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怕新加坡謙虛

    星港之爭不是新話題,但拼到「出哂面」確實少見。先是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節突然提前,刻意與香港的金融科技周撞期,搶客意圖明顯;然後是渣打馬拉松剛宣佈取消香港賽事的次天,就傳出「回歸」新加坡舉行的消息(後補:其後再傳出消息,渣打馬拉松明年二月於香港復辦)。新加坡步步進逼毫不客氣,香港官員還未就金融論壇解畫完畢,又要為搞不成渣打馬拉松澄清,窘態畢露。

    嚴格的檢疫措施一天不放鬆,香港復常無期,「盛事之都」如何解困?新加坡的得勢不饒人,可能是香港的一線生機。

    我認識的一家初創去年參加了香港的金融科技周,今年打算捲土重來。我問他新加坡同期也在舉行金融科技節,二選一是否有點為難?這家初創的CEO回答說一點也不,因為他根本沒想過去新加坡。

    這答案有點始料不及,我好奇追問,對方向我解釋道,他們曾經參加過新加坡的同類活動,感到主辦機構作風十分傲慢,而且前線人員的辦事效率和能力,也不能和香港的相提並論。他舉例道,疫下部份展覽活動移師網上舉行,可是直到展期結束,該網站仍不能顯示其公司訊息,教他感覺不是味兒。相反香港的虛擬展覽則體驗流暢,而且宣傳和推廣等配套服務也做得很到位。

    這家初創的經驗可能只是個別例子,不宜以偏概全,但在形勢一面倒不利香港的情況下,這個非典型例子卻令我有另一番領悟:香港或有「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的機會。

    假設兩家毗鄰餐廳在競爭,實力旗鼓相當,其中一家因為裝修暫停營業,另一家自然加倍旺場。但問題是,如果這家餐廳因為對手暫時離場而鬆懈,食物水準和服務有所不足,待另一家裝修完畢,食客有比較之下就未必再光顧了。那家要裝修的餐廳若最終在競爭中勝出,不是因為自己做對了什麼,而是因為對手做得不夠好,客人搶過來後也無法留得住。

    (相關舊文:Call車之戰

    香港官員在檢疫政策上既然無能為力,唯有默默祈求:節節勝利的新加坡千萬別謙虛!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輸入科技人才

    創科局計劃6月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開放予科技園和數碼港公司申請輸入海外人才。照理說本地科技公司若苦於人才短缺,一聽此計劃出台,應大表技持,但創科圈子的反應似乎未見積極。代表業界的莫乃光議員表態,「計劃對外來人才的工作經驗要求偏低,恐造成錯配,要求政府應優先幫助為本地科技人才加強培訓協助升級轉型,並創造更多優質職位」。一語道破從業員的心聲和憂慮。

    我是香港科技界的「大好友」,從不覺得香港人才不足–論人才,香港肯定是所有中國城市裏,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港人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問題是:人才若不在創科,到哪裏去了?

    部份人才投身金融、地產、大機構MT,這不用多說。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金融中心,精英從大學畢業後,找最吃香的工作,很正常。此外,一些工科、理科精英,中學畢業後負笈海外留學,之後留在當地發展,為數不少。還有,近年全港上下大力鼓勵創業,有些尖子索性一出來就當老闆,何必向科技公司求職?盤點下來,好像真的「人才不足」。

    既然人才不足,科技公司如何是好?沒有輸入科技人才計劃前,積極的科技公司不會乾坐著等,也不用靠政府。他們一早在深圳開分司,在當地請人,因為深圳是全中國科技人才最多的地方,工資水平也力追香港。另有一些,努力改革公司的項目管理系統,實行遙距工作,全世界請人。不管是俄羅斯的保安天才、印度的數學神童、還是灣區的編程少年,只要能上網,都可應徵這些工作。

    (相關舊文:聚天才兵器不通勤不是夢

    所以關於輸入科技人才,我的看法歸納來說有兩點:一,人才是全世界流動的,哪裏有發展機會、有市場、有資金,就去哪裏;二,對優秀的科技公司來說,人才也不限於香港,他們要不北上招聘、要不全球挖角,不必等輸入人才計劃。

    如此說來,政府只要「佛系」就好,什麼都不用做了?那又未必。要谷香港創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輸入人才只是當中較易做的而已。我覺得政府若要認真搞好香港創科的生態,以下三點比單單輸入專才更重要:

    一,吸引巨企進駐。香港有不少創科人才,老早已落戶灣區(注意:不是「大灣區」)。為什麼?因為當地有Google, Apple, Facebook…呀。人才東家不打打西家,機會處處,不必回流香港。同理,深圳為什麼有全中國的科技人才?因為有騰訊、大疆、華為等。香港沒有足夠的大科技公司,才是聚集不到和培育不到科技人才的主因。

    90年代香港曾擁不少芯片業人才,因為Motorola在香港設廠;可惜這些人才隨巨企凋零,也各散東西。如果吸引到好的大公司在香港請工科人才,說不定灣區的精英也會回流呢。或者說,不管是否灣區回流精英,只要有好的發展機會,人才自然會被吸引過來。新加坡在這方面一直做得十分積極,從許多科技巨企的亞太總部設在星洲而非香港,可見一斑。

    固然,人才和科技公司,是雞先定蛋先的問題。但這兩件事可以一齊做,並不排斥。楊局長見過Steve Jobs,相信也不介意見見Tim Cook、Elon Musk或Sundar Pichai吧。創科局可大力向外推廣香港背靠內地市場的優勢,以難以抗拒的條件,吸引這些世界級巨企來港。

    二,做好Fintech金融科技。有說香港的尖子大部份去了唸環球商管、然後考入大摩高盛,沒什麼精英肯做創科。不打緊,金融科技將來肯定顛覆傳統銀行業。香港既然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市場、遊戲規則、資金運用,都很熟悉,應施展渾身解數,盡量把最大最有前景的Fintech公司請到香港來落戶,兼讓這些唸環球商管的精英有用武之地。做金融科技,香港有天時地利人和,再不積極發展,印尼都要做得比香港好。

    三,擁抱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市場。日本對此表現最為積極,發牌規管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吸引大量資金進駐;新加坡對此也不抗拒。但香港卻「猶抱琵琶半遮臉」,令人無所適從。內地嚴管加密貨幣交易,香港正好起「沙盒」作用,天津、上海不做的,香港應拍心口爭取來做。許多投資者早已涉足加密貨幣市場,投資ICO不亦樂乎,但香港好項目有限,結果資金都流往別處去。如果多幾個好的ICO在香港成功融資,良幣驅逐劣幣,還怕金融科技與區塊鏈技術人才不來港嗎?

    講比做容易,我只是個紙上談兵的,寫些不負責任的粗淺意見,實事還得靠眾勞苦功高的創科官員們。望諸君勿取易捨難,除輸入人才外,還能從不同方面多下功夫,吸引科技大企業進駐香港、做好金融科技、規管加密貨幣交易等,提升香港整個創科生態。

    上週(11和12號)我回母校的「中大創業日2018」幫忙,眼見超過50個參展單位、十多隊初創隊伍躍躍欲試,可見香港的創科人才不少。近年港府扭盡六壬鼓勵年青人創業,成效漸見,然適合自己做生意的年青人畢竟是少數。下次不妨試試搞招聘,配對請人難的本地科技公司和有志投身創科的畢業生們,看效果如何?或者創科人才又不是那麼少。

    ***

    上文精簡版5月18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另大部份內容同日見報於《香港經濟日報》評論版

  • 自己的錢自己融

    認識一位支持本地初創企業的投資者,他眼光獨到,在初創投資中屢屢獲利,又多次幫旗下初創進行融資,深明箇中精髓和遊戲規則。但最近和他聊天,這位投資者竟說,洗手不幹了。幹嗎?他說投資初創,回本期起碼五至七年,真是折磨;但最近轉戰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不但收穫更豐,而且短至一兩個月就能獲利,實在痛快。

    這位投資者幾個月前初嚐甜頭,投資的一個ICO項目,兩個月內市值一度暴增20倍;後來他一口氣連投多個ICO項目,也屢傳捷報。我不識好歹地問,那你打算分配多少資金在ICO的投資上?他說這些ICO項目幾乎逢投必贏,把賺回來的錢投在新項目上,幾乎不必增加本金。我瞠目結舌:世上真有穩賺不賠的投資?

    轉過另一邊廂,初創又能否從ICO中獲利?答案竟也是肯定的!

    我曾寫過不少關於初創融資的文章,需知這對大部份初創來說,都是漫長痛苦的過程。撇除那些僅用簡報就融資的個案不談,首先你的初創要有一定的市場表現和增長勢頭,才有投資者看得上眼。然後你得準備財政資料、業務簡報等,接受投資者翻來覆去的詢問。像我有朋友曾往美國參加加速器計劃(accelerator program),三個月內見了300個投資者,比競選美國總統還累。而在矽谷或內地還好,因當地生態系統完善,肯投資初創的天使投資者和風投很多;但在香港彈丸之地,許多機構投資者根本不看本地項目,剩下有點錢的投資者,又未必熟悉初創,他們的指指點點,往往令初創企業家們生不如死。好不容易融了一點錢,還得向投資者們朝匯報晚請安,倏忽間把錢花完了,又要愁下一輪融資。其苦處可想而知。

    但ICO可不同了,這真是個「自己的錢自己融」的天堂,完全不需中介或風投參與其中,也沒漫長的討價還價過程。企業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該代幣通常在其平台上具備某種功能,對此感興趣的投資者以加密貨幣購買代幣,完成交易。舉例,柯達公司月前公佈發行KodakCoin,供用家以代幣在平台上購買相片;平台又從營收中撥出若干利息派發予KodakCoin的投資者。區塊鏈既解決攝影師收取相片版權的問題,其代幣又具備一定投資價值,致該消息一公佈即令市場瘋狂,柯達股價還因此在兩天內暴漲三倍!不少本地或海外初創也利用此際投資者對ICO的熱情,紛紛發行代幣,輕鬆融資滿載而歸。

    在2017年第三季,美國的種子及天使輪融資中,ICO籌了130萬美元,僅比傳統風投的140萬美元略差一點點。在2017年全年,全球共56億美元透過ICO融資而來;單在美國,2017年的ICO融資額已佔其IPO的6%。

    當然,在這股ICO巨浪中,人性貪婪盡現,肯定充斥不少渾水摸魚的項目,最終有人贏到開巷,有人血本無歸。但區塊鏈技術卻也得到挑戰銀行融資功能的機會,而且毫無疑問,這技術和相關的融資平台將會不斷優化,汰弱留強。今時今日全世界最大的科企包括Google、Amazon、阿里巴巴、騰訊等,何嘗不是從千禧年科網熱的灰燼中重生的呢?

    ***

    相關文章:銀行的恐懼

    本文部份資料參考CB Insights簡報How Blockchain Could Disrupt Banking

    ***

    本文2018年3月2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上文是加長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