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鬧得沸沸揚揚,引起我對美國歷史的興趣。剛好手上有本名作家Walter Isaacson寫的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傳記《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一讀便愛上。全書我暫時只完成三分一,讀到富蘭克林剛剛結束商人生涯、展開外交事業,人生最傳奇的一章還在後頭。不如讓我先從「創業」的角度,講一講他前半生的故事。
富蘭克林生於1706年的麻省,父母都是美國最早期的新移民。他從小就是個八面玲瓏、好奇心旺盛的孩子,才12歲就到哥哥的印刷店當學徒,後來哥哥創立了美國第一份「非建制」報章,年少的富蘭克林也因此進入傳媒與出版界。
他天生就是吃這口飯的人。為免引起哥哥的妒忌與不快,少年富蘭克林曾以不同的筆名在哥哥名下的報章投稿,練就幽默活潑的文風。22歲那年他自立門戶搞印刷,不久還創立了自己的報刊。富蘭克林把自己作為健筆的文思敏捷、和精明實際的商人性格結合得天衣無縫(想像一個施永青加陶傑的混合體),每次打筆仗,都把旗下報章的銷量推高。他還懂謀略,當時其所在地區有三份報紙,他先利用最強大那份把實力最薄弱的對手消滅掉,並暗中培養自己的實力。
富蘭克林將自己對世情的觀察入微和豐富幽默感,淋漓盡致地發揮在旗下出版物Poor Richard’s Almanac(《窮查理年鑑》)上,那刊物銷量奇佳,成為他致富的關鍵之一。42歲那年,富蘭克林決定退休,發展其他興趣。他把財務安排得頭頭是道,將生意交給副手經營之餘,自己在往後的十八年,每年分享業務利潤的一半(相當於每年約650英鎊;當時一名文員的年薪約25英鎊),足以過上十分優渥的生活。若生於今天,富蘭克林絕對有條件成為「如何創業發達」的KOL,並透過經營Patreon或YouTube頻道賺取零用。
扯遠了。讀到這裏,我認為富蘭克林前半生的成功,既有性格使然,亦得到大環境的造就。富蘭克林是個天生的外交好手,很容易結交朋友(當然也很容易得罪人,尤其是權貴,他反叛,也有點文人的恃才傲物),所以他創業之餘也喜歡搞一些會社和參加公職,這一方面讓他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一些和他背景相近的年輕企業家、學者、文化人之類,另一方面,也令他透過公職沾到一點業務上的便利。傳記作者Walter Isaacson形容,富蘭克林一直都很懂利用公職身份做生意,當然他在公與私之間拿揑得很準確,不致於徇私瀆職。說到這裏順帶一提,Walter Isaacson作為名家當之無愧,他不但把富蘭克林的性格寫得活靈活現,也把那個年代人們生活的面貌描繪得栩栩如生。
更重要的是,富蘭克林創業的年代,正值美國中產階級開始形成,人們有餘暇與餘錢,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更豐富的精神食糧,所以他的文章和出版物不愁沒有捧場客。在那個年代,有讀者就有好銷量、有銷量就能賺錢,與今天傳媒的經營環境不能同日而語。
寫到這裏,富蘭克林人生最轟轟烈烈的一章尚未展開。他摘下商人帽子後,趕上美國立國這一歷史性的超級巨浪,過去做生意累積的智慧、人脈、實力,藉這波巨浪將他推到人生尖峰。此章我們以後有機會再寫。
***
本文精簡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率先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