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T的真正用途

    多得JPEX風波,我們都上了一節「虛擬貨幣」的速成班。可惜JPEX只是以「虛擬貨幣」包裝的騙案,和「第三代互聯網」web3的真實應用,談不上什麼關係,反而加劇一般人對web3的偏見。

    (相關舊文:歡迎光臨元宇宙

    同期不少媒體還轉載了調查機構「dappGambl」的報告,指全球超過95%已出售的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價值歸零,令至少2,300萬人損手。進一步鞏固公眾認為web3即騙局的成見。

    我曾介紹過香港初創9GAG,以Memeland為名進軍web3世界,年內接連推出三款NFT,其中最受矚目的Captainz系列共10,000枚,放售僅12分鐘即告沽清,為團隊貢獻9,801ETH(以太幣)。以今天ETH的價格計算,是次NFT發行也值逾億港幣。這些NFT持有人及與Memeland相關的社群共數十萬人,至今在各網上平台如X、Discord上仍然活躍,而該NFT在二手市場OpenSea上的「地板價」(floor price)也穩在3-4ETH之間,並無「破發」(發售價為1.069ETH)。如果95%NFT項目都是失敗的,Memeland看來是那剩下的5%。對團隊和持有人來說,到底NFT的真正用處是什麼?

    (相關舊文:9GAG的迷因帝國

    對NFT團隊來說,發行NFT的首要目的自然是融資。在前web3年代,一家初創不論有多石破天驚的主意,都必須先向風投募資,或由合夥人湊錢,才有資本啟動產品開發。如何向風投融資是個大課題,而幾乎每個初創團隊都經歷過這種漫長的煎熬,苦不堪言。但成功的NFT項目,卻因為有待開發的產品及平台得到社群支持,融資過程簡便得多。

    (相關舊文:自己的錢自己融

    此外,好的NFT項目自帶全球營銷的優勢。因為社群對團隊和其將會開發的產品已有一定認識,甚至已課款購入NFT成為持份者,所以當產品一推出,社群自然會追捧、推廣,加上互聯網平台的無遠弗屆,很容易就能達到全球營銷的效果。對比前web3年代,團隊做好產品後,還要另外花一大筆錢在各網上平台打廣告的做法,不能同日而語。

    成功的NFT項目往往還有一個意外收穫:人才。許多NFT持有人視自己為團隊的一份子,所以對產品、社群經營很著緊,往往自動請纓擔當要務、出謀獻策。不少NFT負責人告訴我,他們最好的Mod(moderator,平台管理員)往往不是靠招聘而來的,而是從社群中發掘出來的,而且工作態度認真投入,非一般僱員可比。

    世上其中一個最有凝聚力的NFT社群是BAYC(Bored Ape Yacht Club,無聊猿),他們11月將在香港舉行其年度聚會ApeFest,並在港九各處舉行多場社群活動,期間不少相關NFT團隊紛紛響應,也藉此舉辦各自的社群聚會,熱鬧一番。屆時媒體和外界對他們的看法,不知會否改變?

    ***

    本文分上下兩部,於10月6日及20日見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創科夢」

  • 創業者的書單

    今天是《晴報》發行的最後一天,也是本欄「創業群俠傳」告別讀者的一天。既然有緣同路走到盡頭,我想為讀者準備一份稍有價值的紀念品,不如弄一張「創業者的書單」?

    (相關舊文:創業五本書

    創業者一上場就是自己公司的CEO,沒通過一般上班族必經的企業晉升階梯,遇到公司發展或人事管理上的難題時,常感困惑,怎麼辦?不少靠看書自學。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Meta創辦人Mark Zuckerberg、Tesla創辦人Elon Musk等,都是科技界出了名的「讀書人」,上網稍為搜尋一下,就能找到他們的書單。

    我不少創業的好友,也有閱讀習慣,有些不時向我作出推薦,令我獲益良多。正在讀此文的你,相信也對閱讀有點興趣吧?以下三本和創業有關的書,我認為屬入門必讀:

    1. The Art of the Start 作者:Guy Kawasaki
      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因為它是我了解初創的啟蒙書,說它改變了自己事業的軌跡,大概也不過份。

      (相關文章:《頭條日報》專欄「創科夢」闖進創科的記者

      Guy Kawasaki早期曾任Steve Jobs麾下宣傳大員(Chief Evangelist),後來著書立說、周旋於不同的創業團隊中,在矽谷是個有影響力的人。這本書出版於2004年,後發行了2.0版,它整理了有關踏足科技創業你必須知道的一切:如何開始、怎樣定位、融資、招聘等基本功。他最著名的心法之一,是其「10/20/30 Rule」:10張投影片、20分鐘、30級字體,按這個原則,足夠準備一個精采的推銷(pitch)。

    2. Zero to One 作者:Peter Thiel
      如果你已踏足創業、開始遭遇考驗,這本由另一矽谷著名「大V」Peter Thiel所著的作品,必會令你茅塞頓開。

      (相關舊文:創業評判手冊

      這本書源自Peter Thiel在2012年為史丹福大學開辦的一個課程,學生Blake Masters的筆記做得特別出色,在同學間廣為流傳,後來獲Peter Thiel邀請一起寫下此書。全書共14章,每章剛好是一節課的長度,你不必爭繃頭入史丹福,也可獲得最頂尖的課堂知識。不管是關於創業或人生,我保證它會有令你驚訝的領悟。

    3. The Hard Things about Hard Things 作者:Ben Horowitz
      Ben Horowitz的創業經歷橫跨千禧年的科網盛世及其後的泡沫爆破,走過高山和低谷的他,作風低調、實幹、貼地。Mark Zuckerberg在面臨事業最大危機時,全靠他的書獲得啟發和勇氣。

      (相關舊文:創業維艱

      Ben Horowitz曾形容自己的創業經歷「只有三天好日子」,後來索性和拍檔轉型開設風投a16z,投資、扶持了不少劃時代的初創,可能是最受創業者尊敬的創業者。

    這三本有關創業的書都好看又易看,有心得又有智慧,放在書櫃,不時取出翻閱,相信都能帶來啟發,希望你也會喜歡它們。盛宴必散,盼各位保重。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如何進退有據?

    去年年初,我有位朋友與他的舊同學敘舊。對方在外地創立了一間科技公司,剛從知名風投那兒完成數千萬美元B輸融資,準備招兵買馬、大展拳腳。舊同學熱情地向我朋友說,將來說不定有機會在香港開分公司,到時再合作啊。

    我朋友很高興,這是一家他心儀的初創,舊同學又是股東之一,相信將來加入的機會很高吧。自此他不時發訊向舊同學跟進消息,或在對方社交平台的動態點讚、表示關注等,但對方卻不再回覆。開分公司的事似乎也沒什麼進展。

    過了一年半,朋友仍對此念茲在茲,感到很納悶,問道:到底我該放棄這個機會,還是應繼續積極跟進?

    看倌作為旁觀者,相信也看得很清楚:不必再跟進了。對方多番不回覆,就已清晰表達「我沒進一步消息要通知你」的訊號,再窮追猛打也不會有好消息,反而有機會傷害友誼。

    我勸朋友道,如果你真的很想加入一家心儀的科技公司,你要積極跟進的,不是這位舊同學,而是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網絡,主動結交、接觸更多背景如這位舊同學的人。科技公司一般很歡迎在職同事作出舉薦,試想如果給你說「有機會合作吧」的人有十個,你還會如此在乎這一位嗎?

    (相關舊文:搵工跳槽捷徑

    我這位朋友的個案看似簡單,但想深一層,拿揑進退之道,其實是個大學問,而且這樣的考驗在生活和職場上經常發生。當你很想達成一項交易時,過程中如何判斷何時進(不會惹人反感)、何時退(不致放棄機會)?

    (相關舊文:不懂推銷,事倍功半

    撇開各人性格之不同,我的體驗是,必須先因應利之所在,再調整進退之道。如果你想促成的一件事,對對方也有利,那就值得誘之以利,加以說服,不要輕易放棄;反之,如果只對自己有利(當你開口求人時),那就只能動之以情,若試過一、兩次仍無法打動對方的話,不如嗚金收兵以保尊嚴,把那張人情牌留下來,也許以後更有需要(除說之以利、動之以情外,要別人答應你某件事,當然還可以脅之以威。不過一般人很少用到這招啦)。

    (相關舊文:令你無敵的兩種能力

    留意那些在職場上很吃得開的一類人,別人求不到的事,只要他開口,沒有辦不成的道理。那是為什麼?很可能因為這種人甚懂你來我往的人情世故,在別人有需要時,不吝嗇地幫一把,儲備不少「人情」,到他有需要時,即使未必對對方有利,看在人情份上,別人總是難以推卻。

    一般人容易有種成見,覺得西方社會講究「利」,華人社會重視「情」,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凡是只要講利益就好,人情往來好費功夫。但我認為在商場上長袖善舞的那一號人物,不論中外,都能在「利」和「情」之間游刃有餘,該用情時用情,該講利時講利,這才能把所有可以掌控的資源,充分發揮。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