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鐵達尼號必須沉沒?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Nassim Taleb的成名作《黑天鵝》暢銷全球,他發明的「黑天鵝」一詞,形容極罕見但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成為日常用字。持續整整兩年的COVID-19, 也是一場「黑天鵝」事件,更蔓延全球,無人倖免。我想藉此介紹Taleb十年前出版的另一著作《反脆弱》(Antifragile),作為2022年開局的第一篇文章,因為擁有「反脆弱」思維,是立足這脆弱年代的不二法門。

    (相關舊文:塵埃裏開出花

    一如「黑天鵝」,「反脆弱」也是Taleb發明的詞,形容和「脆弱」相反的狀態。和脆弱相反,不是「堅固」嗎?Taleb說不。脆弱(fragile)的物件,如玻璃杯,一跌即碎,無法承受衝擊;「堅固」(robust)的物件,如鋼杯,摔到地上不會受損,但也不見得有什麼的好處;唯有「反脆弱」(antifragile)的,遇上打擊、傷害,不但毫髮無損,甚至能從中得益!世間哪有這樣的事,太違反我們的認知了!正因如此,所以這個概念不好理解。下面再簡單舉例說明一下。

    一年來全球政府都在「谷針」,呼籲民眾打疫苗,疫苗就是典型的「反脆弱」例子。疫苗不是病毒,但卻和病毒一樣可引起身體啟動免疫反應。免疫系統受到「病毒」刺激後,若我們之後不幸遇上真正的病毒,就能更快地製造抗體,抵禦病毒傷害。身體的免疫系統具「反脆弱」特性,打擊(疫苗)能令它更有效地發揮保護效用。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

    反脆弱的另一表現,是個別成員容易在危機中犧牲(脆弱),卻能令整體更強大(反脆弱)。Taleb舉了餐廳為例。餐廳經營成本高,一遇上波折很快就捱不住,從疫下結束多少餐廳可見一斑。餐廳因此是「脆弱」的表表者。但是,整個「餐飲業」卻因為個別餐廳的脆弱而變得頑強、豐盛、甚至百花齊放,正所謂「一雞死一雞鳴」,從疫下多少新餐廳開業便知。若「餐廳」無論好壞都永不結業,那這個城市的餐飲業必然一池死水了。

    把「餐飲業」換成「初創」,就說明了初創的高死亡率,對個別團隊而言可能殘忍,卻對整個生態有利。一個城市的初創生態健康起來,才能造就最好的初創成為百年基業。

    Taleb因此以不怎樣憐憫的語氣解釋,「鐵達尼」號必須沉沒。因為「鐵達尼」號沉迷,造船業才能改良出更穩固、更能抵禦撞擊的郵輪,若鐵達尼不倒,下一批造出來的船將更大、載更多客,一旦遇上意外,犧牲者將更多。「鐵達尼」號沉沒說明個別的脆弱反而成就整體的反脆弱。

    (《反脆弱》三部曲之一)

    ***

    本文精簡版同日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見報

  • 創業的短跑和長跑

    剛過去的內地「雙十一」電商購物節,雖然在監管陰霾下氣氛大不如前,但兩大電商平台京東與阿里巴巴,仍創出亮眼的銷售成績:由10日晚上八點至11日下午兩點,京東的下單總額突破3,114億元人民幣;而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則公佈由11月1日起計,截至11日零晨12:45,有382個品牌成交額逾1億元。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總能在極短時間內製造數以百億計的銷售額,刷新電商紀錄,並帶動領先的電商平台創出股價新高。

    (相關舊文:淘寶直播女王薇婭

    有趣的是,在西方稱霸的電商平台Amazon卻從不來這套。其創辦人Jeff Bezos以長期不理股價走勢、不派息見稱,他還斥巨資建立了一個「萬年鐘」,指針僅每年跳動一次,揭示他不爭朝夕、只著眼千秋功業的超長線思考模式。而近年財富和Jeff Bezos叮噹碼頭、與之「爭到上太空」的Elon Musk,恰巧也是長線思維的佼佼者(詳見下文)。

    (相關舊文:Elon Musk: 小男孩的夢想成真世界首富金句

    當我無意間把中西電商平台這樣作出比較,不期然便看出趣味來。如果創業等同運動比賽,那京東、阿里都是世界級短跑王,而Amazon和Tesla則以成為馬拉松冠軍為目標。絕大多數初創,都是短跑好手,融一筆大錢、衝刺一輪;再融資、再衝刺,總之以速度換成長,以上市為目標。上市後,更是每季、每半年、每年為業績和股價發力。然而這種「只要眼前路,沒有身後身」的文化,卻往往令企業缺乏建立萬世基業的長線思維,甚至埋下失敗的種子。說到這裏,不如讓我寫個看似不相干的歷史故事,看看對大家可有啟發。

    故事取材自張宏傑的書《先齊家 再治國:曾國藩的理家術》,主人翁有三位:曾國藩、李鴻章、曾國荃。後世將曾國藩與李鴻章並列為「晚清四大名臣」(其餘二人為左宗棠、張之洞),大家對他們應不感陌生,其中李鴻章出道較曾國藩晚,也曾擔任後者的下屬;曾國荃則是曾國藩的九弟,也是曾家眾兄弟中資質較佳的一位,深得曾國藩提攜。

    李鴻章和曾國荃年齡相仿,如果他們都屬曾國藩麾下的management trainees,那曾國荃因為得到兄長的偏幫,可謂「贏在起跑線」,但後世皆知李鴻章成就比曾國荃高,原因是什麼?作者認為,李鴻章在上海對役太平天國一仗中收穫極大,對他後來崛起政壇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上海一戰,本來是屬於曾國荃的。

    時為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荃攻下安慶後,準備向「天京」即南京進發,一心攻破太平天國的首都,建立首功。但太平天國突然進佔上海,上海士紳們唯有向曾國藩求援。當時上海已開埠,十分繁華,為誘曾國藩出師,上海士紳們提出每月可捐十萬兩銀接濟湘軍,解決曾的軍餉問題。曾國藩心動了,也看出上海因資源充沛,仗不難打,還是大好的立功機會,就想派弟弟曾國荃領軍救援、幕僚李鴻章任其助手。可是曾國荃眼中只有南京,一再推辭,而當時38歲的李鴻章已在曾國藩身邊多年,苦無獨立發展空間,便趁此機會主動請纓出征。

    事後證明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判斷都正確,可是曾國荃卻錯失了大好機會。李鴻章到了上海後,果然收穫巨大財源,還得到大量外國先進武器,更因此開啟了他和西方世界接觸之端,奠下洋務之路。至於放棄上海的曾國荃,則因「天京」一仗實在太艱難,結果足足苦戰三年才將之攻下,後來所得之功名,不過與李鴻章相若。

    作者寫道,「執著於『天京』首功而看不到上海的特殊戰略意義,是曾國荃人生中的一大敗筆」。他還分析道,若置身天下大局觀之,李鴻章的眼界反映他的確是「當世一流人才」,而曾國荃則顯得「目光短淺」、「急於求成」了。曾國荃放棄上海、李鴻章獲得上海,此後二人一生事業,不再可同日而語。

    把這個歷史故事套用在今天的初創發展上,不知你作何感想?其實大部份人都是曾國荃,過份看重眼前的目標,無法看到較遠的未來,所以不能像李鴻章那樣,懂為更大的版圖舖路。用剛才提到的Tesla為例子,一般市場參與者都為那零點零幾秒速度費極大功夫,Tesla表面上也以速度取勝,但Elon Musk知道,當旗下電動車稱霸市場時,要長遠爭勝不能再靠那丁點速度的優勢,而是看司機能否隨時隨地找到可以充電的地方,所以他們一直為此默默耕耘,構建更多充電站。這不是一兩天就可以看到效果的功夫,但卻是建立萬世王朝的基石。

    「雙十一」那種天文數字般的營銷數字固然矚目,但隨之而來的退貨潮、衝動購物後造成的浪費等,卻也並非可持續之道。創業的短跑和長跑,你會怎麼選?

    本文分上下兩篇,在11月19及26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50歲可以轉行嗎?

    一個人事業成功的話,50歲提早退休,或50歲辭去高薪厚祿自立門戶,聽起來都算還不錯的主意。但50歲轉行?50歲才開始接觸一項從未做過的工作?似乎不像是最好的出路。

    尤其在我身處的科網圈子裏,不少人年紀輕輕就創業,一帆風順的話,三、四十歲足以「財務自由」、從原來的崗位上退下來,50歲左右開始轉當個風投之類的,十分恰如其分。或30來歲轉行,也有機會在事業上更上層樓。但50歲轉行?真有點不可思議。

    (相關舊文:50歲可以創業嗎?

    因此當朋友分享一位《金融時報》專欄作家Lucy Kellaway夫子自道的一篇文章時,我感到十分好奇,細讀之下又覺甚有啟發。

    Lucy Kellaway在《金融時報》筆耕逾30年,名聲不錯,而且她也很滿意工作為她帶來的社會地位和認同。但當她50多歲時、雙親在十年內接連去世後,她開始正視自己對工作感到透支和厭倦的情緒,毅然轉行,當上教師。

    一開始當然有諸多不適應,而且她也不被看好有本事教到退休。但成為老師四年後,Lucy Kellaway已克服種種困難,不但上課游刃有餘,也從學生身上收穫很大的滿足感。她覺得自己有可能教到75歲,比那些較她年輕得多的同事教得更久。她的領悟是什麼?

    首先,從踏入社會工作直到退休,我們在職的時間可能長達四十多年,大有機會從事多於一種職業,在過程中經歷不適與挑戰,和收入的大幅變動;這都很正常。我們沒必要為自己設下只做一行的框框,或因為恐懼轉變而「堅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以作者為例,轉行後她一開始的收入只及從前的五分一,但新工作為她帶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對生活的盼望,足以彌補收入減少的代價。

    其次,說到收入或「前途」,身為「再培訓」一員,作者早已從上一份工作中累積了名譽、地位和財富,當她轉行教書後,她覺得毋須再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或討好上司,以「證明」自己的能耐。她可以一門心思放在學生身上,全情投入教書,把辦公室政治什麼的統統抛諸腦後。上司若對她不滿把她辭退,她也無所謂,畢竟她已毋須再為五斗米折腰。何況我相信,一個人若用心從事自己心愛的工作,很難表現不如人意。這樣的打工生涯聽來實在不錯。

    不少人的心願大概是若能在50歲退休就不錯了,讀過這位前《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的「五十後轉行自白」後,看來即使50歲後轉行也不錯。但前堤是,最好能效法這位Lucy Kellaway,能從第一份職業中累積足夠的資本,那才有底氣做想做的事啊。

    (相關舊文:想做的事就去做

    參考資料:Leaving burnout behind: the pain and pleasure of starting a new career in my 50s (The Guardian)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