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創業難

    四至六月我們做了一個調查,對象是在香港從事Mobile App Development的企業,大部份(超過八成)是不足50人的中小企,總共訪問了100間公司。

    其中一項「發現」,是女性創業者極少。

    說是「發現」,因大家印象中,女生創業本來就少,從事科網的更是少之又少。數據卻告訴我們,真實情況比我們想像中的還糟。

    100間公司裏,有86間公司的創辦人是「全男班」,只有14間公司有女性創辦人(她們是真真正正的「男校女生」)。而這14間有女性創辦人的公司裏,只有一間是「全女班」,由兩名女生所創!直比珍珠還寶貴。

    碰巧朋友介紹我認識一位旅居LA、有天使投資經驗的女友人,我們就此談了起來。

    朋友叫Grace Woo,是美國一家超過125年歷史上市企業的高層,近年和另外六位女士成立了一個小小的基金,希望專門投資在女創辦人身上。
    halfbody-shot-compressed1
    有這樣的「性別歧視」,因為女性創業者在美國融資極困難,她們想幫女生一把。

    「在美國,只有極少女生可以擔任企業的高層。」Grace說。這點實在出乎我意料之外﹣﹣女權主義在美國很普遍吧?他們還馬上誕生第一位女總統後選人呢﹣﹣原來不是那回事,「因為僱主認為女性結婚生子後,不會繼續上班。」

    不像香港,美國沒有輸入外勞擔任家庭傭工,而請保姆的成本太高,所以很多家庭一生了小孩後,媽媽別無選擇,只好辭工在家帶孩子。反而香港女生結婚生子後,重返職場的很多,因為找外傭很容易,長輩也樂意幫一把。

    另一個原因,是很多美國女性習慣「嫁雞隨雞」,會跟隨丈夫的新崗位穿州過省,所以僱主常有偏見,覺得結了婚的女員工隨時會「離鄉別井」,索性不作提攜。

    難怪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一直強調她的成功,全賴背後有個好丈夫﹣﹣對方為了讓太太安心到Google上班,毅然辭去自己在LA的工作,陪她到灣區Bay Area履新。角色調轉的例子,在美國原來這麼罕見。

    美國僱主對女僱員的偏見,也存在於投資者和女創辦人之間,令很多「天使」對女生卻步,擔心她們隨時放棄事業,自己的投資便回報無期。結果女生無法融資,創業難上加難。

    Grace說,她們這個基金的七位女生都有個小小的祕密,就是丈夫的工作比較「mobile」,不大受地域所限(例如醫生,在哪裏都能找到工作),所以對太太的支援也較多。

    我分享自己的觀察,說女生創業難,還有性格因素﹣﹣女性天生比較保守,不敢冒險。

    像我有創業的朋友可以為了簽下一名重要的代言人,不惜押下銀行所有存款「搏一舖」,之後再作融資。我聽了都流冷汗,自問不可能冒這樣的險。

    最近多了創業的朋友鼓勵我「自立門戶」,像弄一個小小的基金作天使投資之類。他們常客氣地說我眼光準,像「誰和誰,沒人認識的時候你已看好他們,如果當初全買下,你個portfolio靚到不得了」,還異常「肉緊」地推銷:買野、淨係買野咋,有幾難呀?

    所以說他們都是創業家,眼前世事無難事。但我不同,我覺得什麼都很難,怕得要死。

    Grace說這才是女生通病:「女人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才敢戰戰兢兢去嘗試;男人卻不同,就算只有『五五波』,也拍胸脯向全世界宣示自己能勝任,做了再說。」

    因此她經常鞭策女下屬或職業女性朋友,反問她們「為什麼你只接受這麼低的人工」,或「為什麼你沒信心可以勝任那工作」?

    像Grace這種身處美國的華裔女生,能走到今時今日必然經歷了無數次過五關斬六將,難怪她心存感恩,想回饋社會。

    結果我像「投資推廣署」上身一樣,大力鼓勵她回流香港。若她肯把矽谷的經驗、資金引進香港,一定受惠者眾。

  • 《創業大時代》.序

    去年年底Ken(方健僑博士)打電話來,說想找我合著一本書,講香港具顛覆性(Disruptive)的初創企業(Start-up)。他有這個想法,原因很有趣。

    具顛覆性的香港初創

    Ken是一位白手興家的商人,九十年代初、港大畢業不久便投身無線科技業務,如今生意早已上了軌道。他近年每週抽空到兩所大學授課,發現每次講有關科技創業的題目都很頭痛,因為大學多數採用外國出版社編撰的課本,書裏的案例都是外國的。可是由於科技公司的生滅週期太短,課本面世時不少初創企業已不存在,香港學生可能根本未聽過這些案例,遑論學習與討論。

    Ken覺得如果有一本以本地初創企業作案例的課本就好了,學生一定感興趣得多。他知道我2009年出版過一本關於香港初創企業的書(《創業2.0 科網六子蕩寇誌》),故問我有沒有興趣合著:我寫個案,他按每個案例提供理論與簡評(即書中的「知識庫」),如此這本書既可作大學用書,也合一般讀者的興趣。

    提議雖不錯,但寫書付出的心力極巨大,我不敢貿然答允,故找了幾個搞初創企業的好朋友問意見,最重要是弄清楚:香港到底有沒有初創企業,顛覆舊的市場規則,並足以成書?此外,何謂「顛覆」?

    何謂「顛覆」?

    關於「顛覆」,我的好朋友、aNobii創辦人宋漢生為此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刊於今年一月他在《蘋果日報》的專欄上,探討創新與顛覆。簡而言之,他認為初創企業成功的標準,是能否搶佔到市場。而初創企業能搶佔的市場通常有兩種來源:搶佔了原先經營者的市場,是顛覆了行業;拓展出新的市場,是顛覆了用戶的行為。宋漢生認為,「創新失敗,是顛覆不了市場,創新成功,是顛覆了市場。」

    而我倆討論的結果是,創新的公司極多,顛覆的公司極少。幸好細數下來,顛覆過本地甚至世界市場的本地初創企業,仍足夠成書!

    八間初創 五個章節

    以下八間初創企業,構成了本書的五個主要章節:

    • GoGoVan-近年香港最受矚目的初創企業。幾個剛大學畢業的同學,從創立的送飯盒生意發掘出電召客貨車的市場問題,遂利用一個手機應用程式,直接連通客戶與司機,誤打誤撞下搗亂整個行業運作的舊規則,令傳統電召客貨車中心也要被逼轉型。這是剔除中間人(Dis-intermediation)、顛覆市場的經典案例。GoGoVan早已衝出香港,並且融資逾$1,650萬美元,市值逾億。
    • Insight Robotics-一個從小喜歡機械貓「叮噹」的小伙子,因為三次「爆肺」耽誤大學學業,反而利用比別人留在大學裏更多的時間,培養製造機械人的興趣和能力,並將之應用到山火監測上。他的機械人不但取代瞭望塔、閉路電視、煙霧感應等傳統山火監測工具,還能比人造衞星更快更準地發現山火位置。這些機械人現已在70萬公頃的森林上服役,面世以來,沒有漏報過一次火災,。
    • Lifehack -三月剛為本書執筆時,這間網媒的目標是每月吸引2,400 萬瀏覽人次;五月為本書收結時,它已昂然邁向新里程碑:3,200 萬。Lifehack作為一間網媒,全公司沒有一名全職作者;它的題材全球化,但公司職員沒一個不是本地人。它搜尋全球兩百多個網站,提煉每天最受歡迎的主題,故內容源源不絶;又利用數據觀察讀者的喜好,調整內容,增加網站流量,是「數據驅動新聞(Data-driven Journalism)」的上佳案例。
    • WeLend -銀行借貸利息較低,但處理申請需時甚長;財務公司借錢夠快,但利息極高。市場一直缺乏又平又快的借貸服務。但WeLend利用科技,瞬間準確估算借貸人的還款能力,故可又平又快地批出貸款,顛覆金融業。它還北上搞「點對點借貸(P2P Lending)」,把香港的國際金融經驗帶到國內。創辦人投身創業前,在傳統銀行的借貸部門工作了十五年,作出Founder/Market Fit的完美演繹。

    香港互聯網已死?

    除以上四章詳細個案外,我們針對近年一些指「香港互聯網已死」的說法,在第五章簡述四個港人以創意衝出國際市場的成功例子,證明市場再小,也可發揮互聯網無邊無際的特質,走出康莊大道。它們包括:創出全球笑話分享平台的9GAG、首創個人手機殼訂製的Casetify、連NBA籃球教練也用的Coachbase、和創出全球首個語音發送短訊功能的Talkbox。

    Ken本已是「上了岸」的成功商人,為完善同學上課的體驗,願意花大量時間做研究、寫作,冀把自己的創業知識傳承給下一代。我則從孕育意念開始,一直到本書稅稿的幾個月內,不時把寫作過程分享到博客《這雙手雖然小》上,既寫花絮,也試探「市場反應」,學習這些具顛覆性的初創企業,搜集讀者反饋,念念不忘初心。

    有燈就有人 小島燈光依舊燦爛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能在國際舞台上佔一席位,蔚為奇蹟,全靠人才。近年港人出現身份危機,社會內耗不休,但其實香港人才輩出,只是大家未必察覺。發掘他們的創新故事,既是給予他們鼓勵,亦為這城市打打氣,讓大家更有自信,未來創造更多奇蹟。 套用電影《一代宗師》的對白: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只要有人,香港這個小島,燈光依舊燦爛。

    電子書(Googly Play)下載

  • 如何成為1%打工精英

    不管科網企業供應的零食有多少、股票升值多厲害、創業家穿短褲上班多逍遙…主流社會最推祟的工種,不外乎那幾樣:consultancy firm, investment bank, international law firms(你腦海中是否出現了葉朗程和王迪詩?)。

    如果一畢業就可以進入McKinsey或Goldman Sachs,就不必再費神研究如何從$15,000月薪中存起$3,000買樓,因為不出幾年,年薪百萬幾乎是十拿九穩的。

    問題是:如何成為這百分之一的精英?

    本期(按:時為2015年5月)The Economist的專欄Schumpeter,參考美國西北大學商管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s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Lauren Rivera的學術作品”Pedigree: How Elite Students Get Elite Jobs”(精英學生如何得到精英工作),掀開這些精英機構招聘的神祕面紗。

    1. 首先,你必先成為頂尖大學的畢業生。
    據稱這些精英企業每年網羅世界頂尖大學最優秀的三分一畢業生,年薪以十萬美元計。而所謂的頂尖大學,乃美國的長春藤名校,或英國的牛津與劍橋。

    我第一位認識、甫畢業便到McKinsey工作的朋友,中大畢業前考取Rhodes Scholarship,負笈牛津。他說像McKinsey這些機構,很早就開始到校園向一眾Rhodes Scholar招手,搶佔先機。

    2. 你要了解誰和你見工。
    有別一般大企業以HR為招聘骨幹,McKinsey或高盛喜以公司內的明日之星為新人見工。如要得到他們歡心,你須表現得和他們相似:自信,聰明,朝氣勃勃。

    你要讓他從你身上看到較年輕的自己,他才會不惜一切保你,讓你得到那夢寐以求的工作。

    3. 你夠Fit嗎?
    這裏的Fit有幾重意義。
    首先你的氣質與性格應與該公司大部份的人都合得來。Nerdy或另類的,不是他們那杯茶--放心,你仍可選擇Google或FB。

    作為支取世上最昂貴商業服務費用的專業人士,他們的外型多數賞心悅目。我認識所有在McKinsey或投資銀行上班的朋友,即使不是傾國傾城,也必五官端莊秀美,體態健康。真的,沒見過任何人過瘦或過肥。他們平時再忙也必定勤於健身吧。

    有一位朋友,是會考的九優狀元,名校畢業後效力高盛至今。她說投行肯付出超高的薪水請你,是要買下你所有時間。而這些時間,你多數要和其他同事在一起:在辦公室不分晝夜地趕計劃書、下班後喝酒吃飯、出差時一起滯留機場等。所以他們一定會選自己喜愛混在一起的人(也多數是和自己相近的)。

    4. 另類的出路
    如果不是頂尖名校出身的精英,如何突圍而出?有方法的。就是要讓你的另類或小眾特質,成為無堅不摧的武器。

    有一位朋友,他唸大學時的「課外活動」是到監獄為囚犯上課,並且不知有意或無意,令僱主在招聘時發現了這一點,引起興趣。他後來成功得到那份投行的工作。

    以前訪問過一位香港McKinsey的Partner,他本來是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另一位負責TMT的,本身是藝術品愛好者與收藏家。大前研一好像是做核子工程師出身的,後來誤打誤撞進了日本的McKinsey。

    文中提及,有軍人退役後去見工,指自己「過去兩年,每一分鐘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分鐘。你說我能抵受壓力嗎?」真的把人抛窒。如果見工遇上退役的海豹突擊隊隊員,輸給這些萬中無一的戰士也心甘命抵。

    我不鼓吹精英主義,但社會上總有人對這種遊戲樂此不疲,了解多一些,笑下都好。

    有個朋友,也曾夢想成為這樣的一名專業精英--健美的身體穿上剪栽合度的西裝,坐在望海的冷氣房裏指點江山--但他自小就是一名「死肥仔」,橫看豎看都不是考取投行的人才。把心一橫,他不賣專業,改賣創意。由本地公司走到跨國企業,做出成績後,忽然某天,一通電話把他送到美國西岸見工。

    經過多輪面試後,他終於得到那份賣電話的工作。親自與他做最後一輪面試並決定聘請他的那個人,叫Steve Jobs。

    ***

    按:相片取自麥明詩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uisa.Mak.Ming.S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