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有價值推銷員

    申請十月來港上市的電競品牌「雷蛇」(Razer),其CEO陳民亮上月中擔任香港一個大型初創活動的講者,他的講題是「走向國際的三門課」(3 Lessons We Learned Going Global)。我感興趣的不單是他們成為國際品牌的經驗,而是陳民亮如何藉一個中性的初創講題,向觀眾軟銷雷蛇。

    雷蛇的三門課是:
    1. 重複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well…and repeat)
    2. 勿忘初心(Stay true to your vision)
    3. 以人為本(It’s always about the people)

    創業要成功,不應朝三暮四,每次只須做好一件事。而陳民亮就以雷蛇的經驗說,不止要做好一件事,還要重複地做好,像雷蛇便由滑鼠開始,進軍鍵盤、耳機、手提電腦、以至平台。每次攻堅一個新領域,難免面對來自外界和內部的阻力,但必須堅持每次做好一件事,才能擴闊版圖。

    其次,勿忘初心。陳民亮說,創辦人想下重大決定時,難免有人善意提醒那是碰不得的。像雷蛇攻下電競週邊用品後想進軍手提電腦,便有許多人勸陳民亮勿沾手,因競爭太激烈。但陳堅持為玩家服務是雷蛇的宗旨(for gamers, by gamers),像他這種「四海為家」的玩家,正需要一台手提電腦隨時可用。幸好他沒被善意地「勸退」,否則雷蛇不會有今天的規模。

    最後,以人為本。初創必須念茲在茲三種人:用家、團隊、投資者。陳民亮說雷蛇的銷售點和用家遍佈歐美亞洲,每開拓一個新市場,都會採用本地團隊,他稱之為「全球文化,地方管理」;至於投資者,他們寧缺勿濫,只找具策略價值和理念相近的,像本地的李嘉誠/維港投資、內地最大的風投IDG等。

    雷蛇的三門課聽起來老生常談,但陳民亮厲害之處,是以雷蛇的經驗貫穿所有智慧,觀眾既學懂一些初創心得,更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了解雷蛇的發展和產品。

    我曾引用Peter Thiel的書指,初創最有價值的推銷員是其創辦人。創辦人日理萬機,當然不可能天天做推銷--他要挑回報最大的、無人可取代的做,像一個可以接觸上千觀眾和KOL的場合,推銷品牌和形像。香港的初創要多向陳民亮偷師。

    ***

    本文的精簡版2017年8月4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香港電競女團

    朋友的公司不久前簽下一隊「電競女團」叫PandaCute,是香港排名最高的女子電競隊伍,剛剛從台灣的J Team(這是藝人周杰倫旗下杰藝文創公司經營的一隊《英雄聯盟》戰隊,並由周本人出任隊長)受訓完畢回港,展開職業生涯。朋友讓我和這幾位年輕女孩聊聊天,了解她們的想法。我首次接觸「電競」領域,才知自己有多落伍。

    「電子競技」是指以電子遊戲作為競賽的新興體育項目,當中以《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最廣為人識。這個2009年由遊戲開發商Riot Games推出的線上遊戲,以「五對五」戰隊為競賽單位,最新的每月活躍玩家數目達到一億人,比法國或意大利的總人口還多!

    不只玩家多,連帶因它而起的聯賽也成為世界盛事--除官方在北美與歐洲舉行比賽外,中國、台灣、南韓等也有地區賽事,出線隊伍於世界賽中較量,力爭百萬美元計的獎金,觀眾人數更直逼NBA賽事。

    和奧運獎牌榜相似,歐美大國雖實力佔優,屢在世界賽中掄元,但亞洲的南韓和台灣也產生過世界冠軍隊伍。就連小小的香港,也曾有選手(Toyz)擠身冠軍隊伍。

    另一和奧運競賽相似的是,因遊戲對體能和專注力的要求甚高,所以選手大多極年輕,廿來歲是他們的全盛時期,年紀稍大就要退役,轉當評述員或教練。

    像我接觸的這個女團,五位成員中,四位19歲,最小的才17歲,學歷為中三至中六。年紀輕輕便輟學,除興趣使然,也是無可奈何。

    和她們逐一細談,發現她們大部份來自破碎家庭,其中三位,這次到台灣受訓便是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出國,其背景可想而知。但英雄莫問出處,小妮子們意志堅定,受訓期間每天練習逾十個小時,賽後又作檢討,有人連周末也自行回去鍛練技術,毫不怠懶。她們瘦削單薄的肩膀,能承擔的重量或遠勝一些溫室長大的大學生。

    PandaCute的目標是打入職業聯賽,證明自己的實力,這樣才有機會為遊戲相關商品代言,或得到企業贊助,成為名副其實的職業「打女」。起跑線也許對她們不利,但幾位打機女生們將以自己的一雙手殺出血路。望她們力爭上游,向社會證明女生也可成為一流電競選手,打機打出新天地。

    ***

    本文2016年12月2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相關文章:
    港女退學全職打機 日操十小時提升戰力
    電競女赴台集訓 孖鋪捱飯盒一個月

  • 十優狀元蒲得志

    新聞系學生若要學寫人物,蒲得志是個上佳的題材。

    他是1994年的會考十優狀元,當年全港共八位十優生,他是喇沙書院唯一的一位。
    名校生、十個A、贏在起跑線…有何獨特之處?

    且慢,他不是「一般」的名校精英。蒲得志是喇沙書院的插班生,中三下學期才考進來;他家貧,父親在他八歲那年猝逝,遺下他和兩個分別七歲和三歲的弟弟。母親迫不得已領綜援,獨力把三個孩子撫養成人。

    既然如此,就寫個可歌可泣、力爭上游的故事吧。
    又不是。聽蒲娓娓道來自己的童年,全無悲情,和一般少年無異:喜歡體育活動(是學校的排球隊隊員)、熱愛打機,只是他玩得有節制,而且懂得體諒媽媽,不讓她操心。
    最難忘的一段回憶是,當年個個參加排球隊的同學都有一雙不錯的波鞋,但蒲只能長期穿一雙「白飯魚」。他說,那時常常想:如果我也有一雙Mizuno的波鞋就好了。
    可惜少年蒲得志的心願從未實現,家境直到他出來工作後才獲得改善。

    中四那年選科,有位親戚說,如果他選修電腦科,就送他一台電腦,幫助學習。
    蒲沒有想那麼多,他只是渴望可以在家「打機」,於是爽快答應。豈料一接觸寫程式,竟發現自己一點就通,覺得寫程式「好容易」,從此與資訊科技結下不解緣。
    真像武俠小說中,「忽然」練成神功的主角一樣。

    當年會考,也不是自己發奮要考十科。而是有同學想報考十科,於是找來幾個同學一起自修,包括蒲。孰料「發起人」考了個九優一良,「跟大隊」的蒲反而成為唯一的十優生。

    他給我看當年的報導,傳媒對這個來自綜援家庭的名校十優生興趣極大;《明報》的社評甚至以他為題,叫「十優狀元蒲得志啟示錄」。在那個不流行「標題黨」的年代,這樣的社評題目算得上「好爆」了。

    053fEL8znN1mmUk220oieGkMzyAi0XoUHcgG7rnXYts

    轉眼廿多年,當年的十優生,今日如何?

    蒲的「職業生涯」從他自己口中說來,一點也不傳奇,但細心觀察,卻機緣處處。
    他做的第一份工是一間startup,那間startup叫Yahoo。2000年乃第一代科網熱潮尖峰,Yahoo是世上最炙手可熱的科網公司,當年市值最高曾見1280億美元。其時,Google只是楊致遠的小師弟開的一家不算怎樣的公司、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是個十來歲的少年。Yahoo已是盡收天下兵器的江湖盟主。

    2007年,Youtube等web2.0的產物興起,蒲被挖角到TVB,為當年的大台寫下第一個可以在網絡觀看影片的網站myTV,等於是TVB的Youtube無異。

    2009年,社交網站Facebook崛起。這一年蒲得志32歲,已經成家立室,收入又穩定,但一位初中同學卻摩拳擦掌,想拉他一起創業,做Facebook App。
    這位同學游說他,謂現在再不創業,以後生活更安穩,我們更加不會創的啦。
    這一說打動了他。但付出代價亦不菲,除減薪創業外,還要「重操故業」,寫程式。當時蒲在TVB.com已屬CTO管理層,不必自己動手寫程式,但創業請不起額外人手,怎辦?蒲記得同學問他還能不能寫程式時,頓了一頓,然後答:給我兩個月。
    兩個月後,一個32歲、「出道」近十年的CTO,再次投入coding生涯。

    他2014年第二次創業,領導原公司Memoriki一個項目QooApp另起爐灶。當年和初中同學一起創下的Memoriki是遊戲發佈平台,兼併了韓國遊戲開發商Me2On,十月便在韓國上市;他自己領軍的QooApp是專服務日韓遊戲玩家的社交平台,「食正」mobile game新浪,成立兩年來,在不費一文宣傳下,其應用程式已在全球錄得逾1100萬下載。

    QooApp

    由科網熱、web2.0、Facebook App、到手遊平台,蒲得志每次都在最好的時候轉跑道。
    而這種種成就,蒲得志說來一點飛揚跋扈都沒有,甚至沒有太多情緒。其實在把自己的故事從頭說起以來,這麼多起起跌跌,蒲也是一貫的平靜。
    他說自己只是按興趣,專心做好想做的事;其他的事,他不操心。
    我覺得蒲是馭繁為簡的高手,卻以初心為依歸。以他的智力,要同時做好許多事一點也不難,但他只挑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兩件事來做,卻把它徹底做好。
    蒲沒有dramatize自己的故事,但你若很細心去聆聽和捕捉,慢慢發掘,就會聽出精妙處。

    如果蒲是一段程式,那必然是一段精簡無比,但令旁人拍案叫絕的程式,看似簡單,卻聰明在細節處。

    16178816_10155004413463923_8067952897341855201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