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家和上班族的分別

    因為我平日另有正職,所以一般都在星期天提早寫好周五見報的稿子給編輯,以免耽誤。這個星期卻出現例外,因為我忙於籌辦一個和初創有關的活動,周末、周日都在加班,直到活動在周二圓滿結束,次天才匆匆重投寫作,望能準時交稿。

    提到周末加班,相信很多上班族也有同樣的經驗,沒什麼值得值得炫燿。但周末加班加得心甘情願、加得毫無怨言、甚至加得興緻勃勃的,那除了是自己當老闆的人,恐怕絕無僅有了(黃子華的名言是,「『我好鐘意返工啊!』你話唔係鬼上身點講得出」)。大概這就是創業者和上班族的分別吧。下面寫幾句和這個活動有關的企業家,他們都有和我一樣的共通點。

    (相關舊文:戒掉月薪這種癮

    活動是和中大的研究及知識轉移處(ORKTS)合辦的,我負責籌劃活動與邀請分享嘉賓,中大方面則挑選他們培育的初創團隊,利用這機會來增加初創隊伍的曝光率,及幫助他們招聘。因為年輕初創寂寂無名,要吸引合適的人才並不容易。

    (相關內容:我在FB專頁上的簡介Hong Kong Startups Career Day活動的中大負責人在LinkedIn上的分享

    三位分享嘉賓中,以「彌明生活百貨」的創辦人兼CEO袁彌明知名度較高。我介紹她時打趣道,公眾對袁小姐的印像,端視你常看的是娛樂版、政治版抑或財經版。我打一開始認識袁就覺得她是個生意人,而且是非常精明那種,又深諳產品包裝之道。像她公司賣的一個產品,產地是日本,但原來研發百分百來自香港!這群優秀的科學家落戶科學園,研究成果亮麗,卻欠營銷,袁偶然認識他們後驚為天人,經她包裝、宣傳、推廣後,產品賣個滿堂紅。

    這次來中大擔任分享嘉賓,袁一心二用,完成自己的部份後專心聆聽中大團隊的演示,還不時拿起手機拍攝投影片。要知道那五個中大初創團隊,基本上都是「科學家」,投影片全是密密麻麻的字和圖,對一般人來說,原理不大容易搞得明白,但外行人袁彌明卻聽得津津有味,而且心裏已在盤算如何發掘合作機會了。這就是企業家和上班族的分別。

    (相關舊文:女創業家速寫

    再說另一位分享嘉賓蕭銘漢(David Siu),三位講者中以他對公眾而言最陌生,但我預期他的知名度即將有所提升,因為他已引起當天出席傳媒的興趣,馬上另約時間作訪問了。蕭是來自大公司的行政人員,創業前最後一份工作是在蘋果的香港旗艦店擔任總經理,管理上千人的團隊。

    蕭脫離大機構後當起「管理教練」來,客戶以初創CEO為主。話說企業家由零開始,在公司進入成長期後,他忽然由管理數個人,驟增至數十人甚至數百人,對很多人來說,這道門檻並不容易跨過,不少創業者吃過苦後索性另覓人才專作管理。但誰又安心把自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業務假手於人呢?蕭便能在此時派上用場,他可以手把手把自己的管理經驗傾囊相授。蕭為自己熱愛做的事脫離高薪厚職,這就是企業家和上班族的分別。

    (相關舊文:阿姐駕到David在LinkedIn上的分享

    最後談一談我的老友蕭叔叔,也是是次活動的第三位講者。對廿來卅歲、愛上社交平台Facebook和IG的人來說,蕭是無人不識的人物,又廣受愛戴。他有典型的藝術家脾氣,很有才華,但作息沒規律、生活也不紀律。興之所至時,他會放下手上一切工作,從港島溜到流浮山食海鮮;他也愛上eBay尋寶,買下一大堆看來華而不實的小東西,堆滿一間偌大的書房,自己看著高興。

    港大法律系畢業後,他深明以自己不拘小節的脾氣,怎麼當個合格的律師啊?索性專注發展其英式英語天地。他形容為人十分nerdy(書呆子),只是「有些nerdy的人喜歡巴士,我卻喜歡英文」。他熱愛英文到一個程度,是他苦練英語時,煲劇也在練,甚至把想學的台詞重覆唸上百次,直到發音、口音、語調等已臻完美才罷休。把興趣變成事業,這就是企業家和上班族的分別。

    (相關舊文:無人不識蕭叔叔

    ***

    相關報道:Fortune Insight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搶人才

    一位正在招聘的科技公司老闆慨嘆,已收到逾100封求職信,但一個合心意的營銷人員(marketing executive)都招不到,頗感泄氣:

    「以前我們中小企還能用彈性上班時間之類的招數吸引人才,可是現在許多大企業都使出這招,我們這些小公司還能有什麼吸引力呢?怎麼招到合心意的人才啊?」

    我反問道:「為什麼你想向大公司競爭人才?」

    他大概沒料到會被這樣反問,因為各出奇謀搶人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嘛。但我看法不同:我認為小公司需要的人才,和大企業需要的根本是兩類人,所以小公司毋須向大企業挖角,或瞄準對方欲吸引的人才來競爭,否則反而容易產生錯配。

    上月我寫了一篇文章「阿姐駕到」,講一間成長中的生物科技公司,招覽了一位來自大企業的高層加盟,對方履歷無懈可擊,是董事局心目中的完美人才。豈知阿姐處事講究排場、面子、程序,作風與小公司重視效率、靈活、不怕蝕底的文化完全不相容,結果雙方很快不歡而散。

    在上述情景中,阿姐似乎是「錯」的一方,但想深一層,真能怪她嗎?自她踏入職場開始,所接觸的人、事、機構,都是如此作風,阿姐只是貫徹她一向的行為而已。可能在阿姐眼中,成長中的小公司做事不依程序、分工不清、補償又不足,那才不像話。阿姐與小公司,雙方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正常不過。

    一般人認為,大公司出手闊綽、人工高福利好,還有清晰的晉升階梯,自然先吸引一流人才,「剩下」的次等人才,才輪到小公司挑。我認為這種想法比較幼稚,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這樣想還可以理解,可是當一個人在社會上打滾了十年八年後,他開始理了解企業文化、了解商業社會如何運作,也逐漸形成自己的能力和風格,此際他應該開始明白,大機構並非打工仔的永恒首選。

    如果分別在小公司和大機構任職過,就會發現兩者實在不能同日而語。舉個例,在小公司如初創打工,假設你想推一個項目,只要說服老闆,或再加三數個有關的同事,大家目標一致,很快就可以把它試出來。效率、彈性、目標為本,是小公司的特色。在大機構則完全不同。假設上司指定你負責一個項目,你可能先要費一番功夫,準備一個美侖美奐的PPT,然後電郵給相關人等,並且組織一個項目小組多番開會,再向上司、上司的上司、總部的負責人等匯報…翻來覆去開會斟酌,無數電郵往來後,才有機會敲訂執行方案。程序、細節、包裝,對大機構而言,皆不可或缺。

    大學畢業後加入大機構工作的,歷練了一段時間後如果遇上瓶頸,有些或會受不了大機構官僚的作風而離開,甚至刻意挑選看來規模較小的企業,希望換個平台能有更大發揮;但更多人因為社會期望、月薪、福祉等考慮而留下來,其中不少將漸漸成為人們口中的old seafood:沒甚建樹,但深明辦公室生存之道。當然,也有一種精英,既懂職場生存之道,又長袖善舞能力超群,他們能在大機構內扶搖直上叱咤風雲,也是應有之道。只是這類人才,加入或領導小公司不一定能發揮其應有的水準,畢竟那不是他擅長的舞台。

    (相關舊文:世上再無鐵飯碗沒有收成期的一代戒掉月薪這種癮

    求職者要知自己的定位,是大機構、中小企或創業才適合自己;一間公司也一樣。中小企應該有中小企的樣子、發揮中小企的長處、吸引能在中小企表現出色的人才。如果明明是小公司卻搬出大機構那套東施效顰,即使吸引了心目中的人才,也可能令對方產生錯誤的期望,做下去才發現格格不入,最終雙方都不快。

    圖文不符:挑了來自美劇《Suits》的劇照以配此文。Suits的場景設在大都會紐約,個個律師行職員上班都西裝畢挺、衣冠楚楚。偏偏深得主角Harvey歡心的叻仔新人Mike並非主流精英,老想鋤強扶弱服務社會。職場上,二人再惺惺相惜最終也會分道揚鑣。圖中兩位並非Harvey或Mike,而是配角Louise和Katrina,挑這張純綷因為感覺似見工而已。

    ***

    本文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創業鬥的不是PPT

    和一位在美國、內地和香港都有投資經驗的風投聊天,她提到一個香港獨有的現像,就是「創業團隊交上來的PPT(融資簡報)實在做得太漂亮了!」

    這話並無貶義,只是點出一個奇特的觀察:誰都知道三地之中,以香港的創投氣氛最弱、融資市場最小,創業沒做出斐然成績來,但做PPT的水準卻堪稱「世界第一」,何解?

    我身處香港創投圈子太久,對此現像早就麻木,經她一說,頗有共鳴;而且我也很快想到其中一個原因:因為香港的專業投資者太多、有科技創業經驗的投資者太少

    任何一個創投風氣濃厚的大城市,都有三個主要特徵:(一)巨型科技企業林立(二)大量風投設點和(三)科技人才聚集。資金、人才、土壤,三者俱備下,不但產生相當濃厚的創投氛圍,還孕育出一種特殊的投資者來:有創業經驗的投資者,尤其是天使投資者,表表者包括Peter Thiel、Marc Andreessen等大神級人物。

    這類投資者因為一次或多次成功的創業及退場(exit)經驗,不但累積了創業的經驗和人脈,也得到相當可觀的金錢回報。人生到了一個階段,他們或許沒有動力或精力再創業(所以永不言休的Elon Musk廣受愛載,因為他本來可以退休享受人生,而選擇繼續拼搏),但創業家精神亦在,加上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令他們有充沛的資源和意願參與最新的項目。天使投資者這種角色,可謂完全為他們度身訂造,讓他們可以繼續發光發熱,指點江山。而對年輕的團隊而言,前輩有的不只是錢,還有創業者最需要的智慧、經驗和人脈,兩者可謂一拍即合。

    (相關舊文:雅虎香港幫

    專業投資者未必有創業經驗,他們的專長是看分析、數據、報告;如果來融資的團隊和恰巧和他們一樣,擁有亮麗的學歷、翩翩的風度和流利的口才,加上一份設計得一絲不苟的精美融資PPT,比較容易得到這些專業投資者的垂青。

    但前述擁有創業經驗的投資者則不一樣。他們是熬過創業的苦的,深深體會話講得再天花亂墜,都不及直接動手解決問題來得實際。學歷、履歷、外型、口才、講英文冇港式口音等…不是不重要,但遠不及執行力和不怕蝕底的精神更重要。用一張畫了草圖的餐廳面巾,換一份知名風投的term sheet,這類傳奇幾乎只會發生在鍥而不捨的團隊和有創業經驗的投資者身上。美侖美奐的PPT,似乎對這類投資者作用有限。

    剛才提到那位有三地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說,她看過Uber第一份融資的簡報,只有十來頁,而且畫的還是火柴人,卻成功打動了一些識貨的投資人,開創出一個數百億美元的江山。我在網上搜過,找到的版本有25頁、沒有火柴人,但設計卻也談不上精美(這裏引用的圖片,就是它的首頁):

    Here is Uber’s first pitch deck

    我擔保香港任何一支數碼港或科學園的創業團隊,都能做出比它精緻得多的融資簡報來。漂亮的簡報更能討專業投資者歡心。

    香港不乏身家豐厚的創業家。《福布斯》榜上的香港富豪,很多都是白手興家的,但上一代的富豪多數靠地產發達,對科網團隊未必感興趣,也很少成為他們的天使投資者。剛才提到一個創投氣氛濃厚的大城市,都有三大特徵:資金、人才、土壤,可惜香港在這三方面都有所不足。或許要等香港出現一大批靠科網起家的投資者後,才能改變整個創投的氛圍吧。

    附:Guy Kawasaki’s 10/20/30 Rule of PowerPoint

    ***

    本文精簡版率先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