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創業,我想告訴五年前的自己…

    臉書有個功能叫「On This Day」,顯示你以前在同一天發過的帖子。我蠻喜歡這功能,有時甚至會刻意留下一些覺得有意思的文章,以後每年重溫。今天想講的話題,正好和這有關。

    三年前我看到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What I’d tell myself about startups if I could go back 5 years」(「如果我可以回到五年前,會告訴自己關於創業的一些事」),作者Bob Dixon當時是居於倫敦的一位程式員和初創企業家,估計他寫此文時也不過廿來歲吧。我把他列出來的清單(共六十多項)逐一看過,覺得很有意思,選取了其中我最喜歡的五條:

    1. 做出一點成果的,都不是經常約人喝咖啡的那種人

    2. 相對於如何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上,大部份技術問題都不值一提

    3. 你最想合作(和幫助)的人,都是那些經常想著如何幫你的人。多親近他們

    4. 寫作(博客、書本、日記)是極有用的經驗

    5. 看Paul Graham的每一篇文章(Paul Graham是「矽谷校長」。他是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始創人,本身是成功的初創企業家,也培育過很多初創,最著名的有AirBnB、Dropbox等。過去十年,寫作無數)

    這六十幾項,總括而言,不外乎提醒自己要專注、不怕挫折之類的老生常談,但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我欲告訴五年前的自己」),又格外起作用;因為都是有血有淚的經驗之談。

    我三年前在臉書分享Bob Dixon的這篇文章,是因為我覺得此寫作練習並非初創企業家的專利,反而人人都可做。坊間有許多「成功書藉」教你設想五年、十年、廿年後的自己會做什麼。這對大部份每天鑽營的人來說既是苦差,也很難起任何實際作用。但若你肯花十數分鐘時間,反省自己做過的事、回想要告訴五年前自己的事,可能對如何計劃未來的五年,更有啟示。

    五年前我絕不會想到有自立門戶的一天。如果能回到過去,我會提醒自己要學習一切有助做生意的方法,讓機會出現時,能更好地把握。

    ***

    本文4月13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戒掉月薪這種癮

    《明報周刊》記者陳伊敏小姐月前來採訪,文章上周(331日)登了出來,是封面專題「微創業」。在寫我的部份,她引用了《黑天鵝》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的一句話:”The three most harmful addictions are heroin, carbohydrates, and a monthly salary”(「最有害的三種上癮是海洛英、碳水化合物和月薪」)。不怕誇張,這句話可以說是驅使我自立門戶的「最後一根稻草」。

    黃子華的棟篤笑有許多名句,其中不少是上班族心聲,如「『我好鐘意返工啊!』你話唔係鬼上身點講得出」、「出俾你果份唔係糧,係賠償」、「返工緊係睇鐘,今日最希望係聽日打風」等。我記得當天身在中環的辦公室、和伊敏談創業這話題時,指著窗外說,你覺得街上有多少人好鐘意返工?肯定不多。人人都不喜歡返工,為什麼人人都返工?無他,生活逼人,戒不掉月薪這個癮。

    很多人自小努力學習、力爭上游,目標是畢業後考進人人稱羨的大機構,平步青雲。但事實上,日復日的辦公室生涯遠非想像中的刺激好玩又有獎勵。作為機構的一小部份,個人才華很難得到舒展的機會,更別提要小心奕奕應付種種人際關係。我們大部份時間服從上而下的方向,做一些或許做得來,但未必很喜歡做的事,期望日子一久,可以爭取更大的自主權、有更多報酬、做更多想做的事。對機構而言,穩定、可靠的月薪,是綁住人才的一個有效手段。黃子華說「出俾你果份唔係糧,係賠償」,細味下不無道理。

    天氣好的時候,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我枯坐這裏工作,不能享受藍天?我從當「管理見習生」的第一天起,就常問自己為什麼不能在辦公時間享受藍天,捱了很多年,終於被NNT的一句話當頭捧喝:因為你上了月薪的癮,如果無法按時完成機構安排下來的工作,就不能得到報酬。對啊,我忽然醒悟,如果自己能接幾個項目,擺脫每月發薪的束縛,是不是就有更大的自主,選擇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想做的事?

    此際我從「羅輯思維」羅振宇的節目中得到第二句啟發。他常鼓吹「U盤化」:「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意思是個人就好像USB,不必裝在主機之中,反而應「隨時插拔」,在任何電腦上都能發揮功能。尤其如今社交媒體發達,每個人都能很輕易地自我宣傳;每個人的成果,都很容易傳播,吸引潛在客戶。只要個人的議價能力提高,機構能起的作用就越小,越難把受注目的人才留在機構內。

    如此說來,機構就要面對人才流失了?非也。如果了解「U盤化」是大勢所趨,機構可以對人才有更大的包容性,讓他們「隨時插拔」,以更大的彈性,容納更多人才。像我半年前創業,第一個客戶,就是當時工作的機構。我和上司之間,只是換了一種合約關係,但我對機構的貢獻、上司對我的支持,和以前一樣。

    就是因為「月薪是一種癮」和「U盤化」這兩句話,我擺脫了辦公室生涯,毅然創業。相信將會有更多渴望自主的人走這條路,令自己成為真心「我好鐘意返工」的一份子。

    ***

    相關舊文:

    月薪是一種癮

    九十後上流

    ***

    上文4月6日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此為加長版

  • 月薪是一種癮

    //”The three most harmful addictions are heroin, carbohydrates, and a monthly salary.” – Nassim Nicholas Taleb

    「月薪是一種癮。戒掉了,多一份自由。」有人說黃雅麗是IT startup的「星探」,將許多潛力之星挖掘出來。她彷彿時刻充滿了電,說話抑揚頓挫,很有說服力。//

    –《明周》2577期封面專題「微創業」,記者陳伊敏

    ***

    月前《明周》的記者陳伊敏小姐經朋友介紹,來談一個關於創業專題的想法,沒料到聊著聊著,自己也成了本期封面專題「微創業」的一小段插曲。

    我創業深受兩句話影響,一句是伊敏在文首引述的NNT的話;另一就是#羅胖#羅振宇常掛在口邊的「U盤化」。

    伊敏這個專題寫得很用心。除我以外,還有「街霸阿強」和「胡說樓市」胡威的故事。阿強的街霸故事很多人都聽過,但之後呢?阿強五年創業生涯中,曾經歷「堅喊」的日子,他如何突破;重遇「胡威」胡國威,是在半年前的「中大新聞獎」頒獎禮上。作為得獎者之一,事業應該在高峰,為什麼他反而下了決心離開工作了13年的有線電視,自立門戶?

    至於我自己,三五年前絕沒想過創業,為什麼NNT和羅胖的話有這樣的力量?我也說不清楚。但慶幸的是,半年來過的日子,比十年高高低低的打工生涯更自主。

    今天是假期。如果你早餐嘆奶茶時剛好看到這個post,請不妨買一本本期明周,聽我們的故事。記者伊敏寫得很用心,希望你會得到一點啟發。

    ***

    關於我的創業故事:
    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