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C100強的啟示

    Y Combinator(YC)是矽谷眾初創加速器的「始祖」、「武林盟主」,創辦人Paul Graham以文載道,是許多初創心目中的教父。對初創來說,能入選YC好比學子以獎學金考入長春藤大學般榮耀。例如深受歐美年輕人歡迎的9GAG,就是最早入選YC的香港初創之一。沒沒無聞的初創因為YC一鳴驚人,YC因為旗下出色的初創錦上添花,彼此真箇「花花轎子人抬人」,相得益彰。

    不久前YC在網站公告「2018年YC100強」,以市值將歷來入選YC的初創排名。其中有耳熟能詳的Airbnb(首位)、Dropbox(第四位)等,排行榜上最早入選的初創是2005年「校友」Reddit,而2018年入選的新貴也有躋身其中(如Atrium,為初創提供法律服務的B2B軟件)。這百間初創的總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且不說平均下來全部具有「獨角獸」資格,其中達93間市值逾1億,以初創來說,成績驕人,足見YC挑選初創的眼光。此外,YC百大初創加起來,共製造職位逾28,000個。我大致看了一下,有兩個有趣的觀察:

    其一,這些嶄露頭角的科技公司,請的人真少!以排首位的Airbnb為例,這家十年前成立的初創已融資40多億美元、市值最少300億,預計明年有機會上市。這麼大盤生意,在全球請的人只有4000。在內地,隨便找一家製衣廠,聘用的人手都超過它。說到人手精簡,初創當中以WhatsApp為表表者,2017年它僅聘用55人,就足以服務全球逾億用家、產生190億美元市值,換言之每位職員產生的價值達3.5億美元!不必等人工智能或機械人全面普及,走在科技前沿的公司,需要的人力資源越來越少,因企業漸以科技將生意自動化。

    上一個世紀,外間喜以某企業地標佔地多廣、全球聘用人手多少為成功指標之一,這在科技時代真是老土得不行。

    雖然受聘頂級初創的人手不多,但不代表因它們而得到報酬的人也一樣少。剛提到的Airbnb就是最佳例子。直接受聘於它的人全球才4000,然而,全世界千千萬萬閒置居所的業主或租客,不管身在歐洲之巔少女峰抑或百年古城京都,都可透過Airbnb平台獲取報酬或額外收入。這聽來不是很美好嗎?科技公司釋放了人的自由和流動性,使許多人不必「上班」,也有機會獲得收入。

    同樣地,因為科技簡化了人手編制,這些科技公司的創辦團隊或管理層,將不再如他們的前輩般,為日益膨脹的員工數目而令自己陷入痛苦的人事管理中。在我認識的所有初創裏,幾乎百分百視管理為苦差;沒有誰希望有朝一日打造出自己的帝國後,竟要因此天天早朝、日日批奏。科技不但釋放了「扮工」的職員,也還這些科技新貴生活的自主。

    (相關舊文:聚天下兵器不通勤不是夢

    其二,能躋身「YC100強」的B2C初創近年越來越少。這一來反映科技帝國的成型:許多初創未及成熟,已被科技巨企如FAANG(Facebook, Amazon, Apple, Netflix及Google)或BAT(百度、阿里、騰訊)收編、吸納,它們缺乏沙場練兵的經驗,也長不大;二來反映隨蘋果劃時代推出iPhone而形成的「B2C黃金時代」,由2008年開始,今已告式微甚至結束。十年前,香港不少初創因為App興起而接下不少大企業的案子,雞犬皆升,如今要靠寫App成就一方豪傑,難度甚高。

    說是「黃金時代」的結束,我覺得這張清單某程度上也支持了這個說法。因為不同坊間林林總總「百大」名單,這是享譽江湖已久的YC破天荒第一次公佈其百大名單。YC向來是個傳說,從不自我吹噓,近年隨「黃金時代」結束、獲其支持而爆升的科技新貴漸少,YC被指出現「中年危機」。這張「傑出校友」清單,可是YC為自己打氣,證明雄風猶在?

    ***

    本文精簡版10月26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品味與科技

    旅居紐約的日本國寶級音樂人坂本龍一,很愛光顧一家位於曼哈頓區的日本餐廳Kajitsu。餐廳大廚Hiroki Odo擅長「精進料理」(即素食),令坂本深為欣賞。可是這家餐廳有一點瑕疵令他無法忍受,以至不得不去信Odo表達不滿:

    「我喜歡你的食物,非常尊重閣下並且深愛你的餐廳,可是它的背景音樂太糟糕了。是誰選的?誰把這堆令人難受的東西混在一起?你的食物美如京都的桂離宮,可是餐廳的背景音樂卻令人想起特朗普大樓。」坂本龍一並非首次受不了某餐廳的背景音樂,通常他不再光臨便是。可Kajitsu卻是他深愛的餐廳,這麼美好的地方豈可配上如此惡俗的音樂?大師終於按捺不住了。

    作為國寶級音樂大師,坂本當然不會無理取鬧,所以他除在信中表達不滿外,還自動請纓為餐廳選曲,以配合它的環境和氣氛。結果,一張絕無僅有的「坂本曲單」應運而生。四十八首樂曲裏並無坂本本人的作品,卻在在流露大師的品味(只要在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搜尋Sakamoto / Kajitsu等關鍵字, 就可找到這張曲單)。

    《紐約時報》一位記者無意中發掘出這個故事,並得到坂本本人的證實。這個星期天上午,當我如常瀏覽網站尋找寫作靈感時,看到此文使我莫名其妙感到心弦強烈震動。初創與科技無異令社會更進步,但單單追求前進向上似乎並不足夠;若在衣食住行更方便外,更有像坂本龍一這種對品味的堅持和對美的追求,才能獲得更豐富的心靈滿足。

    不久前我參與了一家調研機構就某科技巨企的市場調查,當中不少問題,圍繞受訪者對FAAMG(Facebook, Amazon, Apple, Microsoft, Google)的觀感。在理性上,Google得到我最多的認同–它帶來的方便獨一無二、它的科技最尖端、它人才最鼎盛;但當一觸及品牌、文化、形像等感性的印象,蘋果卻獨佔鰲頭,遙遙領先。又如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始疏遠Facebook,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平台將雅與俗用同一把秤篩選,越受歡迎的題材得到越多曝光,但它們未必有品味。結果一些朋友像坂本龍一無法忍受餐廳的背景音樂般,但又對選曲無可奈何,只好離開。

    這讓我想到一個常常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有些非常優秀的應用科技,方便快捷功能齊全,深受13億人喜愛,卻無法征服世界?從品味的角度出發,可會得到一點啟示?

    ***

    相關舊文:

    李樂詩

    品味

    朋友推薦的一本書: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

    ***

    上文精簡版8月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臉書教主的國會騷

    「臉書」Facebook創辦人兼CEO Mark Zuckerberg上週一連兩天到華盛頓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是科技界今年以來最重大的新聞。上次一位科技界人物「榮獲」政界如此「高規格接待」,可以追溯至九十年代、微軟蓋茨面對壟斷的指控。「朱仔」Mark Zuckerberg創辦臉書僅14年、以33歲之齡而得到這種「機會」,可謂前無古人。

    那他的表現如何?我認為朱仔險勝國會。經過老練的議員們十小時馬拉松式「盤問」後,臉書股價兩日內反而大升5.7%,朱仔個人財富進賬逾30億美元;而網絡上得到最多人「洗版」的新聞,是議員們對社交媒體認識之貧乏,以致出現了許多不著邊際或哭笑不得的問題,白白浪費認真審視個人網絡私隱被科技巨企出賣的機會。簡而言之,朱仔以超乎想像的「穩定」表現,渡過臉書誕生以來最艱險的一關;但用戶的網絡私隱是否得到妥當的保障,卻很難說。

    讓我們稍稍倒帶,回看朱仔上國會前面對怎樣的處境:上月英美兩份大報同時揭露,第三方透過程式收集臉書用戶資料,然後將8700萬用戶資料交予政治顧問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使後者得以為特朗普的總統競選團隊效力。出賣用戶資料的指控事關重大,何況牽涉政治!朱仔唯有一邊不斷公開道歉,一邊多次否認無力領導團隊,欲為事件止血。但網上出現「刪除臉書」的呼籲,更有促其辭職的傳聞,令朱仔的個人職業生涯和臉書的命運同時告急。他最終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受國會聽證,冀以「最高規格」的開誠佈公,為事件劃上休止符。

    《紐約時報》報導,朱仔為應付是次聽證會準備十足,聘用一大隊律師和政治顧問提供特訓,當中包括前任總統小布殊的一位特別助理。顧問團隊們為朱仔準備大疊筆記(其中有幾頁被攝影記者拍下,上面滿佈分門別類的重點),又多次進行角色扮演和模擬對答,冀保送教主過關。結果可以用一句話總結:「比你聰明的人比你更努力更認真」。

    面對龐大壓力下,朱仔展現了超乎常人的能耐:他熟書、情緒穩定、很少失誤。雖然被批評迴避問題、表現像機械人等,但因為議員們的表現比他糟得多,結果在「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下,朱仔贏、國會輸。

    我看了一些相關報導,發現較嚴肅和知性的媒體或評論員,繼續追問用戶私隱、科企規管、市場壟斷等重要議題;但大部份媒體卻為朱仔的表現所惑,放他一馬,或把注意力轉移在國會議員令人失笑的提問上,變相放生了他。有媒體點算過,朱仔面對質詢時,曾43次表示「容後補答」(這可能是公關團隊提供給他的「救命金丹」),唯有希望他是「找數真漢子」。

    「臉書大戰國會」,這既是科技巨頭接觸政治的第一課,也是政界與科技巨擘交手最矚目的第一次。不知這對香港的科技界有何啟示呢?

    ***

    上文同日刊登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此為加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