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anding Like Big Firms

    第12節課是本學期的倒數第二節課,我剛剛開始嚐到教學的愉快滋味便要告別,自然是萬般不捨。唯有繼續努力備課,希望不辜負和同學們相處的時光。

    (相關舊文:創業維艱

    上次提到,學期末已至,不少快畢業的同學已開始密集地見工。而今天我們要講三間偉大企業(Apple、Amazon、Netflix)的故事,於是我刻意把一些理論融入「見工需知」中,希望引起他們的注意,加深印像。

    要講偉大企業,如何定義「偉大」?我用的是著名商管書Good to Great。這本書由大學教授Jim Collins在2001年寫成,很快就一紙風行,至今賣出400萬本,讀者遍全球。我當年初入職場,加入一家大企業當Management Trainee,我們那組在培訓後的group presentation中被評第一,每名組員得到的獎勵,就是這本書的精裝版。我不知其他組員後來有沒有看此書,我自己倒是喜歡得不得了。它仔細描述成就偉大企業的七個元素,寫得很好,只可惜那些被選為「A+」的公司,大部份都不是香港人熟悉的企業,有些更在金融海嘯中沒頂,所以不能用在課上。我只按照那些元素,另挑我認為符合描述的公司,並集中講三個元素:The Hedgehog Concept、A Culture of Discipline、The Flywheel Effect。

    The Hedgehog Concept:這是我最喜歡的單元。如何為一家企業找到符合其Hedgehog concept的定位,和我們如何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找到定位一樣,就是要找到自己做得比別人好、熱愛做和能帶來持續收入的工作。這方面創立Apple的Steve Jobs是表表者,因為他聞世的能耐之一,就是專注和簡化,尤其在摸清楚公司的定位(或產品的定位)後,堅持不做和Hedgehog Concept無關的事。

    我向同學們解釋後,還請幾位同學試試以自己,或自己喜歡的YouTuber或KOL作分析 – 那些超乎常人般成功的人,必然找到符合自己Hedgehog Concept的陣地,並堅守下去。

    (相關舊文:尋找自己的火花

    A Culture of Discipline:許多初創最終無法成為為偉大企業,因為在成長過程中,隨企業的人事、管理、制度等日趨複雜,漸漸留不住喜歡創新和挑戰的人才,反而把不介意因循的人留了下來。Good to Great有個簡單的分類來說明這點:

    我向同學解釋了這個圖後,問他們能想到以上分類的任何一個例子嗎?同學們的反應挺踴躍,而且不出我所料,其中包括管理不善的學校(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行政混亂、人才凋零)。我以Netflix來說明Great Organization(制度完善、唯才是用)的特徵,並鼓勵他們努力加入這樣的企業學習,不少同學點頭示意。

    Netflix之所以符合Great Organization的條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重視Talent Intensity(人才密度)。Jim Collins早就在Good to Great中講過,一間好公司不是靠制度去管理人才(立心不良的人如何管理?),而是在甄選新人時,只挑選那些夠自律的人,這些人不必靠制度去控制。Netflix強調Freedom & Responsibility的企業文化,是其成為Great Organization的重要基石。

    (相關舊文:Netflix裁員 士氣反升?年假任放公數任出

    The Flywheel Effect:三項因素中,最容易理解的是The Flywheel Effect,但這也是最考功夫、最難達到的;因為它要求企業在找到Hedgehog Concept後,持續不懈地向同一目標、日復日地最好1000件小事。

    我認為Jeff Bezos領導的Amazon是此中的表表者。以前就寫過,Jeff Bezos以超長線眼光來建立自己的網上零售王國Amazon,堅持不問短期表現,只以顧客最大利益來營運,深信長期回報必勝。沒想到Jim Collins這回竟和我想到同一點上 — 他在Good to Great的網站上,加入當時寫書時沒有的企業來說明「飛輪效應」,舉的例子正是Amazon。

    (相關舊文:做一千件小事長線入市時機?

    講完這些理論後,我想到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要求同學們以小組形式,挑一家他們喜歡的企業,按Good to Great的框架來作分析。可惜這我把這節課放到太後,同學們恐怕沒足夠時間作準備。如果將來有機會再教這門課,一定要重新規劃才行。

    ***

    本文為2024年香港中文大學(CUHK)新聞系本科課程Public Relations for Entrepreneurs第十二節課的概要

  • 政府送你Apple Watch

    上週Apple舉行產品發布會,除具血氧感測功能的全新Apple Watch Series 6令人期待外,一項新加坡政府與Apple的破天荒合作,也頗具新猷。

    它是一個叫LumiHealth的全民健康計劃,10月開始接受新加坡國民自願參加,為期兩年。參加者自費購買Apple Watch並下載應用程式LumiHealth,只要每天完成運動目標,兩年後可獲380坡元獎勵。等於政府送你一隻Apple Watch。

    據Apple發布的新聞稿所述,LumiHealth以遊戲化設計,參加者需要完成的健康任務,「包括每星期的活動目標,除了日常走路,也可以透過游泳、瑜伽和其他活動來達成」。整個計劃的長遠目標是通過鼓勵新加坡國民養成運動習慣,以助減輕國家的醫療負擔,是個雙贏方案。對Apple來說,此舉既吸客又有助提升形像,而Apple向以重視用戶私隱見稱,是次合作更強調不會出售或分享數據作推廣,較易令人放下戒心。

    計劃由新加坡政府牽頭,邀請科技公司提交建議而成。幾年前當智能穿戴裝置開始流行時,一些具前瞻性的雜誌如《經濟學人》早就有此提議,理論上這種以小量經濟誘因鼓勵用家勤做運動的點子百利無害,從個人到社會都有好處。我印像中部份保險公司亦有此應用,並以保費折扣為奬勵,不過未聞有國家當政策來推行。如今敢想敢做的新加坡政府率先進行全民計劃,符合其管治作風, 不令人意外。不過這種政策在香港能落實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先不談政府有無如此創新的思維,即使這項建議被提了出來,可以想像官員們的即時反應:首先是懼怕利益輸送、官商勾結的指控,其次是不知如何拆解用戶私隱和數據收集的隱憂。如今香港市民對政府缺乏信任,向來奉行少做少錯的官員們,更沒有迎難而上的意志了。

    港人對政府有戒心,又不喜歡被權威管束,想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沒有上而下的政策驅使,只能靠自律了。

    參考資料:新加坡與Apple合作 借助Apple Watch推行國民健康計劃

    相關文章:派錢與健康掛鈎

    ***

    本文精簡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率先見報

  • 問誰領風騷

    (接上文:盤點FAANG最新業績

    疫症下審視美國五大科企FAANG(Facebook, Amazon, Apple, Netflix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最新業績,除Amazon和Netflix皆明顯受惠,錄得用戶、 用量或收入增長外,其餘三大則較難有一面倒的說法。

    先說收入最高的Apple吧。最新季度收入580億美元,略高於預期,但佔收入份額一半的iPhone,按年卻錄得7%跌幅,而且估計次季表現更差。在疫情持續下,生產和零售都受創,「賣電話」的生意自然欠佳。不過Apple的訂閱服務收入如iCloud或Apple Music等卻有增長,加入手握近2,000億美元現金儲備,無損霸主之位。

    季度收入為410億美元的Google母公司Alphabet,業績不過不失。Alphabet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廣告公司」,廣告生意佔季度收入八成,即使在疫情下,亦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0%。不過,一向在Google上大灑金錢的旅遊網站如Expedia,因疫情關係決定將廣告支出緊縮至過去的20%。一葉知秋,Alphabet廣告收入前景未許樂觀。幸好其雲端服務收入增長52%,雖然暫時佔比不高,但競爭力不容小覷。

    最後輪到Facebook。Facebook最新的全球活躍用戶為每月26億人,期內平均每人為Facebook帶來6.95美元收入。值得留意的是,Facebook幾乎完全依賴廣告收入(達98%),所以它必須持續增加用戶以確保營運表現,可惜用戶老化和增長放緩卻是揮之不去的陰影,尤其在後起之秀如TikTok/抖音的挑戰下,更顯嚴峻。幸好Facebook手持600億美元現金的「彈藥」,而經濟低迷正是入手的好機會,且看Facebook能否在Instagram後再下一城,一舉兼併對手和用戶了。

    我因為好奇科技公司在疫症下的表現而做了一點簡單的資料搜集,卻發現FAANG之間很難互相比較,因為它們的產品、服務、營運模式、CEO作風等統統不同,並互有競爭。例如Google和Facebook的收入都以賣廣告為主,而Amazon、Google和Apple均涉足雲端服務,還有Amazon和Apple皆想在串流平台上向Netflix分一杯羹等。

    而它們之間最大的共通點,是都掌握了龐大的用戶數據。或者可以這樣推測:誰能最有效地挖掘、分析和利用數據,誰就可賣更多產品、發佈更精準的廣告、或推送更令人欲罷不能的內容,將來繼續稱霸全球、獨領風騷。

    不過,隨人們對個人資料的重視提高,和各國有關私隱的監管漸成風氣,大數據的發展必然會受到更多公眾和政府的監察。在發展大數據和保障私隱上如何平衡,五大可有對應良策?

    相關舊文:平行時空大數據比你更了解自己?科企如何透視你的祕密

    ***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