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性醜聞》

    《爆炸性醜聞》(Bombshell)這套電影對香港觀眾來說並不易看,因為內容牽涉不少本土的美國傳媒和政治知識,不諳美國時事的話容易看得一頭霧水。不過若純把它看成一套講辦公室潛規則的故事,聚焦在三位女主角Megyn Kelly (Charlize Theron飾)、 Gretchen Carlson(Nicole Kidman飾)和Kayla (虛構人物,Margot Robbie飾)身上,可觀性也不減。

    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霍士新聞台」(Fox News Channel)是深受共和黨支持者歡迎的24小時新聞頻道,由創辦人之一Roger Ailes獨斷獨裁。Roger是「教父」級新聞行政人員,一方面行業知識淵博,另一方面卻相當「大男人」,喜歡女主播們打扮得秀色可餐上鏡,言談間充滿性別歧視甚至性騷擾,肆無忌憚,女下屬們再不滿也只能啞忍。Roger長年累月坐鎮新聞台,對人事升遷、採訪角度等一錘定音,人人對他唯命是從。

    「美國小姐」出身的資深主播Gretchen Carlson年近五十,吸引力和重要性日減。畢業自史丹福大學的她一點也不笨,可是常被當作花瓶,某次素顏上鏡後還被Roger嘲弄為「流汗的更年期阿嬸」。她暗地裏錄下Roger那些充滿性別歧視的對話,在被辭退後控告對方性騷擾,並以錄音作脅。

    與過氣的Gretchen相比,Megyn Kelly則如日中天,在電視台有「大家姐」般的光環和地位。她不但外型亮麗,而且敢作敢為,在共和黨初選辯論上針對「侵侵」屢向女性抵毀作出質問後,更聲名大噪。Gretchen提出控告後,電視台內人人以Megyn馬首是瞻,看她究竟會為提攜過自己的Roger平反,抑或游說更多女同事挺身而出?

    最年輕的Kayla是電視台新人,無人脈無背景,一心渴望上位。電影裏Roger Ailes在房間裏著她不斷把短裙扯高展示長腿,她縱不情願仍甘心就範,希望得到青睞。

    三位女角代表三個不同的事業階段。已屆退休的Gretchen豁出去控告Roger Ailes,不介意「攬炒」;Kayla人微言輕,若無人帶頭,為份工她不敢輕舉妄動;身處兩者中間的Megyn內心掙扎最多,她形勢大好犯不著玉石俱焚,但若身為「大家姐」也噤聲,比她更無權無勢的「妹妹仔」豈不更無所適從?

    電影中Megyn Kelly的角色最有發揮空間,此角由身兼本片製片(producer)之一的Charlize Theron擔綱。她為投入角色用上特技化粧,把眼皮反覆黏上膠水,有時還閤不上眼;為模仿Megyn Kelly獨特的低沉聲線,她把聲帶都弄損導致失聲三週。

    一番苦功下Charlize Theron把Megyn Kelly演繹得形神俱似:她倆不錯都擁有過人美貌,但事業成功所恃的不只外型,還有專業。電影中有一幕,Megyn向Kayla問及性騷擾一事時,提到自己打滾江湖多年怎會不學懂老練,入世未深的Kayla不知就裏天真地反問,那你是不是靠不斷上床來上位?被Megyn爆粗回敬。

    網上圖片

    Charlize Theron如此用心演繹Megyn Kelly這個角色,或和她初出道時一段#MeToo經歷有關。2004年,不足20歲的Charlize得到一個試鏡機會,經紀著她周六黃昏直接到導演家裏面試。她到訪時,該導演身穿睡袍、醉醺醺地應門。Charlize被對方摸了一下大腿後(”He rubbed my knees”)驚揘失措告退,臨走前還不斷為自己突然告辭而道歉,甚至不察覺那是「性騷擾」。

    回想那段經歷,Charlize想不通自己當時為什麼不喝止導演非禮,反而頻頻致歉;幾年前#MeToo風刮起,她被問及有無相關經歷時把這事和盤托出,還透露了該大導演是誰,但出乎意料地,竟沒一份媒體敢指名道姓刊出,全部自我審查掉,令Charlize驚覺影圈對權勢屈服之深,和對性騷擾文化容忍之高。

    談到電影和這段經歷,Charlize Theron認為女性必須清晰地對在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說不。這些性騷擾的「灰色地帶」有時未必等同身體上的接觸、不一定都是性侵,卻在日常生活中以調笑、輕觸或威嚇等姿態發生,而受害者即使蒙受心理陰影,卻為了前途而敢怒不敢言。她遂以自己最在行的方式—拍電影—喚起社會關注。

    相比男人,女人踏入職場的歷史短得多,而在一些特別保守的地區,性別歧視的文化根深蒂固,有時更深入體制,很難移風易俗。若有更多Megyn Kelly和Charlize Theron勇敢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不走捷徑依賴美貌上位,或可一步一步,為職業女性爭取更多尊嚴與尊重。

    參考資料:NPR – Charlize Theron Portrays The ‘Gray Area’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Bombshell’

    相關舊文:

    不是妳做錯

    女強人

    ***

    本文精簡版分上下兩篇,於12月27日及1月3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移民與創新

    上周文章提到,以色列奉行精英制,於公開試中表現優秀的少年會被甄選出來,在兵役中收編於情報小隊8200或精英組織Talpiot,接受特殊的科技和管理訓練。這些少年服罷三年兵役,彷如美國的哈佛畢業生,既有自信又有條件,很多人會投身創業。想像一下每年香港公開試最優秀的學生,不去報讀醫科而投身初創,那是怎樣一番光景。

    除兵役與精英制外,還有什麼因素促進了以色列的創新和科技發展?說起來也和人才有關,那就是1990年代湧進來的新移民。前蘇聯解體後,大量來自俄羅斯的工程師、科學家、醫生等湧進以國,帶來鮮活的下而上創新動力,並持續至今。

    這和多年前的香港有些相似。四十年代國共內戰,大量難民從北方南下,當中不少是略有家底的商人,或讀飽書的知識份子,這些人才的投入,奠下香港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的基礎。

    而在美國,科技界有很多巨企的創辦人都是新移民。如Google創辦人之一Sergey Brin就是典型例子,其父母均為來自蘇聯的猶太人,80年代移民美國。其他還有WeWork的Adam Neumann、Tesla的Elon Musk等等,多不勝數。

    新移民往往對一國經濟起飛有關鍵作用,可惜現在民粹主義流行,說這話並不討好。為逃難而來的新移民能歷經千山萬水、橫渡怒海而來,當非好逸惡勞、貪生怕死之徒,如果給予他們安定和發展機會,他們往往比「原居民」刻苦、更願意創業,並因此為社會帶來更多就業,成為經濟的動力。

    說回以色列這個只有800萬人口的創新之邦。地理上以色列被強敵環伺(包括回教或阿拉伯國家),令他們的創新有兩大特色,其一是人們大力發展不需生產、硬件、或運輸等的電訊或資訊科技業,以突破地理上的封鎖;其二是盡可能以全世界為市場,不受本土經濟太小所困。

    以上種種,不知對即將隨GLO Travel到訪以色列遊學的一批香港中學生,有何啟發?我更期待聆聽他們的見聞。

    相關文章:創新之邦以色列

    本文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創新之邦以色列

    GLO Travel即將為一所中學籌辦以色列遊學團,主題和創新與宗教有關。碰巧我四年前在一資訊科技商會任職時,與以色列駐港領事館籌辦了一次以色列初創考察團,有相關經驗。GLO的創辦人Jamie遂問我,可否為同學們準備一些背景資料作出發前的參考。

    我看過一本十分精采的書叫Start-up Nation,近年以色列以「創新之邦」的姿態蜚聲國際,這本書的風行居功不少。它開首便提出連串問題:以色列之所以成為初創之都,是因為猶太人特別聰明嗎?還是因為以色列的徵兵制?抑或有其他獨特的因素?

    說到猶太人聰明,其實中國人和印度人皆不相伯仲,尤其在數理方面的表現,中印不但人才輩出,而且學生成績也在國際上名列前茅。人民智商似乎並非使以色列初創表現凸出的主要因素。

    兵役制度又如何?當同輩仍在溫室中生活時,以色列的年青人已要接受嚴謹的軍事訓練,這會否使他們更早熟、更敢於接受挑戰,故此格外具備企業家精神?但需要年青人服兵役的國家並不少,亞洲中便有台灣、新加坡和南韓,然它們在創新方面的表現,仍和以國有一定距離。

    Start-up Nation的作者補充以上兩者之外的觀點。首先,在以色列的軍事編制裏,上級將領較少,中下級卻很多,這種制度逼中下層軍人必須自行解決問題,不能事事向上請示;亦因此它與新加坡人的高度服從指令、或南韓人注重的長幼尊卑很不同。而這種自行解決問題、”be resourceful”的思維,也與創業的要求不謀而合。

    此外,以色列奉行精英制。因所有人都要參加公開試和服兵役,故公開試成績最優秀的學生會被挑選出來,再於三年兵役中給予頂尖科技與管理的訓練,這就是情報小隊8200和精英組織Talpiot的由來。這批最優秀的少年服罷兵役,幾乎不必考取大學,直接便創業。我們四年前參觀的初創企業中,就見識過擁有「8200舊生」的創辦團隊,對投資者來說,這幾成信心的保證(和美國的「Harvard drop-out」有近似的品牌效應)。

    (待續)

    本文同日見報,《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