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登的低風險創業

    一年前我因為一位初創朋友的推薦,成為《樊登讀書》的付費用戶,還撰文介紹過這個在內地「知識付費」領域數一數二的名牌。最近才發現樊登原來不只看書、說書,本身也是一名作家。他2019年出版《低風險創業》一書,提到自己創立《樊登讀書》的經過,我認為是個出色的product market fit案例,值得為大家簡介。

    (相關舊文:樊登讀書

    樊登在創辦《樊登讀書》、成為成功的商人之前,是有名的央視節目主持人;再之前,他是一位「學霸」,先後在西安交通大學完成學士和MBA學位,還在北京師範大學進修了個電影學博士。

    他從小博覽群書(父親教大學,母親是小學校長),因此在校期間被挑選成為辯論隊員,還贏過「全國名校辯論賽冠軍」。2000年樊登剛大學畢業不久,被湖北衛視看中,以年薪50萬的條件,聘為主持人。上班不久,樊登卻偶遇一位央視的著名主持人,對方也很欣賞其才華,著他「北漂」到央視工作,但月薪只有1000元。這兩份薪金有天淵之別的職位,讓你挑你怎麼選?樊登下定決心,要從水塘躍到大海去闖一番,他選擇了「最不缺野心勃勃年輕人」的北京

    長話短說。樊登不久在競爭激烈的央視捱出頭來,月薪由1000元漲到18000元,令他過上有車有樓的中產生活。而節目每周僅錄制一集,一個月基本只工作四天就夠了,其餘時間,樊登的生活無聊得經常以「上山打麻將」來打發時間。如果換作其他人,也許這樣過一輩子就很不錯了,但樊登感覺這種日子太無聊,內心十分焦慮。結果經過一番思想掙扎後,樊登於38歲那年又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央視。豈料脫離這個「超穩定系統」後,樊登真正精采的人生下半場才正式展開。

    (參考資料:樊登自述|我從學霸到商人

    樊登憶述這段經歷時提到,他毅然創業的決定並非冒險,而是有計算的風險。他雖有創業想法,但先回大學找到一份教書的工作,以工餘時間部署創業計劃,進可攻退可守。

    樊登發現學生對上課時提到的參考書藉很感興趣,此外,朋友們也總是向酷愛閱讀的他請教有什麼書值得看,然後忙不迭記下、買下。可惜這些人往往在買書後就把書扔一旁,總是提不起勁閱讀。樊登覺得:想看書卻不看書,說不準是個市場的痛點?

    好,既然有市場,那就設計產品吧。樊登說,他的第一個產品是PPT:每週精讀一本書後製成PPT,然後以電郵發送給訂戶。同時他覺得要驗證產品是否成功,必須通過市場,那就是必須令顧客付出代價。有人肯真金白銀付出、有skin in the game,才是有效的驗證。

    (相關舊文:切膚之痛

    最有趣之處在此:樊登發現,這個「一年50個PPT」的產品,居然真的有捧場客,而且還有數百人呢!但是,這些每年付出300元的訂戶們,大部份一樣沒看他精心製作的PPT。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樊登很納悶,市場找到了,產品也做出來了,為什麼還不成功?

    這就是極多初創團隊犯的毛病:缺乏product market fit,即產品與市場的要求不符。許多初創因此夭折,但樊登不認輸。他檢討、反省後「優化」其產品,將之逐漸由PPT蛻變成今天的「說書」模式(最初利用付費微訊群),再通過應用程式推廣出去,終於擊中了product market fit的要點,一炮而紅。

    (相關舊文:關於創業,只需做對一件事創業的20大死因

    如今《樊登讀書》應該是內地「知識付費」最成功的企業之一,樊登本人也成為不折不扣的「帶貨KOL」,經他推廣,一本書輕易賣出數十萬本。網上資料指截至去年十月,《樊登讀書》已有註冊用戶4000萬個;而樊登本人則自稱曾在一個三天的演講活動中,當場獲酬一億元人民幣。

    內地創業一向有「做大做強」的思維,數字有時不好說,反正樊登的「低風險創業」成功了。我對樊登講述的創業心態大多很認同,除了一點:樊登不大看得起以個人專業來創業的做法,即律師開一家律師樓、會計師開一家會計師樓之類,他認為那叫「自僱」,不是創業,因為販賣的只是時間、 沒有規模化(scale up),「搞不好賺得比打工還少」。

    這方面我不敢苟同。我較傾向樊登「行家」羅振宇「羅胖」的說法,即這些脫離體制、自立門戶者是「U盤化」、手作人,起碼比在大機構當沒靈魂的人有勇氣、有承擔。《黑天鵝》作者Nassim Taleb也覺得這種人比大機構要員高尚,稱之為Artisan(匠人)。在內地,樊登的創業似乎比羅振宇成功,證明樊登創業的方向更適合內地的水土。但我覺得創業沒有方程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就好,耕田或打獵,人各有志啊。

    (相關舊文:香港太細冇得做?、切膚之痛九十後上流客從哪裏來

    ***

    本文精簡版分兩週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香港與矽谷連線

    上月初,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ORKTS)來訊,說一位身在矽谷的中大校友想在香港宣傳一項和初創有關的活動,不知我能否幫上忙,為我倆作了介紹。我和這位叫林天然(Philip Lam)的校友隔著半個地球、15小時時差通了一通電話後,才發現彼此的共同朋友甚多。

    Philip在中大數學系畢業後往加拿大的UBC進修電腦碩士,此後留在北美洲西岸,曾加入微軟和蘋果任軟件工程師。四年前港人李景輝(David Lee)聯同幾位離開蘋果團隊的好友創業,成立NEX Team Inc.,Philip也是合夥人之一。NEX旗下首個應用程式HomeCourt不久橫空出世,2018年還登上蘋果發佈會的舞台,聲勢一時無兩。Philip道早從David口中聽說過我,未料到這次終由母校牽線連繫上了。

    (相關舊文:勁旅出山香港人打世界波創業的三個關口

    雖然初創工作繁重,但Philip一直心繫香港,年多前夥同另一位矽谷港人、曾任職著名加速器500 Startups的Edith Yeung成立了一個叫FoundersHK(港創人)的平台,以非牟利性質,矢志助香港成為世界初創之都、把更多優秀的香港初創團隊介紹到矽谷去。這位Edith在香港人的初創圈子也是位風頭人物,經她手融資的初創極多,前面提到的HomeCourt也是其中之一。兩年前她離開500 Startups後自立門戶,以RaceCapital合夥人身份繼續活躍於兩地的創投圈子。

    香港初創常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本地市場太小,二是融資太難,而兩者又互為因果:市場太小難吸引投資者垂青,缺乏資金的又很難突破本地市場。但Philip他們多年來在矽谷遇上不少來自香港的初創人才或團隊,知道本地不乏創科精英,很想助更多香港初創踏上國際舞台。這次舉行為期八週的加速器計劃,望招募優秀的香港初創團隊免費參加,助其踏出邁向世界的第一步。

    執筆時Philip告訴我,已有逾100隊初創報名參加!其中最有潛力踏上國際舞台者將獲挑選進入「加速器」計劃(例如已推出受歡迎的產品、營業額或用戶增長勢頭佳、或團隊與技術水平高者等),並於十月舉行的Demo Day,向投資者如Sequoia、Matrix Partner、500 Startups、Race Capital等作演示。加速器的報名期至7月12日截止,Philip估計最終將有6-8隊出線。

    我曾提及一個叫「矽谷港人論壇」的組織,由一群年輕矽谷港人組成,也有不定期舉行聚會,為當地港人提供職場與社交上的支援。想到不少人離港後即使花果飄零散落東西,仍心繫香港,很是感動。香港雖小,但人才密度高,望更多香港初創如NEX Team般創出一番成就,為後進樹立榜樣,替港人增光。

    (相關舊文:搵工跳槽捷徑?香港人在矽谷

    相關網站:FoundersHK Accelerate 2021(7月12日截止報名)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

  • 當小塘裏的大魚也不錯

    踏入暑假季節,又是新一批大學畢業生投身職場的開始。除個別專業外,不管唸的是工科或商科,相信大部份新鮮人都以政府工和大機構的空缺為目標;我當年也不例外。大企業實力雄厚、晉升階梯清晰、福利又佳,哪怕只當一名小職員,也覺得前途有保障,很安心。小魚當然是生活在大海中好。

    (相關舊作:戒掉月薪這種癮

    這想法絕沒錯。一直以來,我們遵從社會的「成功」標準要求自己,目的不外乎令自己「無縫」從學校接駁到職場,天天向上,日日進步,一步步成為社會認可的、主流的一份子,這是大部份人不說出口,但心裏服從的價值觀。

    在1860年代的巴黎、世界藝術的中心,幾位年輕的藝術家卻正為此苦惱。他們是一群不被主流接受的「印象派」(impressionist)畫家,以較年長的Edouard Manet(馬奈)為首,要好的成員還包括Edgar Degas(竇加)、Paul Cezanne(塞尚)、Claude Monet(莫奈)、Pierre-Auguste Renoir(雷諾瓦)等。他們的畫作不被名門正宗的「巴黎沙龍」(Salon de Paris)接受,還常受到嘲弄。

    對畫家來說,巴黎沙龍就好比學子們追求的長春藤大學、演員們追求的奧斯卡、廚師們追求的米芝蓮一樣,畫作得到巴黎沙龍的認可,是榮耀的象徵,也是市場的保證。而不被巴黎沙龍接納的藝術家,則很難在藝壇立足。這些印象派畫家一次又一次向巴黎沙龍提交自己的作品卻失望而回,不受欣賞的畫作賣不出去,作品賣不出去怎麼維生?他們的生活已捉襟見肘了,必須作出抉撰:繼續向巴黎沙龍叩門、屢敗屢試,還是另起爐灶,創辦一個以「印象派」為主題的畫展,碰碰運氣?

    終於在1873年,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和莫奈牽頭成立一個全新的畫展,展出165幅畫作,大部份來自這些失意的藝術家們、不被巴黎沙龍欣賞的作品。這個畫展的規模和受關注程度,與巴黎沙龍相比,直如九牛一毛。如果巴黎沙龍是座高山,這個小小的畫展不過是個沙丘,但好歹畫家的心血得到向公眾展示的機會了。印象派畫家們是小塘中的大魚。

    後面的故事,也不必再說下去。不被主流接納的印象派畫家們,不甘當大海中名不經傳的小魚,毅然自成一派,結果開天闢地,一個個成為百世流芳的大師。這是美國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舊作David and Goliath中引述的故事,用以說明本來沒有優勢的弱者(underdogs),只要選對賽道,也能以小勝大、以弱制強。

    (相關舊作:九十後上流

    我講這個故事,正因此際適逢畢業季節,看到有些新聞系的師弟師妹們慨嘆傳媒是夕陽行業,前途未卜,想為他們提供一點建議。若以傳統眼光看傳媒行業,也許會為出路苦惱;但新聞系出身的畢業生們,語文能力一般不錯,又擅長與人溝通,只要肯試其他賽道,尤其是含互聯網元素的新經濟,如數碼營銷、新媒體、短片製作等,就會發現機會多的是。我想起一位在9GAG工作的小師妹,她唸傳播的背景、活潑外向和能言善道的性格,比IT出身的更適合在新經濟中暢泳,簡直如魚得水呢。小師妹的職場經歷也許是個別例子,但值得參考。今天先寫到這裏,以後有機會再講她的故事。

    ***

    本文精簡版同日見刊於《晴報》專欄「創業群俠傳」