客戶⋯⋯但饒是如此,這位投資者還是要「忍手」。他說已獲考慮的項目個個如此,必須慎選又慎選。

    (相關舊文:融資的時機

    有一家初創最近宣佈融資成功,融資額有數百萬美元,在這種環境下很不容易。其CEO給我說,其實他們早於年多前已開始融資,當時環境比現在稍好,但也耗費極多時間和心血才能成功,還幸運地不必接受減值(down round)。他說在融資過程中,投資人不斷「拷問」他們的具體營運狀況:預計來年做多少生意?手上在談的客戶有多少?機會有多高?他一邊努力融資,一邊無間斷地開拓海外定單,若非爭取了幾個有名氣的客戶,恐怕現在仍和投資者探戈中。

    (相關舊文:本土方案融資難

    另一位初創負責人也有融資計劃,因為手上的資金不足一年營運所需,但產品卻仍未帶來足夠盈利。他向相熟的投資者試了試水溫,感覺難如石中取血!他思前想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與其花時間融資,不如專注在開拓市場上,說不定還有機會自救。初創負責人就是這樣,左支右拙,常在極大的壓力下做決定,而且可能只有一次機會。

    常言道艱苦的環境下才能考驗一個人的真正實力,初創也如是。當市場上資金泛濫時,融資「易過借火」,實力不足的項目也有機會「水鬼升城隍」,令很多初創錯把融資成功當成創業成功,本末倒置。現在水源不足,反倒考驗各初創挖井自救的能力。

    說到底,如果產品好到足以帶來盈利,即使成長稍慢,也比融資太多、過度擴張埋下禍根理想。記住融資只是加速成長的手段,不是創業的目的。

    (相關舊文:融資太多惹的禍融資ABC融資不要做的事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是噪音,還是忠言逆耳?

    當CEO的朋友找我訴苦,說感到很沮喪。

    他的公司籌備多時,準備推出新產品。近年因為市道不佳,公司的營運狀態一直沒有改善,這個新產品可以說是最後一發子彈了,許勝不許敗。

    面對壓力如山,朋友約了幾位同樣創業的好友出來傾訴,豈知那幾位朋友卻一面倒地向他潑冷水,紛紛表態不看好。有的認為時機不對,有的認為產品欠佳,就差沒叫他懸崖勒馬算了。臨走前其中一位朋友還上前輕拍他肩膀,加多句:「我們是旁觀者清,慎重考慮吧。」

    朋友感覺如四面楚歌,頓失方寸。我聽他講完後,問了兩個問題:第一,這幾位朋友是否了解你的全盤計劃?第二,他們有沒有skin in the game(切膚之痛)?

    (相關舊文:切膚之痛

    朋友擺擺手,說那幾位創業的朋友對新產品只一知半解,而且與公司無利益關係,不是持份者,「所以他們應該比較客觀吧」,朋友補充道。他又嘆口氣,說這幾位創業者都很成功,他們都不看好的,大概沒什麼指望了。

    我聽罷搖首笑道,「這幾個人的話你當噪音好了,不必理會。」他很愕然,我怎麼會把別人的忠言逆耳當作噪音?

    我解釋道,首先他們並不了解你的全盤計劃,只憑片面的資訊作判斷,所以可能有誤差;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無「切膚之痛」,你的成敗和他們完全無關,所以他們的建議,和「財演」隨機評論一家上司公司差不多,可以說是「不負責任」。聽了這種建議後改變初衷,不是太魯莽了嗎?即使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很成功,但對你的行業或市場卻未必同樣精明啊。

    (相關舊文:Best Closer

    我聽過朋友詳細描述開發新產品的計劃,覺得他深思熟慮、準備充分,與其保守地等待經濟回暖,不如孤注一擲。獲取的信息量不對等,這是我和上述幾位創業者不同之處。當然我和他們一樣,亦無切膚之痛,所以我的看法也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我建議朋友找他的投資人談一談,對方身經百戰,而且新產品的成敗與之利益悠關,其意見相信比較有參考價值。

    幾天後朋友來訊,說投資人果然是個厲害角色,對他推出新產品提出很高質素的洞見和指導,令朋友豁然開朗。創業是很孤獨的事,一個CEO內心即使飽受煎熬,也不能輕易向同事展示,所以特別需要同路人的互相扶持。但聽取別人意見之餘,也必須有能力分辨哪些是有價值的建議、哪些可以忽略,才不會錯下決定。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