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寫「收成期的煩惱」,提到大前研一的著作《後50歲的選擇》。回想我初看這本書時才廿多歲,一本講「後50歲」的書怎麼會適合我?這次重溫才令我記起,當中有不少篇幅是探討廿多卅歲的年輕人如何規劃職業生涯的,難怪當時深獲啟發。且讓我和各位分享一下。
在大前眼中,年輕人由大學踏進社會的頭十年是「黃金期」,在這期間,不論選的是什麼公司、什麼行業,十年內都有學習的機會。在這關鍵期內,新鮮人應盡全力學習,尤其學用老闆的心態上班(例如思考上司的要求、主動做未經指示的事、敢於提出新方案等),而非做聽命行事、少做少錯的「乖乖牌」。
一旦學習黃金期過去,到達35歲左右,職場上就只剩下肯繼續努力的人才會有進步,其餘的就「任何事情都學不到了」。因為大部份人在企業中打滾十年後,都會染上職場習氣,難再奮發向上。大前甚至建議企業的高層,如果要錄用有經驗的人加入,得挑選30歲加減兩歲、即28-32歲的,因為他們既有一點工作經驗,也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一個人在十年黃金期內,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機會力爭上游,到35歲左右仍從未得到被企業器重的機會,大前斷言這種人將會步入喪失鬥志、為月薪打工、對企業毫無建樹的「魔之15年」(因為在按年資取勝的制度中,50歲前仍有機會因年資夠而被提拔)。大前因此總結說,「如何度過20世代,對之後的人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
(相關舊文:想做的事就去做)
而對創業的人而言,廿多歲也是立定決心創業的機會。據大前的觀察,日本所有成功的「大經營者」(如Panasonic、SONY、Honda等創辦人)都在廿多歲時創業。他們要不從未想過要當上班族,要不加入一家企業不久就和上司發生衝突,不肯「按本子辦事」,索性另起爐灶放手一搏。我旁觀身邊成功創業的朋友,也鮮有遲過30歲才自立門戶的。
此外,成功的「大經營者」也往往在35歲前後(與上班族的「黃金期」相若),在自己的公司裏進行最激烈的改革,把公司推上更接近萬世基業的台階。大前認為一個企業家無論身體、精神和能力,都在35歲前後達到巔峰狀態,這時候即使失敗,也有鬥志東山再起。40歲後就未必這樣的意願或勇氣。
以上的話未必十分中聽,但不管你受不受用,它都是大前聆聽超過1600名上班族的諮詢後,得到的一些結論。回想我在職場「黃金期」讀到這些篇章時,應曾被嚇到冷汗直冒,深恐錯過上進的機會後便直墮深淵,無法心懷熱情地過日子。如今我雖然沒有登上什麼「權力的寶座」,但總算沒有一邊喋喋不休地抱怨、一邊無可奈何地上班。希望這本書對身處「黃金期」的你也有一點幫助吧。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