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半喺邊

    應某網上節目邀請,談我剛出版的書《職女,豈只打份工》。事前主持人很盡責地與我商量屆時的討論話題,他問道:「不如談談創業者的另一半好嗎?」

    那一瞬間我呆了幾秒。好不容易在一個以男人為主導的界別(創業、科技界),出了一本關於女人的書,卻來討論她們的另一半?

    對方解釋,感覺上「創業男」多數有「賢內助」,而女創業者則以單打獨鬥居多。不是嗎?

    我相信主持人建議這樣的話題,完全出於一番好意,並且從節目的製作上,更多考慮題材的趣味性。但這樣的提議,恰恰反映我們一種根深蒂固的假設:成功男人不但事業有成,也把家裏管理得頭頭是道,太太更完美地示範何謂「賢內助」;而事業成功的女人,則無可避免地要犧牲家庭或個人幸福,淪為「單打獨鬥」的孤家寡人。這觀念如此理所當然,以致提出來還絲毫不察覺它帶著偏見。

    先不去找「成功人士」及其另一半的統計數字來研究,且看一些創科界著名例子:在美國,前有Steve Jobs拒認妻女、後有Elon Musk多次離婚;首富Jeff Bezos則在不久前「失守」,鬧出婚外情花邊新聞,致與「賢內助」離婚收場。那邊廂,致力鼓勵職場女生「挺身而進」(lean in)的FB一姐Sheryl Sandberg,則在人前人後都盛讚次任老公Dave Goldberg是其最佳人生導師,甚至不惜把自己事業放在第二位(他本身是Bain & Co.商業顧問、曾創業並獲雅虎收購、後加入風投Benchmark Capital,履歷不比妻遜色),陪妻穿州過省到FB履新,可惜英年早逝。50歲的Sandberg最近傳出已與男友訂婚,脫離「單打獨鬥」。

    我雖無統計數字,但也夠膽假設:不論男女,事業成功及其個人幸福並無必然關係,更不用說因果關係。希望更多學者以此為研究題材,看能否破除偏見。

    此外,主持人的提問,也令我想起稍早寫的一篇文章「女創業家逆轉勝」。一位曾經創業的美國年輕女學者發現,初創在進行融資時,如果創辦人是男性,風投傾向問一些正向的問題,如「怎樣擴充市場」;若創辦人是女性,風投則大比例地改問負面的問題,如「如何避免流失顧客」。由於問題具傾向性,令男創辦人回答時更展自信和進取,女創辦人則顯防禦和保守,結果導致兩者成功融資的金額亦大相逕庭。這聽起來和「賢內助」與「單打獨鬥」的說法,是否異曲同工?

    我猜想主持人後來大概也察覺這話題可能引起爭議,所以最終在節目上並沒有就此作出討論。性別議題不好處理,容易動輒得咎,就連我自己也曾碰過釘:在一個初創活動上找來「全男班」登台,完全把女創業者忽略掉,直到被前輩提醒才察覺不妥。但社會總是在進步的,看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千挑萬選找來年輕、深膚色的女將賀錦麗任自己的「另一半」(副總統人選),可見向以白人男性主導的美國政壇,也在慢慢改變中。移風易俗是漫漫長路,有心人還得繼續努力。

    ***

    本文精簡版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初創如何應付負面報導?

    不久前我為中大培育初創企業的Pi Centre主持了一個1.5小時的工作坊,分享初創如何獲得傳媒報導的技巧。參加者在最後30分鐘踴躍發問,其中一位問道,初創如何避免傳媒的負面報導?當時我簡單回應了,後來覺得這問題值得多講幾句。

    先講一點背景:初創一如各大企業,同樣需要正面曝光,以提升知名度、建立形象等,有助融資或招聘。但初創通常資源有限,影響力又小,很難得到傳媒青睞。一直以來,我合作的對象以初創為主,其中一些頗得傳媒歡心,我就以它們為案例,向參加者提供一些「貼士」。從反應看來,似乎頗受落。

    回到「負面報導」上,初創需要為此準備嗎?我當時回答道,一般來說,初創本身沒什麼影響力,所以很少遭傳媒刻意「抹黑」,不必過份擔心。

    之所以這樣回答,因為我記得多年前看書提到黎智英創辦《壹週刊》時,他說人們喜歡看「有錢人X街、後生仔發達、靚女…(大概是性感照之意)」,所以以此定位的雜誌,一定受歡迎。此句出處我印象模糊,但對這句話卻印象深刻(或未必是百分百原話,只大意如此,因歷時甚久)。黎不愧是香港的傳媒大亨,深明人性。以此推之,初創屬「後生仔發達」類別,被描繪成「X街」的機會不高,所以一般來說不會無故遭傳媒的負評。

    當時我又補充道,如真的深懼「負評」,可一如某些大企業那樣,只接受「友好」媒體採訪,對有懷疑的敬而遠之便是。

    不過工作坊完結後我想,迴避始終不能解決問題。萬一不幸遇上負面消息,遭傳媒窮追猛打,初創該怎樣回應?我想起一位好友,正好有此經驗,不如分享一二。

    這位朋友的初創因捲入一宗新聞,被電視台負責調查報導的記者窮追不捨,對方甚至硬闖辦公室要求訪問。朋友因自問事無不可對人言,便接受了。他事後找我談,我覺得他回應得頗不錯,可惜播出的版本卻對他不利。

    朋友的經驗有三點值得參考:

    1. 若捲入醜聞,被傳媒要求訪問,應接受嗎?一般來說,肯就醜聞要求當事人回應的,多數是負責任、專業的媒體,以免報導一面倒,所以應善加利用這個機會,作恰當的澄清。因此當朋友找我談、並指自己已坦然接受訪問時,我也稱讚他做得好,沒採取少做少錯的駝鳥政策。
    2. 可惜朋友缺乏經驗,答應得太爽快,以致準備不足。朋友與我談時,回應得很得體,所以我覺得他的確君子坦蕩蕩,可惜鏡頭卻放大了他的窘態。接受任何回應醜聞的訪問前,必須有十足的準備,設想一切答問,並作反覆鍛練,以免因緊張影響表現,弄巧成拙。只要並非刻意拖延,記者若有心持平報導,一般也願意多給予一點時間當事人作準備。
    3. 還有一招自保,就是邀請另一「友好」媒體同場採訪,或把採訪過程錄下來備用,必要時在自己的平台上作公開澄清。這是非不得已才採取的手段(如被刻意剪接醜化、回應被扭曲之類),免引起更大風波。

    初創底子薄,若不幸遇上一宗「關公」事件,隨時令艱苦經營的心血化為烏有,怎不令創辦人提心吊膽。但一般來說我相信傳媒對初創較包容,不似對「霸權」那樣絕不留情,所以以上留來參考就是,可能根本用不上。

    ***

    相關舊文:機關槍與聰明彈「士多」關公事件初創公關有所不為

    本文精簡版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樊登讀書

    一個創業的朋友向我推薦「樊登讀書」,說他和幾位創業朋友最近都迷上它,每天駕車聽「說書」,上班來回一小時,剛好「聽」完一本書。

    我是英文書摘App Blinkist 的付費用戶(它現已增加audiobook功能,可整本書聽),每週最少完成一本,早已習慣「聽書」;比樊登更早登場的羅振宇和其產品羅輯思維,也一度令我入迷。這位樊登有多捧?令我很好奇。

    一口氣聽了幾本,包括中文寫的歷史書《宋徽宗》、《歐陽修》,和英文原著Lean In與Zero to One,感覺不錯,中文書尤其說得好。如《宋徽宗》,樊登邊說邊加插徽宗寫過的詩詞,聽來甚悅耳;至於英文書,我還是比較喜歡Blinkist的風格,精簡、直接,像筆記一樣。樊登的演繹是把整本書看完融匯貫通,再加上自己的心得講出來,這作為「節目」來說無疑更好聽,但風味卻和原著大相逕庭了。

    (後來我看樊登接受的訪問,他將一般的書摘稱為「物理式解讀」,自己的則為「化學式解讀」。孰優孰劣?各有所好吧。)

    香港人好像沒有聽書的習慣(看書就更不用說了),但在內地和台灣,樊登和他之前的羅振宇都很受歡迎。熟悉國情的創投圈朋友說,羅振宇幾年前以「羅胖」的渾號成功開發出「羅輯思維」這個「知識付費平台」,一度在創投界很火,市值節節上升,後來似乎犯上一些內地初創愛犯的毛病,旁騖太多,後勁不繼。但他成功開拓了一群愛書人的市場,樊登冒起後,「接收」下這個市場,也火起來了。

    樊登比羅振宇年輕三歲,二人背景有點接近:都是書獃子、曾在中央電視台擔任節目主持人,口才皆十分了得。他們學而優則「商」,憑本身的興趣和優點,借互聯網的普及迅速俘虜神州大地的網民和文青,把「知識產業」轟轟烈烈地大搞起來,各自的會員數量,皆以千萬計。

    我有閱讀習慣,不會以書摘App取代看書,如Blinkist,更像是個助我挑書看的好幫手;儘管如此,Blinkist、羅輯思維和樊登讀書等App,卻是填補碎片化時間的好夥伴,尤其在不利看書的時候(如駕駛或洗碗中)。此外羅輯思維和樊登讀書的成功,令我不得不佩服內地與台灣人對渴求知識的熾熱。我的創業朋友心思思想搞樊登的廣東話版,服務海內外香港人,你認為有這樣的市場嗎?

    相關舊文:聽書成習慣
    樊登讀書試聽:《宋徽宗》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