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營銷課程個案整理

    為應付2月29日開教的碩士課程(Digital & Mobile Marketing),我從2月中旬開始,幾乎足不出戶、暫停所有工作、投入極度不合比例的時間作準備 — 最極端的例子是,為應付一小時的課程,我花了12小時準備。總之,過程不堪回首。

    我總共準備了六份PowerPoint:

    1. Search Marketing
    2.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3. Content Marketing
    4. Video Marketing
    5. Mobile Marketing
    6. Data Analytics and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在準備這些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依書直說」實在悶到抽筋,過不到別人更過不到自己。所以我一邊弄PowerPoint一邊發掘適合的個案加入其中 — 雖然我第一次教書,但聽書可聽了幾十年,深知最有啟發的課,都具備好聽的故事。教書我是笨拙的新手,但storytelling還有幾下子,所以努力尋找好的個案加入其中,也為枯橾的筆記平添幾分色彩吧。

    言歸正傳。今天下午6時多,我終於完成全部的PowerPoint了,那份滿足感實非筆墨可形容。回想準備這些教材的過程如此「悲壯」,只用一次的話好像有點可惜,而且所選個案都是自己喜愛的,就決定整理出這份清單,列舉我曾引用的個案,那即使沒上課的,也望從這些個案裏得到一點啟發吧。六份教材裏,除第一節課Search Marketing採用了Google本身的tutorials外(完全免費、解說清晰,推薦),其他幾節課我用了以下這些個案:

    一、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 以程式自動「落盤」配對廣告、ad space和受眾。我在課堂上展示了三個在香港下載次數逾百萬的mobile App(如Openrice、KMB Bus App等),一打開,全部都有popup ads覆蓋整個畫面,教你動彈不得,令人深痛惡絕,哪裏找令人喜歡的個案?當然難不到我:Oodies。這是一個香港人Rick開發的Android App,去年12月率先在印度德里推出,已錄得逾100,000下載。Oodies具有ad block功能,但這不是其最「煞食」之處,它最獨特之處是讓用家自己選擇想看的廣告,並從看廣告中獲利!這還不止,它還會將廣告利潤分一部份做公益,將令人煩厭的看廣告變成rewarding又具意義的事,很amazing吧。選擇在德里首發,就是把部份廣告收入投入為婦女安排安全的the last mile drive。Rick正在融資,有心的投資者請幫他一把。他有一副鄭子誠般的嗓子,齋聽pitch都抵。我很佩服他。

    二、Content Marketing – 以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建立權威、信譽、品牌,最終目標都係賣嘢。很多人知道我的好朋友Keith Rumjahn長於寫App(他多年前開發的「籃球教練App」Coachbase連NBA球隊都是用家),但大家未必知道他其實是Content Marketing的高手高手高高手。為推廣Coachbase,他投入大量心力準備過種類眾多的valuable content,反覆試驗、改進,甚至寫了一本可以在Amazon售賣的籃球書(而第二本即將於四月開售)!我一邊引用他的經驗,一邊抹汗 — 因為他多次鼓勵過我效法,而我只是一味拖。

    三、Video Marketing – 是欲在社交媒體上突圍而出的必備條件,而我引用的個案,是另一個好朋友:蕭叔叔。我準備教材時驚訝地發現,蕭叔叔做video marketing的方法,完全是標準的教科書做法:(1)懂抽水 (2) 夠短 (3)風格統一、定位獨特 (4)更新頻密 (5)互動多…他簡直是天生的video marketing高手。我常恃熟賣熟嘲他懶,其實他把努力都用在節骨眼上、不浪費,是深諳80/20哲學的高人。

    四、Mobile Marketing – 有大量例子可用。譬如提到Augmented Reality(擴充實境)時,當然不能不提Pokemon GO,這遊戲把AR用得出神入化,而且使之在短時間內普及起來。早在2010年,有個港產App叫iButterfly,利用AR「撲蝶」儲印花,由香港紅到日本,現在看來有點簡單,在當年來說也是先驅。另外也引用了賣iPhone case賣到街知巷聞、盤滿缽滿、荷里活明星都用的Casetify。他們實在太勁太成功太出名,就不勞我覆述了。

    五、Data Analytics &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 我另一位好朋友Leon Ho是箇中高手,幸虧他當年曾點撥幾句,否則今日我要教書,定不知所措。我不認識哪 一家港產初創擁有足夠多data可作個案,所以從一開始就決定找外國的巨企做例子,並在Uber和Netflix中二選一。這兩個App我都是「重度用家」,但我十分討厭Uber的企業文化和待客之道(以後有機會一定開文鬧爆),所以最終選了Netflix。很高興選了Netflix,認識到他們在利用Big Data做user experience和content上真是神乎其技,他們利用Big Data決定開拍House of Cards的做法可謂曠古爍今,肯定載入Big Data史冊。去年Netflix營業額達200億美元,paid membership增長穩定。未來與Apple和Disney在串流上鬥法,可有一番較量了。

    除上述個案外,我還邀請了幾位朋友慷慨相助,在直播平台上客串,直接向學生們講述自己的故事。為免給他們添壓力,完成課程後,再找機會謝謝他們。

    我接下教書這任務後一直「壓力山大」,直到今天完成最後一個PowerPoint,終可舒一口氣。並且發現這些辛辛苦苦準備好的教材,將來或仍有用武之地,滿足感就更大了。希望今晚一夜好眠。

    p.s. 我做PowerPoint用上很多圖片,卻忘記把它們集中存放,如今就懶得逐張加進來了。姑且借用貓大人可愛萌照乙張呃Like,根據某些研究,網上有高達15%流量由貓而來。要當成功的digital marketer,萬萬不能忘了用貓。

    相關舊文:

    學做網紅

    大俠程理機

    無人不識蕭叔叔

    寫書計劃2015:最終章 — 9GAG,Coachbase,Casetify,Talkbox

    寫書計劃2015: Lifehack


  • 創業煲劇指南

    兩年前我列了一張書單「創業五本書」,根據不同的創業階段(「創業入門」、「唔上唔落」、「泥足深陷」),推薦幾本很適合創業看的書。朋友問,有沒有淺一點的?書太淺未必好看,不如煲劇吖。這幾年我在串流平台上看了幾套很適合創業者的劇,不但娛樂豐富,還很有啟發性。以下按個人喜好排序:

    第五位:Girlboss IMDb評分:7.0

    原作者Sophia Amoruso有份參與製作的劇目。現實中她22歲時創辦的女裝網店Nasty Gal已被破產和賣盤,本尊則貫徹#girlboss不服輸的本色,跌倒爬起再上路。此劇尤其適合愛打扮、開網店的女生,應該很有共鳴。

    第四位:Black Mirror IMDb評分:8.8

    「黑鏡」粉絲暫勿喝倒采,排名全依個人喜好。我佩服這套劇的題材破格又具前瞻性,不夠喜歡純綷因為調子黑暗,受不了(現實或更糟?)。很多觀眾將之和另一套探討人性和科學的Westworld相提並論,愛哲學的朋友不容錯過。

    第三位:Silicon Valley IMDb評分:8.5

    這套劇提起已經想笑。以矽谷幾個nerds組成的Pied Piper團隊為核心,諷刺創投圈子的光怪陸離,看似誇張難以置信,但現實中這樣的劇目不絕地上演。此劇是解愁良藥,若對startup生態有少許認識,包保笑出眼淚。

    第二位:Billions IMDb評分:8.4

    由透視金融海嘯名著Too Big to Fail的《紐約時報》財經記者Andrew Ross Sorkin參與製作,Billions讓觀眾置身對沖基金的殺戳戰場,和一窺Axe這個白手興家富豪生活的日與夜。第四季有著名風投Mark CubanChris Sacca現身客串做番自己,令內容更具實感。如果你的初創已屬late stage上市有望,有些場景大概不會陌生。

    第一位:Breaking Break IMDb評分:9.5

    這套神劇的編、導、演皆接近完美,每一條支線的收結都準確俐落,又有驚喜。一個患上絕症的中學教師,意外地把一門side business發展成龐大帝國,過程中不斷越級挑戰,充分反映一個成功企業家的不屈不撓和急中智生。未看此劇的留意:曾經滄海難為水。

    煲劇太花時間,創業的人哪有這樣的奢侈?真正的企業家,不論做什麼,想的都和生意有關,眼前一切都可帶來啟發。我一個朋友,連陪太太去聽育嬰講座都找到靈感(他的生意和建築有關,與育兒則風馬牛不相及)。假期臨近,不如煲劇?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創業群俠傳」

  • 破譯女俠

    我花在Netflix的時間越多,它越了解我的喜好,每每在我不注意的時候,為我挑選下一套令我著迷的劇。這次是英國2012年的劇集The Bletchley Circle。

    四個女生Susan, Jean, Millie和Lucy,二戰時從事解密任務,曾經破解德軍密碼,早著先機,立下功勞。戰爭結束後,四人各奔東西。一晃眼九年後,倫敦發生連續殺人案,四名女孩的屍體先後被發現,蘇格蘭場相信四案有關連,卻對殺手身份茫無頭緒。此際Susan已成家,生下一兒一女。她從電台和報章報導中,發現兇手的行兇模式,急不及待把這發現透過丈夫的關係告訴警方,很可惜,她的估計錯誤,一無所獲。

    Susan好不沮喪。她想起曾合作無間的三位好姐妹,心想如得到她們幫忙,說不定能補救她錯過的訊息,揪出兇手。於是她出動去找另外三人。這幾個女生已展開各自的生活,很少聯絡,共通點是她們的生活並不如意—當時社會供女性一展所長的機會很少,戰後她們幾乎毫無用武之地,不過混著日子。這四人各有所長:Susan擅長發掘模式、Millie對地理和空間有獨到靈感、Lucy最神奇,過目不忘,能處理龐大數據,Jean是以前的組長,最有機會取得警方的機密文件,供她們分析和調查。

    Susan找到其餘三人後,逐一游說,可是大家覺得她異想天開,警方出動那麼多人力物力都一無所獲,她們憑什麼偵破案件?Susan認為四人與其渾渾噩噩,何不發揮自己才華,做有意義的事?兇手在逃,她們或可阻止下一位女性受害。一開始Susan得不到其餘三人的支持,可是當第五名女性失蹤後,她們如同聽到良心呼喚,聚首一堂,攜手緝兇。四位「破譯女俠」終在齊心協力下找到線索,可惜…

    英劇通常很短,一季才三四集。這套The Bletchley Circle共兩季,加起來只有七集,吊人胃口。我喜歡看解謎的戲,這劇不但情節吸引,而且主張女性自強,鼓勵人應善用自己所長,不要埋沒天分,很有意思。我覺得這四個女生查案的故事充滿企業家精神:五十年代人們還未對女性的能力建立信心,例如在調查過程中Susan雖多番向警方提供線索,但得不到重視,既然現有制度無法提供答案,四人只好用自己的方法查下去。平時四人以讀書會作掩飾,卻被丈夫懷疑,Lucy甚至被家暴,可是她們遇上的挫折越大,越激發她們不服輸的精神,既要為受害人討為公道,更要為自己庸碌的生活發掘意義,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五十年過去,女性的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只要你願意,沒有人可以因為性別阻止你在職場大放異采。即使相夫教子不用為生活打拼,一樣可以從興趣中發揮所長,過有意義的生活。

    世情紛擾,令人沮喪。看一套好戲,從中得到啟發,又可抖擻精神,重新出發。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