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獵與耕田

    同文尹思哲在臉書上寫了幾個他和宋漢生最近討論的話題,其中一個是「打獵vs耕種」,並加註腳「睇得明就明唔明就唔明」,還說,「睇得明皆過來人」。

    有趣的題材就有這個好處,幾個字已引起聯想連篇。以我對宋漢生的了解,這類題目他必然經過深思熟慮,有一番鋒利的見解;沒機會和他討論,但即管淺淺地寫一寫我的想法。

    我想「打獵」或「耕田」都是一種創業方式的比喻。「耕田」者,有自己的土地,只要播了種,按時灌溉施肥,若干時間就有收成,成品可自用,可出售;「打獵」者,有的只是營生工具,缺乏土地資源,所以獵人必須每天出動,否則手停口停。

    表面上看,耕田當然比打獵好。耕田穩定嘛,而且收成可以源源不絕。許多好的科網初創、做自己產品的初創,都是「耕田」,一旦土地被開墾出來,就可依賴它自給自足,生生不息。但「耕田」至少有兩大短處。第一,耕耘與收成期。有些土地格外貧脊,要花很大力氣開墾,而且播種後不一定馬上有收成。如果初創從事的是「耕田」,卻無隔夜之糧,很有可能挨不到收成。第二,聽天由命。如果季節適宜、水土又配合,那不但開墾期短,而且結的成品又好,自然一推出市場便大賣。但天有不測之風雲,如果氣候突變、出現風災雨災之類,那再好的種子、再肥沃的土地,都無濟於事,結不出果子。這就好比市場風向一轉,本來大受歡迎的項目也可一夕間失寵。

    打獵又如何?獵人的收穫是否一定比農夫少?其實不然。如果你眼光好,往打獵的林子是個像亞馬遜般的雨林,地方又大,獵物既多且雜,那你每天出動都有收穫,一打下來,就地便吃,天天如此,不必等候辛苦耕耘,多好。而且獵人每天工作的時間還遠比農夫少呢。

    許多接項目的初創都有點像獵人,餐搵餐食餐餐清,收獲的確不夠耕田穩定,但若獵物夠多,倒也無所謂。獵人最大的優勢是不必依賴土地(這是廢話),只要保持弓良箭利、觸覺敏銳,哪裏有獵物便可往哪裏去,適應力比耕田的強。

    走筆至此也寫得差不多了。我想不論打獵或耕田,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沒哪個成功的農夫不辛勞、成功的獵人沒技術。不知其他創業者對這題目的看法又如何?

    ***

    本文2018年3月16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為加長版。

  • 高總出市區

    一看題目,你大概會問:「高總」是誰?他為什麼「出市區」?「高總出市區」有什麼大不了?且聽我細說。

    「高總」即高建,全名高重建,他是拉闊手遊Lakoo的創辦人。我不打機,不知Lakoo做的手遊有多厲害,只知這家香港人1999年創立的手遊初創,在內地打出極大的名堂,大得連騰訊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也登門造訪求入股。從來只有初創向投資者叩門,過程堪稱可歌可泣,像拉闊這種「皇帝女唔憂嫁」的真是少之又少,何況對象還是騰訊和紅杉。

    饒是有這樣的經歷,對許多初創圈子的朋友而言,高建仍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神隱高人。我混了這麼久,見高建的次數兩隻手恐怕數得完,且見了面,還不一定聽得懂他在說什麼。朋友宋漢生是圈子裏其中一位最熟悉高建的人(我經常不理解高總的話,全靠宋解畫),他形容高「好有球味,是球員心目中的球員」,顯見二人的惺惺相惜。高建話不多,寫的文章卻非常好看,他既有藝術家的敏感,又有科學家的條理,寫情絲絲入扣,寫事鞭辟入裡,這麼出色的作者,我們初創界找不出第二人。

    高建住村屋,平日出沒之處不外乎火炭或中大週邊(他畢業自中大電腦工程、雙副修社會學和政政,當過中大新亞學生會會長),他又不愛交際,難得出一趟市區。但近月來,高總頻頻出動,幾個人的飯局、幾十人的分享會,不論遠近,不分生熟,只要有平台供他推廣LikeCoin,他都去。不但去,平時惜字如金的他還口若懸河,細細從頭說起,向文青們講解區塊鏈技術、向投機者宣揚好文有價,耐性十足。

    高建孜孜推廣的LikeCoin是一種加密貨幣。LikeCoin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紀錄內容(圖文影音等),內容被引用或轉發後,區塊鏈紀錄便會被修改。另一方面,用家也能以LikeCoin「打賞」好作品,使創作人獲酬。區塊鏈技術能同時起到溯源和支付的作用,高建自去年接觸它之後馬上入迷,本來打算放假的,也忍不住重出江湖,並且一頭裁進去鑽研、開發,再馬不停碲地四出推廣宣傳。

    香港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氣氛剛剛才開始形成,但在內地和美國,這卻是最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不少初創藉此大額融資,而投資者回報更數以十至百倍計。高建的LikeCoin也是ICO項目,但他不去向投資、投機者募資,反而向用家如創作人講解LikeCoin的好處,實在是取難捨易。科技界中有這份文青的堅持和儍勁者,高建只此一家。

    常有初創圈子以外的朋友問我,人人都說創業九死一生,為什麼你寫的總是贏家?不是我只愛贏家,而是經過競爭的千錘百鍊後,還能存活下來的創業家,都有能人所不能的韌性,教人深深折服。如高建,以騰訊和紅杉雙加持的背景,大有本錢洗手不幹,何況他性本愛幽山。但為使好文有好報,他重披戰袍殺出市區,而且不是為了自己賺更多錢,而是為推動更健康的創作生態出力。

    宋漢生說高建是「球員心目中的球員」,我覺得高總對香港初創的貢獻遠不止此,他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創業的境界:在技術、視野、魄力之外,兼有情懷。

    參考:(蘋果日報) ICO籌幾千萬?港產加密貨幣誕生

    ***

    本文2018年3月9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為加長版

  • 自己的錢自己融

    認識一位支持本地初創企業的投資者,他眼光獨到,在初創投資中屢屢獲利,又多次幫旗下初創進行融資,深明箇中精髓和遊戲規則。但最近和他聊天,這位投資者竟說,洗手不幹了。幹嗎?他說投資初創,回本期起碼五至七年,真是折磨;但最近轉戰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不但收穫更豐,而且短至一兩個月就能獲利,實在痛快。

    這位投資者幾個月前初嚐甜頭,投資的一個ICO項目,兩個月內市值一度暴增20倍;後來他一口氣連投多個ICO項目,也屢傳捷報。我不識好歹地問,那你打算分配多少資金在ICO的投資上?他說這些ICO項目幾乎逢投必贏,把賺回來的錢投在新項目上,幾乎不必增加本金。我瞠目結舌:世上真有穩賺不賠的投資?

    轉過另一邊廂,初創又能否從ICO中獲利?答案竟也是肯定的!

    我曾寫過不少關於初創融資的文章,需知這對大部份初創來說,都是漫長痛苦的過程。撇除那些僅用簡報就融資的個案不談,首先你的初創要有一定的市場表現和增長勢頭,才有投資者看得上眼。然後你得準備財政資料、業務簡報等,接受投資者翻來覆去的詢問。像我有朋友曾往美國參加加速器計劃(accelerator program),三個月內見了300個投資者,比競選美國總統還累。而在矽谷或內地還好,因當地生態系統完善,肯投資初創的天使投資者和風投很多;但在香港彈丸之地,許多機構投資者根本不看本地項目,剩下有點錢的投資者,又未必熟悉初創,他們的指指點點,往往令初創企業家們生不如死。好不容易融了一點錢,還得向投資者們朝匯報晚請安,倏忽間把錢花完了,又要愁下一輪融資。其苦處可想而知。

    但ICO可不同了,這真是個「自己的錢自己融」的天堂,完全不需中介或風投參與其中,也沒漫長的討價還價過程。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該代幣通常在其平台上具備某種功能,對此感興趣的投資者以加密貨幣購買代幣,完成交易。舉例,柯達公司月前公佈發行KodakCoin,供用家以代幣在平台上購買相片;平台又從營收中撥出若干利息派發予KodakCoin的投資者。區塊鏈既解決攝影師收取相片版權的問題,其代幣又具備一定投資價值,致該消息一公佈即令市場瘋狂,柯達股價還因此在兩天內暴漲三倍!不少本地或海外初創也利用此際投資者對ICO的熱情,紛紛發行代幣,輕鬆融資滿載而歸。

    在2017年第三季,美國的種子及天使輪融資中,ICO籌了130萬美元,僅比傳統風投的140萬美元略差一點點。在2017年全年,全球共56億美元透過ICO融資而來;單在美國,2017年的ICO融資額已佔其IPO的6%。

    當然,在這股ICO巨浪中,人性貪婪盡現,肯定充斥不少渾水摸魚的項目,最終有人贏到開巷,有人血本無歸。但區塊鏈技術卻也得到挑戰銀行融資功能的機會,而且毫無疑問,這技術和相關的融資平台將會不斷優化,汰弱留強。今時今日全世界最大的科企包括Google、Amazon、阿里巴巴、騰訊等,何嘗不是從千禧年科網熱的灰燼中重生的呢?

    ***

    相關文章:銀行的恐懼

    本文部份資料參考CB Insights簡報How Blockchain Could Disrupt Banking

    ***

    本文2018年3月2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文是加長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