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st Closer

    我很喜歡美劇《Suits》,男主角Harvey Specter是個律師,不但英俊瀟灑、玉樹臨風,還被喻為”New York’s best closer”,因為他擅於利用情報,向對手或誘之以利、或脅之以威,總之為客戶達成交易,自己則名利兼收。這當然是「做戲咁做」,因為在現實中,出色的律師或者可以在交易中保障客戶權益,但通常很少是促成一宗交易的主要推手。

    分享一個故事:做生意的朋友得到一位投資者垂青,對方欲與他聯營一間新公司,該公司百分百由投資者注資,佔大股;朋友不必出資,佔小股。在這個基礎上,雙方再進一步洽談各自在營運上負責的崗位。朋友向另外兩人覆述此事,獲得完全迥異的反應。

    一位朋友替他高興,說既然有投資者注資,自己付出的只是時間,可說是穩賺不賠,值得一試,當作累積經驗;另一位則替他擔心,叮囑他「魔鬼在細節中」,反覆強調「錢最不值錢」,表示必須與對方斟酌合作條件,一一釐清權責,甚至爭取更大股權,否則寧願拉倒。朋友從未面對這樣的事,而兩個南轅北轍的建議,更教他左右為難。

    鼓勵他對交易抱開放態度的朋友,也是生意人;而叮囑他萬事小心謹慎行事的,則是個律師。做生意的人利益主導,面對新事物,只要有利可圖,寧邊試邊行,摸著石頭過河;專業人士則重視名譽,最怕行差踏錯,顧此失彼,所以寧少做少錯,處事步步為營。

    商業上講究各司其職,若是較有規模的機構,通常先由業務拓展部門洽談合作條件,待雙方在原則上有共識後,再由律師團隊㪣定細節,就每個細項反覆斟酌,保障各自客戶的利益。若一開始就直接讓兩個律師來談交易,雙方擺開一副「你來我擋」的陣勢,可能談到天荒地老都未必有共識。

    我不知朋友最後採納哪一方的意見,但我認為誰的意見都不值一提,因為他們都沒有「切膚之痛」(skin in the game),除非這兩個人交易成功才可分成、或有損失大家都要承擔,否則朋友必須自己下決定、自己承擔結果。因為只有和利益相關的建議,才是有價值的建議。如果不問交易成敗,Harvey Specter都收取同樣高昂的律師費,你看他還有best closer的美譽不。

    (相關舊文:切膚之痛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融資太多惹的禍

    最近接了一個項目要邀請初創參加,因為我和不少創辦人/CEO還算熟,所以大部份只要通個電話、發幾個短訊就談妥了。這家我從沒打過交道,托人問了部門負責人的聯絡方法,儘管先發個電郵試試。

    在電郵中我扼要地說明目的,提議如果方便,在電話中談幾句便好,快捷有效。可是對方回郵道,我太忙擠不出時間通電話,不如請你先回答幾個問題再說吧。附五六道問題,最後一道是:請介紹你的公司。

    我心想這作風也太官僚了吧,完全沒有初創坐言起行的本色。而且憑對方的提問,我判斷她不是決策者,需要先收集資料後再向上司請示,我若以書面回答,就能省下她自己寫匯報的麻煩。這也反映其公司層級較多,不像一般初創請的都是精兵,各人為自己的工作範圍負責,不必事事請示上級。

    我心想反正大部份初創都已談妥,即管耐著性子和你周旋一下,看你什麼能耐。我就她的問題一一作答,並再在信末請她有需要不妨來電商談。

    顯然我的回答和通電話的邀請都不湊效,她接著再發了兩三個電郵來跟進提問,但仍無決定。我心想此事有這麼難下決定嗎?便祭出「殺手鐧」,落一個截止日期,請對方盡量在限期前答覆。這招見效了!她打電話來,說公司裏大家都在忙,她另外約了兩個部門的人談(!),承諾過兩天談好了再告之決定。又是政出多門又是約期開會,這公司真的一點都不像初創。

    可惜過兩天後仍無回音,我再去訊相詢,她說已寫好內部通告(!),收集大家意見後就會回覆。待她最終回覆時,此事已躭誤超過一個星期,結果是不參加。我的「實驗」也到此為止。

    以上周旋過程,我相信對大部份人而言乃工作中的家常便飯,不值得花這麼長篇幅寫下來。但它實在太不符合初創辦事的作風了,尤其和另外那廿多家比較,更形成顯著對比。當然,另外那些我找的是老闆,這家不過是部門負責人,決策效率自然無法相比。但即使如此,一家初創的部門負責人居然要經過這麼多功夫去處理一件最終不參與的事,也太不符合經濟效益了!

    我知道這家作風官僚的初創曾多輪成功融資,所以資源充沛,但福禍相依,錢太多往往也容易種下初創滑鐵廬的禍根:過度擴張,製造架床疊屋和冗員,反而喪失了初創應有的靈活和應變力。我把以上經歷轉告介紹此初創給我的朋友,她聽罷莞爾一笑,淡然「爆料」:「他們前幾輪融資太多,錢花出去了又賺不回來,短時間內如果上不了市會好『大鑊』。」

    看來真是錢多惹的禍!初創一般要過緊日子(bootstrapping),所以花錢很謹慎,不可能製造冗員或層層關卡「阻住地球轉」,否則等於加速死亡。在招聘上,初創也不會和大公司「競爭人才」,因為又貴又不合適。謹慎理財是所有初創的共通點,唯獨融資太成功的例外,因為錢都是投資者的,又來得太快太容易,胡亂揮霍的引誘實在太大了。一葉知秋,我接觸的這家初創似乎也犯了錢多引起的問題。不知他們有機會扭轉局面嗎?

    相關舊文:阿姐駕到Netflix裁員 士氣反升?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本土方案融資難

    「眼下我們已成功和園區內20家企業簽約,目標是在一年內,把客戶數量倍增至50家。請相信我們的潛力,向我們注資吧!」

    一位風投向我們覆述他最近見一家初創的經歷,惹得大家忍俊不禁。一家初創以整個本地市場為目標,規模尚且太小難以打動投資者,僅以一個園區為目標的,那簡直是浪費人家時間啊。

    (相關舊文:香港太細冇得做?

    這位風投經驗豐富,有數家市值達「獨角獸」級數的本地初創,在早期已是他的囊中物;再加上其他海外市場的投資,他的戰績可謂相當不錯。可是他慨嘆,感覺上隨香港的初創數目迭創高峰,優秀的項目反而買少見少。團隊的方案似曾相識不在話下,更大問題是他們的視野太狹窄,完全沒有「征服世界」的野心或器量。市場太小、方案太本土的項目,很難滿足投資者的胃口。

    (相關舊文:中國市場這夢魘

    誕生於香港的成功初創之所以這麼稀缺,一個主要原因,是團隊的視野被本地市場所限,其產品缺乏越越本土的發展空間。如果本土市場足夠大,如美國或內地,那產品成功的話,情況還好些。但像香港這種本地市場規模太小的,過了一關起碼還要再過一關,把產品擴展至其他地區,才能給予投資者足夠的想像空間,並以真金白銀來背書。可惜很多團隊就是沒這種恢宏的視野。

    (相關舊文:香港人打世界波GoGoVan闖關

    話雖如此,但若一個團隊堅持以做好本地市場為目標、提供一種只有香港人有需要的產品,也不必刻意違背初心,把產品「扭」到滿足投資者為止,就別去找風投融資吧。風投的胃口是百倍、千倍回報,如果你的方案根本沒這樣巨大的市場潛質,向風投融資,完全是錯配。此類企業的出路,通常是在成為本地市場數一數二的產品、每年賺取穩定回報後,將之售予跨國集團,併入其版圖中。這種企業與那種要利用融資來加速擴展市場的初創,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路,不必以同一套路來發展。

    (相關舊文:本土創業家

    以一開始提到的那家初創為例,他們既已在園區中找到20個客戶,應以這些收入為基礎,逐步開拓,直到把所有潛在顧客都簽下來,屆時說不定每年已有不錯回報,自給自足可以分紅了,根本沒有出售自己股份給風投的必要。

    創業和求職一樣,都要找適合自己的路。把一家公司做得小而美並無問題,不必眼紅人家融資成功、衝出香港,人家自有人家的代價。

    (相關舊文:他成功了你沒有

    ***

    本文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