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吓有錢賺

    Keith向有跑步習慣,但他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張貼有關跑步的帖子,卻和以往的不一樣。

    (相關舊文:創業行者

    Keith Li Facebook動態截圖

    圖片是一隻色彩斑斕的波鞋,配幾個奇特的符號和數字。Keith寫道:

    「今日終於儲夠2 Energy,夠我跑十分鐘,收返4.59 GST,兌美金現價 $5.06 X 4.59 = $23.22,大概港幣$180。」

    驟看令人丈八摸不著頭腦,但知情的一看就懂,原來Keith是在參與目前web3最炙手可熱的項目、一個帶起「Move to Earn」(邊運動邊賺錢)潮流的玩意,STEPN

    被名人們炒得火熱的NFT(Non-fungible Tokens),其中一個為人垢病之處,是缺乏應用場景,NFT擁有者被譏為花鉅款買一個不怎麼樣的JPEG檔案,除高價轉售圖利外別無他用。STEPN得以迅速走紅,正因為替NFT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應用。

    Keith在社交平台上展示的那隻「波鞋」,其實是一個NFT。按自己的運動偏好購入此NFT後,用家才可啟動應用程式,「動著賺錢」。「錢」以STEPN發行的代幣GST發給用家,用家隨後可在加密幣的交易平台上把GST換成和美元掛鈎的穩定幣USDC,變相套現。像Keith便在其社交平台上提到,他這天跑了十分鐘,賺下4.59GST,當時每GST相當於5.06USDC,即共23.22美元,約值港幣$180。

    很有吸引力吧?但注意,想「郁吓有錢賺」,必先跨過一個不低的門檻,那就是以最低12.95SOL行文時SOL約值101美元,即總值逾1300美元)的價格,像Keith那樣購入一隻「波鞋」NFT,才能參與遊戲。不同的「波鞋」NFT有不同的「效能」,可賺的GST便有高低之分;而擁有超過一隻「波鞋」者,回報更可觀。說時遲那時快,Keith如今已買了第二隻「效能」更好的「波鞋」,他現在跑步賺的GST便成了之前的一倍。

    「窮L」哪有錢?沒問題,想無本生利者,可以玩一個類似的遊戲,本地Game-Fi開發團隊OliveX新鮮發行的「The Dustland」。OliveX的CEO也叫Keith,他從web2.0走到web3,累積大量和「運動遊戲化」相關的經驗,而且對科技潮流亦步亦趨。最近數月,Keith忙得不可開交,因為必須把握STEPN帶動的move2earn巨浪,儘快趁勢推出The Dustland。和STEPN不同之處是,玩家下載應用程式後可直接上線邊跑邊賺,而所獲「酬勞」也是他們自家發行的代幣DOSE。

    (相關舊文:有關Keith Rumjahn的文章

    因為OliveX和深具「元宇宙」概念的公司Animoca Brands為策略夥伴,而後者與其他主要元宇宙玩家包括Sandbox、Bored Ape Yacht Club、 OpenSea等關係密切,令The Dustland和DOSE的發展引人遐想。三月底DOSE的價格忽然暴升三四倍,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其實Keith幾年前就想買下一家設於英國的初創叫Six to Start,他們旗下的「沉浸式」(immersive)遊戲Zombies, Run!非常受歡迎,玩家被設定為廢墟中的主角,必須奔跑以逃避殭屍襲擊,寓運動於娛樂。該遊戲由2012年推出至今,每年均有嶄新劇情推進,保持新鮮感。去年OliveX終籌得665萬美元將Six to Start羅致下來,並正好把Zombies, Run!的元素加入The Dustland中,使之比STEPN的玩法更豐富。

    不論STEPN或The Dustland,它們在整個web3發展中最重要的貢獻,是把一些web3圈子以外的人,如遊戲玩家、跑手等,帶進web3之中,進一步拓寬web3的市場。再加上DOSE或GST的利誘,元宇宙的熱度看來將進一步升溫。

    (相關舊文:歡迎光臨元宇宙

    ***

    本文分上下兩集,於上周五及今天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竟向web3說不

    NFT、元宇宙、區塊鏈等和web3有關的概念,再一次為科技界帶來劇烈的地殼變動。不少web2.0年代已冒起的團隊也在磨拳擦掌,期望藉此推陳出新,再下一城。但凡事總有例外。

    甲和乙是我認識的兩個團隊,他們的核心技術和應用接近, 而且市場都夠國際化,深得用戶和投資者歡心。但在web3掀起的巨浪下,兩者的取捨卻頗不同。

    甲團隊本來計劃在2020年大舉出擊,卻因瘟疫持續不休而作罷。幸而團隊並無因此怠慢,他們一直密切觀察全球用戶的使用習慣,並收集數據,因應這些回饋優化和改革其應用,這段時間以來已推出2.0版本,還有3.0版本蓄勢待發。其不懈努力也得到回報,半年前B輪融資到位,足夠團隊繼續按其藍圖推進。至於web3巨浪,他們卻顯得踟躕不前。

    乙團隊在2020年推出的第一代產品成績不錯,本該順著原定方向繼續前行,但忽然掀起的web3巨浪,令團隊決心全面更改航道,遂浪而上。他們發幣(token)、打造元宇宙、積極地建立web3社交平台,其全面擁抱web3熱潮的態度令團隊成為投資者的寵兒,資金湧進的速度更前所未見,團隊士氣大振。他們想不通為什麼甲團隊在這勢頭竟向web3說不,對方是不是太保守了?這等於向錢說不啊。

    我覺得兩支團隊迥異的取態很有趣,就稍為思考了一下這個問題。因為甲團隊全是精英,又非首次創業,所以我幾可肯定他們作風一點也不保守;他們只是不跟風。不跟風又代表了一種堅持:不向投資者屈服

    要知道初創和投資者之間,既須有相同理念,但也各有所取。初創的初心,總是做出驚天動地的產品,一舉改變世界;投資者著眼的則是面子和回報,至於能否改變世界、用家是否滿意,並非他們真正關心的課題。乙團隊緊貼潮流、滿盤元宇宙大計,正中投資者下懷,他們怎會不動心?不但要買,還得加注,因為投資在風口上的項目,才能增加他們低買高賣的回報,更可藉此向同行炫燿。乙團隊「深明大義」,自然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搶手貨。

    至於甲團隊,我相信他們遲遲未進軍web3的態度,必令部份投資者不滿,但明知有投資者不滿仍堅持原路,為什麼?我想到的唯一解釋,是他們對用家的重視更勝投資者。已推出的1.0和2.0產品都得到用家喜愛,為什麼不繼續優化它?為什麼要捨棄那些支持者?我估計對甲團隊而言,為用家提供更佳體驗、替用家解決痛點,是他們的首務,這比為投資者帶來回報更重要。吸資不是不重要,元宇宙也不是不做,但不必一窩蜂搶住做。因為沒有優先加入web3浪潮,才予人保守的感覺。

    據知乙團隊因為元宇宙概念得到投資者青睞,更集中資源在這方面開發,那個才面世不久的第一代產品,已被打進冷宮。我不識好歹地問一位知情者,那買剛下第一代產品的用家怎麼辦?對方聳聳肩道,購入科技產品總會遇上這樣的事吧。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當你失去銀行戶口

    特首林鄭月娥和已宣佈流亡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兩位南轅北轍的政治人物,不知會否因一個遭遇而同病相憐:失去銀行戶口。

    林鄭月娥今年8月遭美國制裁後,無法繼續使用銀行服務,每月要用現金出糧(她月薪約39萬元),生活上也有諸多不便。許智峯倉卒間決定棄保潛逃,結果被警方凍結他和家人的部份銀行戶口,有85萬元無法動用。我們以為擁有銀行戶口就像擁有身份證般理所當然,原來現實並非如此。

    記得我的第一個銀行戶口,是小時候不知參加什麼比賽贏得的禮物:奬金打在戶口上,從此我擁有了自己的銀行存摺(理所當然是獅子銀行,那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嘛)。到大學畢業出來工作,交給人事部的第一份表格,必然填上銀行戶口資料,每月才能成功出糧(還記得當日人事部經理循循善誘:如果用的戶口和公司的屬同一間銀行,出糧的日子就能同步,否則還得再等一天)。

    我想大部份香港人對銀行戶口的體驗,與我的大同小異,而且覺得林鄭或許的情況,不大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實情是,全世界至少有17億成年人沒有銀行戶口。隨監管機構對銀行的監管越趨嚴苛,哪怕是普通人,開設銀行戶口也將越來越困難。如何是好?

    我有不少初創朋友,很早就開始使用加密貨幣和錢包,擺脫對銀行的依賴。以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貨幣之一、「以太幣」Ether為例,「以太坊」Ethereum在自己官方網頁的簡介上,開宗明義第一項,就表明以太坊是為所有人而設的銀行(Banking for everyone),即使是那沒有銀行戶口的17億人,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在以太坊上使用傳統的銀行貸存服務。事實上,加密貨幣之所以被各國監管機構和金融界持份者視為洪水猛獸,除因真的有騙子利用它來作惡外,也因為加密貨幣對傳統銀行業有極大的顛覆性,傷害他們的利益。

    (相關舊文:銀行的恐懼

    在這種背景下,我認為普羅大眾更應該嘗試學習使用加密貨幣、開設加密貨幣錢包,不妨以極小量金錢邊學邊用,讓它像電郵或FB般,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提升自己對它的了解和觸覺,和培養分辨真偽的能力。

    我一位做初創的朋友最近移民,他事前部署的其中一步,是把一些資產轉為比特幣、存在BlockFi收取利息,然後每月把利息打到其MCO信用卡上,方便日常使用。如此這般,朋友繞過一系列繁覆的銀行手續、收費、時間,輕裝上路。如果你對這段話感到一頭霧水的話,朋友,是時候惡補一下相關知識了。

    (相關舊文:菜鳥初涉加密幣《區塊鏈社會學》

    還有另一位開設科技公司的朋友,自己身體力行不止,還親自開班授課,幫助公司的同事學習這門新事物。他邀請我參與他們其中一節內部培訓,令我眼界大開。那天已是下班時分,但廿多位年輕同事看來毫無倦意,興緻勃勃。上次課後老闆為同事們佈置了功課,今天宣佈哪位同事表現最佳可獲獎金。因為有兩位同事的功課水平都很高,老闆決定讓他們平分獎金,並給他們四個選擇:即場收取現金、收取同等金額的比特幣BTC、以太幣ETH、或穩定幣USDT。

    課上其他同事都興高采烈地參與討論,最後兩位同事中,一位決定收取USDT,另一位則選擇BTC。最方便的選擇—現金—反而乏人問津。

    初創界還有一位高重建,不止自己用、同事用、還孜孜不倦地「普渡眾生」,教普羅大眾裝電子錢包、使用加密貨幣。我是因為他的LikeCoin,才開始接觸和使用加密貨幣的。如果連我這種毫無技術背景的文青也能突破安舒區、一探加密貨幣這個新世界,相信沒有人做不到啊。

    (相關舊文:高總出市區

    這篇文章對上述林太太、許先生而言來得有點遲,但對其他林太太與許先生,希望仍用得上吧。

    ***

    本文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率先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